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李泽宇[摘 要] 近年来,江西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姓农、务农、为农、兴农”为宗旨,创新建设管理机制,推动农业产业园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工控·陌上园(工控·塘南第六产业园)是近几年南昌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核心工程。该园区转型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资金投入不足、产业特色不鲜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等。对此,今后园区需采取以下措施促进转型发展:用足用活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各类政策,以扶持政策保障产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创新助推转型升级;通过强化产业融合、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等。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2)07--4
1 江西省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概况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自2001年起,江西省就开始组织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起步较早。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实施,江西省立足资源和产业优势,目前已创建4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91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55个省级田园综合体,认定了43个美丽休闲乡村,带动了区域内农民增收。工控·陌上园是江西省现代农业园区中发展势头较好的一个典型案例。
2 工控·陌上园转型升级的优势及创新举措
2.1 工控·陌上园转型升级优势分析
2.1.1 背靠国企,实力雄厚。工控·陌上园是由南昌工业控股集团旗下的平台公司——南昌金泰国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南昌工创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南昌市重点田园综合体项目,有较为雄厚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实力作为支撑[1-2]。
2.1.2 顺应政策,振兴乡村。园区建设顺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点,把产业发展放在首位。项目一期占地81.605 hm2,总投资约5.09亿元,致力于带领当地“小而全、小而散”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转型,打造全国新型农业示范园区、江西省农业服务示范平台。
2.1.3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工控·陌上园位于南昌市东郊塘南镇,东邻泾口乡,南接幽兰镇,西靠高新区麻丘镇,北连五星农场。塘南镇北有杭长高速,西与福银高速相邻,省道昌万公路贯穿东西,将塘南镇融入了南昌市半小时经济圈,向西可直达南昌市区,向东通往塘南镇中心(位于南昌市地铁一号线向东延伸段),交通方便快捷。
2.1.4 地方特色明显,文脉资源丰富。塘南镇水土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园区进行规划建设时,以“现代高科技农业”为本,保留乡村风貌,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在园区活动中融入农耕文化和民俗特色。同时,园区重点打造了3.33 hm2单体欧洲文洛式智能大棚、建设3.33 hm2国产智能玻璃温室大棚等高科技农业项目,3.33 hm2江南型日光温室、8.87 hm2采摘果林和观赏果林等生态体验项目,建设13.33 hm2太空莲36号种植基地、花卉种植区、阳光草坪、房车营地和水上高尔夫等田园休闲项目;打造了集科研创新、产业孵化、农业博览、农业培训、农业大数据平台、冷链仓储物流、餐饮和住宿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综合体。
2.1.5 专业物管,保障运营。在园区物管方面,工控·陌上园同新力物业达成合作,由新力物业全程照管园区,服务于商家和游客。新力物业作为江西省物业管理标杆企业,是国内新锐的全产业链·产城综合服务商,依托港股上市企业新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优势品牌资源和强力支持,以高起点平台、高品质服务、高质量发展、高规模增长和高盈利能力,历时7 a创新综合发展,成为江西省物业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工控·陌上园选择新力物业,既保证了园区物业管理的高品质、专业化,又提高了经营效率,同时有助于培养园区自身的物管人才。
2.2 工控·陌上园转型升级的创新举措
2.2.1 依靠科技创新打造智慧农业园区。工控·陌上园以现代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支持园区发展设施农业,通过欧洲进口玻璃温室大棚、国产玻璃温室大棚、组培中心、无尘化种植工厂和双创中心等单元,搭建以科技博览、科创研发、智能农业、数据云平台和成果转化等核心功能为主导的科创智谷板块。例如,园区建设有引自我国蔬菜之乡——寿光市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引进了无土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不但可有效防止土壤连作病害及土壤盐分积累造成的生理障碍,而且省水、省肥、省工、精准和高产。大棚内连接物联网系统,可实时监测棚内气温度、湿度等数据,并据此及时启动相应管理系统,调整至最佳环境参数[3]。棚内种植有樱桃番茄、金童玉女小黄瓜、脆梨甜瓜、白雪公主草莓和红黄橙三色“甜椒”等蔬果,让游客四季都能体验采摘的乐趣,也为周边高校提供科普研学基地。
园区通过Zigbee技术、GPS/GIS车辆监控系统和精细化仓储管理系统、运输计划执行管理系统和订单协同系统,形成农产品配送、销售体系。结合农业大数据、金融创享服务、农资一站式服务,形成“产业本身+产业应用+产业服务”的产业集群,驱动农业全产业链价值提升。
2.2.2 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实现农旅结合。园区围绕“一核四区”空间规划布局,打造了科技农谷体验区、闲田园观赏区、生态景观垂钓区、亲子互动拓展区四大观光游玩区域,且遵循乡村发展规律,保留乡村风貌,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自然水系,大力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秀美乡村。
为呈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象,工控·陌上园引进特色品种太空莲36号,种植面积达12.00 hm2。除了观赏价值,太空莲36号也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太空莲36号全身是宝,长势强,花果期、采摘期长,结实率高,莲蓬数多、个大。夏季荷花连绵开放,为游客带来绝佳观赏体验。同时,园区内设有研学科普花田、12 000 m2五星级房车营地社区等,结合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事体验等活动,服务原住民、新住民和游客等人群,加快推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让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
2.2.3 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园区内所有作物,设施蔬菜生长过程中的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及营养液均按标准严格把控,采取冬季轮种食用菌方式进行改土培肥,统一使用有机肥料和有机农药防治病虫草害,均使用组培脱毒苗,避免土壤重金属超标及污染。
