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策略研究

作者: 范兴昌 陈彩云

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策略研究0

[摘 要] 通过简析数字乡村战略及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分析数字乡村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性、制约因素与困境以及发展策略,以期为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切实推动河北省经济发展。

[关键词] 数字乡村;农村电商;乡村振兴;河北省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5--4

0 引言

新时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我国城市网民规模与农村网民规模也得到了发展壮大。如图1所示,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农村网民规模相比2020年12月底减少了1.84个百分点,城市网民规模相比2020年12月底增长了1.84个百分点。同时,截至2020年,我国农村公路总里程已达420万km,为农村电商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在此背景下,农村经济开始朝着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尤其是大众消费特征的转变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促进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崛起与发展。因此,深入研究数字乡村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策略,对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农特产品牌建设、推动河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数字乡村战略及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1.1 数字乡村战略

数字乡村战略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创新发展、推广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为进一步发挥信息化技术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与实效而提出的一项发展战略,其核心是贯彻落实建设数字中国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通过加快统筹协调、总体布局及整体推进的步伐,加快农村基础信息设施建设,以打破传统农村信息局限性、滞后性的发展现状,积极吸引高质量复合型的优秀人才,大力推动乡村网络文化与科技创新发展,切实增强农民幸福感与安全感[1]。

1.2 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自2016年底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电商扶贫工作以来,“十三五”期间,河北全省网络零售额实现年均增长21.85%,建成22个规模较大的电子商务平台,并且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覆盖率达到100%。“十四五”时期,河北省结合社会发展趋势,明确了新时期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方向,规划到2025年实现农村电商零售额预期达到1 610亿元,建成一批本地化的大型综合性电商平台和形态多元的电子商务发展生态体系。

此外,河北省不仅借助各类网络交易平台推动电商发展,也在积极探索全新的农村电商发展模式,推出带货直播、年货节、电子商务协会等多种模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带动农村电商发展。例如,2019年河北省首届电商新主播赛完成30多场带货直播;石家庄市举行“电商扶贫年货节”活动,对接了

12个试点县,吸引30多个县集中展示了近400种农特产品,同时建成供销社创建城镇社区服务点23 691个,为该省2万多贫困人口实现增收669.5万元。

2 数字乡村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性

2.1 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及移动智能终端在各领域、各城镇都得到了大面积推广与应用,尤其是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吸引了众多有志青年回到家乡发展乡村经济,共同推动农村电商的发展。如图2所示,2014—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占比持续增加,2020年农村网络零售额已达到1.79万亿元,较好地展示了数字乡村战略及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的推动落实成效。河北省在数字乡村战略背景下,深度挖掘农村资源优势,推动电商实现特色乡村旅游、饮食文化以及产业优势等资源和服务一体化发展。截至2020年底,河北省共建成220个“淘宝镇”、500个“淘宝村”,有66个县获批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同时62个贫困县实现网络零售额214.39亿元。因此,农村电商带动了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2 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当前,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电子商务全覆盖,并且积极利用数字智能技术,开发建设多元化的互联网交易平台与电商特色项目。同时,河北省根据不同农村的区域特点及产品特色支撑数字农村升级与发展,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2]。例如,石家庄市构建的“品牌传播+电商+服务”平台、邢台市打造的“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网络销售平台以及昌黎县推出的“直播间+农牧业+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既能协助农民完成多种农业产品的推广销售,又能利用交互性强的互联网平台实现多方主体的实时互动与交流。同时,“国际智慧农业技术推广与项目对接会”“河北省电商扶贫年货节暨村播计划公益盛典”等活动的举办,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交流经验,推动了河北省农业结构转型升级。

2.3 助力农特产品品牌建设

农村电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河北省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及合作社等众多农业经营主体的协同发展,不仅为河北省农特产品的产销拓宽了销售渠道,而且通过互联、互通、互享将具有河北地域特色的动物、植物及矿产资源推向全国各地,增加了其整体销量[3]。因此,在数字乡村战略及信息化背景下,要想全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需要经营商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势,深入消费市场挖掘消费者需求,以实现农村电商的精准营销。这样既能提高河北省农特产品销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又能对外建立河北省农特产品及城市的品牌形象,提升河北省农特产品甚至是城市的曝光度与知名度,并推动整个城市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序开展,从而带动更多优秀企业入驻河北省,丰富河北省各级产业资源,提高其综合竞争力,促进河北省经济稳健发展。

