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作者: 张娜 孟子楚 宋连久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0

摘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我国政府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给予了高度重视,旨在通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以西藏2009—2021年的数据为基础,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然后运用Tobit模型评估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显著提升了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其中技术进步是推动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越多,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越低;随着西藏农业经济比重增加,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也会提升。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方面的有效性,也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DEA-Malmquist指数法;西藏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1-021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1.04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y Policy on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of Xizang

ZHANG Na, MENG Zi-chu, SONG Lian-jiu

(Xizang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University, Linzhi, Xizang 860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placed great emphasis on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y policy, aiming to enhance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by increasing the level of mechanization. Based on data from Xizang during 2009-202  utilizes the DEA-Malmquist index method to measure 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TFP) of Xizang and employs the Tobit model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y policy on TF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y polic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Xizang’s agricultural TFP, with technological progress being the primary driving force behind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FP;the greater the number of employe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and fishery, the lower the agricultural TFP in Xizang. As the proportion of Xizang’s agricultural economy increases, agricultural TFP also improves. These findings not only confir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ubsidy policy in enhanc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but als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further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policies.

Key words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y policy;Agricultural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DEA-Malmquist index method;Xizang

基金项目 西藏农牧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YJS2024-12)。

作者简介 张娜(1999—),女,河南淮滨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户行为及民生问题。

*通信作者,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农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机械化和大规模农业建设。2024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指出,“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推进先进农机创制。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建设‘一大一小’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通过实施相关的开发措施和战略,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有效降低农民的劳动成本。在探索农业发展的多维路径中,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业支持措施,其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及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不容忽视。特别是在西藏这样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下,农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通过有效的方式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激发农业潜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关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影响,国内已有不少学者研究。自2004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以来,政府对该政策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不仅持续提升补贴金额,还扩大了补贴农机具的种类,显著提高了农机具的使用率。李军富[1的研究结果表明,农机购置补贴会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增加从事非农经营的时间,从而实现农民增收。官华平等2指出在补贴政策的不断完善下,加大补贴力度和扩大规模能够有效提高地区的农业装备水平以及地区的机耕、机播、机收作业能力。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聚焦于农机购置补贴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实证分析结果。例如,豆敬坤[3通过对河南省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绩效评价发现,该政策有效促进了地区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同样,许孝岩4揭示了广西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强调了技术进步在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中的关键作用。此外,王霞云等5则进一步证实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教育程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省份之间,这一效应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研究不仅为理解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西藏实施类似政策提供了参考。然而,针对西藏这样的高海拔地区,由于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农业结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效果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深入探讨农机购置补贴对西藏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不仅能够丰富农业政策研究的地域维度,也有助于制定更加精准和高效的农业支持政策,推动西藏乃至全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旨在探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西藏农业全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改进意见,以期提高西藏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西藏的农业现代化。通过系统地分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西藏的实施效果,揭示其在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的作用机制及其地区特异性。这不仅对优化西藏农业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为其他具有相似地理特征的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借鉴。

1 研究区概况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1.1 研究区概况

近年来,西藏农业经历了显著的转型与发展。这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西藏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步从传统的人力、畜力耕作向机械化、现代化转变。这一转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农民带来了更高的收入,同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加强,灌溉系统、农田水利设施等逐渐完善,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随着技术推广和农机设备的普及,西藏的农业种植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农产品的种类和质量都有所提升。

西藏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自实施以来,旨在促进农业机械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作为全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一部分,西藏的政策同样覆盖了耕整地机械、种植施肥机械、收获机械等多个领域,补贴标准根据机型和用途进行划分,并考虑到西藏特殊的高原地理条件,部分地区的补贴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一政策的推行显著提高了当地农牧民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逐步推动了机械化生产模式的形成,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也给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部分偏远地区因交通不便,农机的推广和使用受到限制,影响了政策的全面覆盖,农机的维护和售后服务网络相对薄弱,进一步影响了机械化的连续性和效益。另外,一些地区存在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农民对政策了解不足的问题,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政策的普及效果。

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说明

1.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被解释变量。

参考马国群等的研究[6-8,以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农业化肥施用折纯量、有效灌溉面积作为投入指标,以农林牧渔生产总产值作为产出指标,进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

(2)核心解释变量。

借鉴袁夕雯[9的研究,将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作为核心解释变量,主要通过考察农机购置补贴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而评估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效果。

(3)控制变量。

参考乔翠霞[10的研究,选取以下控制变量:一是人力资源投入,采用农林牧渔从业人数来衡量。人力资源通常是生产活动中的重要因素。目前,西藏农业还没有完全步入现代化农业阶段,传统农业所占比重不可忽视。因而,人力资源在西藏的农业生产中依然举足轻重。二是农业经济比重,采用农林牧渔生产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来衡量。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实施效果与农业经济所占的比重息息相关,农业经济占地区经济总量的比重显著影响区域的农业生产行为,进而会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1.2.2 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使用西藏7个地市2009—2021年的数据来进行实证检验。其中,农作物播种总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林牧渔从业人员、农业化肥施用折纯量、有效灌溉面积、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及地区生产总值来自《西藏统计年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来自《中国农业机械化年鉴》以及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部、西藏自治区财政厅等网站,缺失数据通过插值法补齐。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表1是该研究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2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2.1 研究假设

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可能是由于技术进步或技术效率改善引起的。技术进步是指通过技术创新或引入先进技术推动生产前沿面外移,技术效率改善是指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通过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和提升生产管理能力促进生产决策单元向生产前沿面移动,两者都能提高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水平[11。因此,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H 1和H 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