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科技特派员到洛宁县开展肉牛养殖技术服务
2022年5月下旬,河南省科技特派员杨浩哲、蔡海峡,洛阳市科技特派员王跃卿、孟战赢等一行5人,先后到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文聚养牛场、赵村镇河洛肉牛养殖场、底张乡洛宁县裕洋养殖专业合作社等进行肉牛粗饲料收贮与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指导。
科技特派员一行首先来到洛宁县陈吴乡德里文聚养牛场。该养牛场饲养量30余头,以饲养母牛繁殖并售卖犊牛为主。经指导,2021年该养牛场玉米秸秆青贮比较成功,但留存的青贮饲料量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已基本用完。另外,该养牛场为了节省人工,牛舍内卫生状况较差,蚊蝇较多,影响了肉牛健康生长。科技特派员对该养牛场负责人再三强调,一定要抓住麦收这个时机,将粗饲料存贮够,实现完全舍饲,改变之前需要放牧、占用劳动力的现象,有效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要求负责人一定要搞好牛舍环境卫生,及时清理粪便和垫料,勤消毒,做好寄生虫及皮肤病预防工作等。
第二站,科技特派员一行来到洛宁县赵村镇河洛肉牛养殖场。该肉牛养殖场位于洛河滩区,饲养肉牛170余头。服务人员看到该肉牛养殖场的青贮料将要用完时,担忧地询问该场负责人如何解决饲料问题。负责人介绍他的养殖经验,就是“有啥草就吃啥草,现在滩地里到处是野草,每天赶出去放牧,同时再收购一些村民收割的杂草”。针对该场养殖规模和场区条件,科技特派员为其讲解了当前农机补贴优惠政策,建议购置秸秆打捆机,利用小麦收获时机搞好秸秆收贮工作。
随后,科技特派员一行冒雨来到洛宁县底张乡的裕洋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现存栏西门塔尔肉牛270余头,以母牛繁育为主。该合作社养殖规模较大,饲喂比较规范,饲料储备相对充足。与负责人交流得知,该合作社粗饲料以外地购买为主,成本较高。针对这种情况,科技特派员给出建议:一是建立自己的牧草种植基地;二是与当地农民结合,在秋收季节收购玉米秸秆进行青贮,从而降低成本,同时就种植牧草的品种选择、品种搭配、种植技术等都给出了详细的指导意见。
要想促进肉牛产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粗饲料稳定均衡供应十分关键。洛宁县肉牛养殖中存在的问题较多,需要科技特派员持续不断提供服务。在小麦秸秆收贮关键时节,下乡推进秸秆收贮,实现秸秆过腹还田。同时,秸秆打捆回收,既有利于夏播作物出苗,又可解决夏季秸秆禁烧难题,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产业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做出新贡献。
(记者:宋先锋 贾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