3 数字乡村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困境

3.1 政府支持保障有待加强

在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村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与保障。当前,河北省虽然先后出台了《河北省2021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方案》《河北省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以进一步完善全省农村电商发展配套服务体系,但其在政策落实程度、精细化管理模式等方面尚有待细化。另外,部分地区的农民受教育水平及信息获取渠道的限制,无法深入理解有关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存在违规违法操作等行为,会影响整个河北省的对外形象与口碑建设[4]。同时,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政策环境建设不健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先进技术、充足资金及高端人才引进工作的开展,不利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序进行,无法为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3.2 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仍不完善

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依赖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但当前河北省农村互联网等数字化、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手机网民规模、宽带接入数量及物联网终端用户数量都低于城市占比,尤其是部分地区的网络信号相对较差、运行速度慢等,都会严重影响农村电商后台运行的实效性,从而制约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另外,目前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电商配送站点无法真正做到送货入门,甚至仅有少部分农村地区有相应电商配送站点,其他区域需要到附近乡镇完成快递收发。这不仅会增加农民收发快递的不便,降低其参与电商发展的积极性,还会影响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

3.3 缺乏高端人才

在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下,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选择到城市工作与居住。这就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非常有限,且其受教育水平普遍偏低,主要从事农作物种植、畜牧业养殖等对知识技能水平要求相对较低的工作。农村电商的发展需要涉及计算机、财会、物流等相关专业知识,而农民的技术水平与知识素养有限,农产品生产管理能力与市场经营管理能力较低,都会使农村电商的实践应用难度较高[5]。另外,河北省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村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限,虽然河北省政府积极鼓励高端优秀人才加入数字乡村战略以及农村电商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村地区的高端人才有限,其很难吸引到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对口人才,从而制约农村电商的发展。

3.4 发展模式比较单一

在数字乡村战略的推动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相对迅速,但受农村经济、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村电商服务项目的发展模式较为单一,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等实物网络销售领域,而农产品销售又对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依赖性较高,其经营范围、渠道来源及营销手段具有雷同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消费群体的审美疲劳,既不利于推动农业数字化的提档升级,也很难推动农村电商服务一体化平台的可持续发展[6]。另外,河北省农村地区的农产品具有同质化现象,并且很难控制产品质量与产品标准,而大多农户发展电子商务时的品牌意识又较为淡薄,大多经营者存在盲目跟从现象,很难实现差异化竞争,不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

4 数字乡村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策略

4.1 完善农村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乡村战略下,为进一步推动河北省农村电商稳健发展,河北省政府既要继续推进66个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建设工作,又要站在全局高度,重视完善全省所有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从而为农村电商发展奠定基础。第一,提高农村网络覆盖范围,切实提升农民家中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上网速度,同步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工程进度,通过广播、宣传栏及电视、公众号平台等多种渠道普及电商消费方式及经营理念,提升农民对移动智能终端的接受程度,拓宽农民的视野与思维,为电商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增加农村物流配送站点,降低农民收发快递的难度,同时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加快补齐冷链设施短板,实现农村偏远地区物流的高效配送,以满足农民收发快递的需求。第三,规范电商物流一体化发展,促进发挥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农副产品供给功能,严格约束物流成本、规范物流配送体系,以充分发挥互联网资源互联互通及实时查阅等功能,确保农户可以实时查收物流信息,使其动态关注物流运输过程,以增强其安全感与信任感,从而吸引更多农民参与电商平台建设,并逐步推动农村电商朝着规范化、系统化方向发展。