园区引进第三方食品检测中心,对种植采摘的蔬菜及水果进行农药、重金属及有害物质检测,以“不达标、不出园”的标准保障食品安全,守护百姓的“绿色餐桌”。
2.2.4 建立全产业链经营模式,实现兴农富农。工控·陌上园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发展、食品安全提供了全方位解决方案,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园区带动了周边区域发展与农民致富,提高了村民尤其是贫困户的经济收入,实现了精准扶贫。目前,园区已解决周边近200人的就业问题,其中包含7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未来,工控·陌上园计划带动周边农户发展果蔬种植超2 000.00 hm2,带动区域年总增收8 000万元,为当地农民提供2 000余个就业岗位。
2.2.5 优化组织架构,实现科学高效管理。组织机构是支撑企业生产、研发、经营及其他各项活动的运筹体系,是企业的“骨骼”系统。工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现有员工30余人,为实现公司发展总目标,合理配置企业管理要素,形成相对稳定的、科学的管理体系,将所有员工划分为九大部门,分别为工程部、工会、销售部、企划部、运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投融部、财务部和生产部。九大部门相互配合,形成高效的组织架构,各级组织协同发展,最大限度地释放企业能量,发挥协同效应,达到“1+1>2”的合理运营状态[4]。
3 农业园区转型升级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1 整体资金投入不足,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少
尽管这几年我国政府对农业产业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重点示范园区可享受多种农业奖补政策,但是财政力量毕竟有限,尤其是县乡财政紧张,用于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较少。然而,农业园区建设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投入的工程,不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高新项目的引进,都需要大量资金,仅靠政府财政扶持和企业自筹资金,难以维系园区后续建设。加之农业项目投资成本高、周期长、收益慢、利润率较低等,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农业贷款方面的审批更为严谨。此外,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农业项目前景和利润的不明确导致社会民间资本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因此,自筹资金困难、相关配套资金到位慢、后期融资难等问题都制约了农业园区可持续发展。
3.2 产业特色不鲜明,同质化竞争严重
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南昌县的31家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中,2/3以上是综合性示范园。这些综合性示范园内产业分布均衡,都是既有果蔬种植又有水禽养殖,覆盖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乡村产业项目,项目大同小异,缺乏优势特色产业和有竞争力的品牌产品[5]。这种情况导致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长期下去势必会影响整个区域经济发展。
3.3 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创新成果少
工控·陌上园通过引进单体欧洲文洛式智能玻璃大棚、与奥地利CKM工业集团合作、邀请国外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等方式,以现代农业技术、信息技术等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然而,园区用于科技创新的专项资金少,加之缺乏高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致使农业科技原始创新和关键技术成果少,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了园区高质量发展。
4 进一步推进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对策
4.1 用足用活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各类政策
自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江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例如,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的《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提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订农业产业规划,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稻、蔬菜、果业、茶业、水产、畜禽、中药材、油茶、花卉苗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富硒农业、林下经济发展,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对如何解决产业同质化问题进行了明确。再如,2021年上半年江西省出台的《2021年银行保险业普惠金融行动方案》,提出涉农信贷持续增长等目标,引导金融支农投入,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产业要发展,政策是保障。特别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下,只有政策保障到位,产业发展才能“不掉线”。要想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就要用足用活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各类政策,为产业扶贫按下“快进键”。
4.2 以科技创新助推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确保农业技术的先进性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工控·陌上园以科创兴农为运营核心,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和种植、加工技术,以及邀请国外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显著提升了园区科技支撑能力。农业科技园区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优化创新环境,开展重点领域原始创新、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农业科技园区可与相关机构联合成立实验室、研发中心、实验基地等,加快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聚焦关键技术需求和市场潜在需求,让更多成果走向市场,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高效对接和供需平衡。
4.3 加强农业对外交流,推动江西生态农业品牌“走出去”
品牌强农是优化农业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率的有效路径。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走精致化、品牌化发展道路迫在眉睫。
开展优质农产品品牌建设行动,打造优质农产品基地,不仅可以提高农业园区知名度,而且可以促进园区产品销售。农业园区可以通过建设综合展示区等方式,向大众全方位展示先进的技术和整体规划布局,展示集检测、研发、物流、冷链仓储和包装等于一体的智慧农业体系,全面展示推介农业品牌形象。同时,积极探索农业对外合作交流模式,让江西省生态农业品牌“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