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间撤膜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 陆信娟 刘灿玉 陈增杰 樊继德 赵永强 张碧薇 史新敏 杨青青 葛洁 李梦倩 刘光杨 杨峰

不同时间撤膜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0

摘要 在大田条件下,以“徐蒜6号”为材料,设置不覆膜(T1)、2月21日撤膜(T2)、3月6日撤膜(T3)、3月21日撤膜(T4)、4月5日撤膜(T5)、4月20日撤膜(T6)、全生育期不撤膜(T7)7个处理,研究其对大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的覆膜处理均可促进大蒜生长,其中4月5日撤膜处理大蒜干重、鲜重、根系活力、叶片色素含量等生长指标均最高;大蒜的鳞茎横径、单头鳞茎重、一级鳞茎比例及鳞茎产量均以 4月5日撤膜(T5)最高;表明4月5日撤膜有利于促进大蒜生长,形成高产。

关键词 大蒜;撤膜;农艺性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 6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2-004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2.01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ffects of Film Uncovering Tim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Garlic

LU Xin-juan LIU Can-yu CHEN Zeng-jie2  et  al

(1.Xuzhou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Jiangsu Xuhuai Area,Xuzhou,Jiangsu 221121;2.Institute of Zhecheng Pepper Research,Shangqiu,Henan 476200)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film-uncovering time in spring on growth and yield of garlic cultivar ‘Xusuan 6’ were analyzed in a field study.Seven treatments were set up:no film mulching ( T1 ),film uncovering on February 21 ( T2 ),film uncovering on March 6 ( T3 ),film uncovering on March 21 ( T4 ),film uncovering on April 5 ( T5 ),film uncovering on April 20 ( T6 ),no film uncovering ( T7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ll the film mulching treatments were beneficial to the growth of garlic.Under the treatment of film uncovering on April 5,the dry weight,fresh weight,root activity,leaf pigment content of garlic reached the highest level and transverse diameter,yield of garlic bulbs,percentage of primary bulbs,plot yield also with the highest records obtained.To sum up,the film uncovering on April 5 is conducive to garlic growth,and beneficial to increase the yield of garlic.

Key words Garlic;Film-uncovering;Agronomic traits;Yield

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与食用价值。近几年随着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大蒜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之一,我国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蒜种植与出口国家。据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大蒜收获面积已达83.18 hm2,总产量为2 051.34万t。目前我国具有一定规模的大蒜产区有多个,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苏、河北等省份。无论是秋播区还是春播区,地膜覆盖栽培是目前大蒜主要的栽培方式。地膜覆盖栽培有利于提高土壤含水率与土壤养分含量[1,减少养分流失[2,改善土壤pH[3与理化性状4,在大蒜栽培上,地膜覆盖可以改善土壤含水量和温度,提高土壤酶活性,促进大蒜产量[5-6的提高。但地膜覆盖栽培也存在较多弊端,大蒜生育后期气温上升,地膜覆盖导致膜下温度过高,对大蒜生长产生损伤。常规地膜覆盖大蒜整个生育期,难免产生分化与破裂,如大蒜收获后未能将其彻底从田园清除,则会导致地膜残留于土壤中,造成土壤的污染以及对农田生态系统的破坏。因此,及时撤膜不仅可以预防大蒜生育后期高温损害,同时也避免了地膜残留土壤造成的环境污染。地膜覆盖对大蒜产生的积极影响前人已有研究[5,7,但大蒜地膜覆盖栽培中最适宜的撤膜时间尚未有研究。为了充分发挥地膜覆盖对大蒜生产的积极作用,规避多种不利因素,笔者于春季通过设置不同的时间撤膜,研究其对大蒜生长、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获得最佳的大蒜撤膜时间,为大蒜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设置在徐州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试验材料为大蒜品种“徐蒜6号”。

1.2 试验方法 共设 7个处理,分别为不覆膜,2月21日撤膜,3月6日撤膜,3月21日撤膜,4月5日撤膜,4月20日撤膜,全生育期不撤膜,分别用T1~T7表示。小区面积30 m2,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小区内株行距12 cm×20 cm,生长期常规管理。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月30日(鳞茎膨大期)测定大蒜地上部农艺性状,参照《大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8进行,同时取样测定叶片色素(乙醇提取法[9)、根系活力(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9)。大蒜收获前(5月15日)取样测定鲜重与干重[10-11。鳞茎收获晾干并修整后调查鳞茎性状8、一级鳞茎比例和小区产量11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和DPS 7.5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大蒜形态指标的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除株幅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存在差异。其中T1大蒜株高、株幅、叶长、叶宽、假茎高、假茎粗等均最低,说明不覆膜处理长势较弱,覆膜处理对于大蒜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T4与T1、T7相比,株高显著提高(P<0.05);T3~T7与T1相比,叶长显著增加(P<0.05);假茎高以T5最高,显著高于T1和T2(P<0.05);覆膜后大蒜假茎粗增加,T3~T7假茎粗显著高于T1(P<0.05)。