4.2 发挥政府统筹协调职能

首先,河北省政府要严格贯彻落实数字乡村战略,根据《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等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同时,采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加大对相关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通过深入农村基层开展推广会等形式,帮助农民深入了解电商对提升自身经济收入与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以全面激发农民发展电商的积极性,从而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其次,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统筹协调职能,加大农村电商与行业协会、企业的关联程度,高效适应数字经济、网红经济发展形势,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深入了解当代消费需求结构,明确应季农特产的实际需求量,并在精准预测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户实现农特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链条式发展,发挥农村电商的服务作用,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最后,良好品牌的建设离不开完善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良好的经营环境。因此政府需要重点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落实监管责任,细化审核机制,并通过专家指导、技术引进及民众监督等多种形式,规范农民种植、养殖、营销和带货等行为,从而以高质量的产品助力农村电商品牌建设。

4.3 发挥媒体合力,助推电商发展

在数字乡村战略下,随着“淘宝进农村”“京东小店”等互联网电商平台在农村市场的饱和,针对河北省不同农村地区的复杂情况以及多元化乡土乡情,河北省相关部门要积极利用多种媒体平台,通过协调发展与良性互动形成发展合力,突出农村电商特色,以全面吸引农村周边地区的庞大消费群体,达到电商传播效果最大化。同时,在发挥媒体合力过程中,河北省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体系,保证其在电商运营过程中,能够主动摸索短视频等运营规律,做好客户群体引流,并建立农村主题表达话语体系,突出乡镇自身特色,从而吸引客流,发挥流量资源优势,整合周边农产品资源,扩宽当地农户产品销售渠道,实现农村电商规模的持续扩大以及用户市场的不断拓宽。例如,河北省新隆县突出自身的林果特色,推动“品牌+科技+龙头企业”发展模式,利用“兴隆山楂”“兴隆板栗”等商标与品牌塑造林果形象,实行农业订单式购销模式、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带动该县万户农民实现增收。

4.4 打造农特产品品牌

一方面,数字乡村战略下,河北省相关部门要结合各地区的区位优势,深入挖掘具有地区特色的农特产,如赵州雪花梨、兴隆红果、沧州金丝小枣、涉县核桃、祁州药材及沙北血杞等,重点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品牌,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社区电商和跨境电商,充分发挥品牌价值影响力。当地要借力电商推动农产品上行,拓宽河北省农特产品的销售渠道,打破传统生产消费流通的界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此外,还要推动有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以吸引更多优质人才与企业参与农村电商平台建设,为河北省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全新的思路与活力。另一方面,在农村电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为切实加强河北省农村电商品牌建设,河北省相关部门还要积极借鉴其他省市成功的电商案例,如在《焦点访谈》报道后获得“2018年度三农人物”的“巧妇9妹”以及成为云南省保山市“文化旅游推广大使”的“滇西小哥”等经典案例,并立足全省农村优势资源,对电商发展进行优化创新,在保证视频内容真实、产品质量可靠的前提下,不断创新营销方式,最大限度地避免用户出现审美疲劳。

4.5 重点吸引高端优秀人才

针对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高端人才有限的发展现状,首先,河北省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为各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制定合理的鼓励与保障政策,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与优惠保障体系,以切实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提升农民居住的幸福感与安全感,吸引众多在外的劳动力资源回到农村,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老龄化现象,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基础的劳动力支撑与人才保障。其次,河北省相关部门要加大与各高校的关联程度,通过完善“农民大学生计划”“三支一扶”等相关政策,一方面推动农村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深入高校学习先进的数字化技术、营销理念及管理模式,切实提升农民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建立更加完善的电商发展体系,合理设置薪资待遇与岗位晋升渠道,以鼓励众多高端优秀人才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电商发展,为数字乡村建设注入活力。最后,政府可依托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农村电商培训转化机制,注重电商培训后续跟踪服务,以发挥电商培训以点带面效能,及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其进行优化完善,从而全面推动各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菊,柳西波,孙永道.数字乡村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品牌研究,2020(5):92-93.

[2]张惠晶,陈旭,白慧,等.“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村电商发展策略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0):3-4.

[3]李珺雅.数字乡村战略下农民电子商务参与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21:39-41.

[4]吴清萍,贾秀,黄成岳.大数据运用视角下河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商业经济,2021(4):111-114.

[5]丁菊,贾晓东,柳西波.农村电商人才开发的路径研究:以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河北为例[J].现代营销,2021(3):188-189.

[6]尤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河南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J].开封大学学报,2021(1):42-47.

[7]俞洋洋.基于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的农村电商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9):168-169.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