2.2 不同处理对大蒜干鲜重的影响

由图1可知,T5的鲜重与干重均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T5的生长量和干物质积累量都高于其他处理。

2.3 不同处理对大蒜根系活力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T5的根系活力最高。T4、T5、T6的大蒜根系活力相当且显著高于T1、T3和T7。说明3月21日后撤膜有利于提高大蒜根系活力,但后期不撤膜,导致大蒜根系活力下降,可能与覆膜后外界环境温度上升,导致膜下温度过高对根系产生伤害造成。

2.4 不同处理对大蒜色素含量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处理大蒜色素含量存在差异,T1色素含量的各项指标均较低。T5的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及色素总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T5的光合能力优于其他处理。同时,随着撤膜时间的推迟,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及色素总含量随之增加,T5时达到最大,继续覆盖则以上指标都有所降低。说明4月5日撤膜(T5)有利于提高大蒜色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

2.5 不同处理对大蒜产量及相关主要性状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鳞茎各项性状以T1最低,覆膜处理的大蒜鳞茎指标均高于不覆膜处理,且随着覆膜时间的增加,鳞茎各项指标增加,其中包括对产量指标影响较大的鳞茎横径、单头鳞茎重和一级鳞茎比例。以上指标于T5达到最大,继续覆盖导致鳞茎各项指标开始下降。产量指标也符合鳞茎性状变化规律,T5产量最高,显著高于T1、T3和T7。

3 讨论

地膜覆盖栽培是大蒜生产中常见且运用较广泛的栽培手段,通过地膜覆盖可以增温、保墒、除草,为大蒜创造一个较适宜的土壤条件。但大蒜生育期较长,经历的气温条件也变化巨大,生育前期,气温偏低,需要对大蒜进行保温防冻,生育后期气温逐渐回升,地膜覆盖虽起到保墒作用,但因覆膜造成的膜下高温对大蒜根系造成一定的损伤,而大蒜是喜冷凉的作物,花芽鳞芽分化适宜温度是15~20 ℃,抽薹期为17~22 ℃,鳞芽膨大期为20~25 ℃[12,温度过高也易造成大蒜早衰。因此,筛选最适宜的撤膜时间,可有效避免生育后期因覆膜对大蒜产生的高温损伤。该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处理大蒜长势都优于不覆膜处理,具体表现为覆膜处理的大蒜形态指标除株幅外均高于不覆膜处理。说明大蒜地膜覆盖栽培与裸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对大蒜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此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13。同时,秋播大蒜覆膜栽培措施有利于大蒜干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大蒜高产[14,该研究验证了前人的研究结果,同时进一步说明,选择4月5日撤膜,不仅可以满足大蒜生育前期对环境温湿度的要求,还可以为大蒜生育后期创造相对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大蒜的生长量及干物质的积累,继而在一定程度上为大蒜产量的形成奠定基础。

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水分和养分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因此根系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根系生长状态、吸收能力及与环境相适应性,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及产量的形成[15。该研究中,4月5日撤膜大蒜根系活力最高,说明此时间段撤膜处理为大蒜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提高了大蒜的根系活力。大蒜生育后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根系活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大蒜生长、养分的积累与转化,继而影响大蒜鳞茎的形成。4月5日撤膜处理,为大蒜生育后期根系提供了相对适宜的温度条件,保持较高的根系活力水平,促进养分吸收,保证了大蒜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形成。

叶绿体是大蒜光合作用的场所。作物体内贮存的有机物主要通过光合作用途径合成,其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是植物能够顺利进行光合作用的物质基础[16。而作物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形成与品质的改善密切相关17。该研究所有的覆膜处理提高了叶绿素a、叶绿素b与胡萝卜素含量,但覆膜时间长于4月5日后,以上指标都降低。作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但在高温胁迫下,叶绿体类囊体片层的光化学反应和叶绿体基质的碳代谢受损,导致光合效率降低及植物的生命周期缩短,引起植物生产力的下降[18。研究发现高温胁迫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并加速叶绿素的降解[19,因此,4月5日后气温逐渐升高,覆膜处理的膜下温度随之升高;而4月5日的撤膜处理,可能通过降低土壤温度的方式,保持大蒜叶片较高的色素水平,从而延长大蒜叶片的功能期,保证光合效率,从而制造并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保证大蒜产量的形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