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政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选择
作者: 曾龙 韩雨莎 易子棋
摘要 基于TOE理论框架,以湖南省40个县为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探究基层政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作用条件构型与持续路径。研究发现:①在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加强组织规划、优化基础设施、完善市场监管和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是基层政府发挥作用的关键。②单一要素并不构成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必要条件,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多重因素并发影响,基层政府应当把握多样化组态路径来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③在多条路径构型中,突出表现了在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基层政府提供专项电商补贴、引进和培育电商人才、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 基层政府;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乡村振兴;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
中图分类号 F 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2-0247-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2.050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Path Choice of Basic Level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uzzy Sets Based on 40 Cases in Hunan Province
ZENG Long,HAN Yu-sha,YI Zi-qi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and Law,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128)
Abstract Based on the TOE theoretical framework,this paper uses 40 counties in Hunan Province as cases,and applies the 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 (fsQCA) to explore the key conditions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in terms of the configuration and the sustained path.The study finds that: ① In promoting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strengthening organizational planning,optimizing infrastructure,improving market regulation and upgrading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services are the key to the role of grassroots governments.②A single element does not constitute the necessary conditions for promoting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and the promotion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requires the concurrent influence of multiple factors,so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should grasp the diversified grouping paths to promote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③In the multiple paths configuration,the key roles of the grassroots government in providing special e-commerce subsidies,introducing and cultivating e-commerce talents,and preparing e-commerce development plan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are highlighted.
Key words Grassroots government;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Rural revitalization;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uzzy sets
近年来,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地区的渗透率不断攀升,逐渐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渠道。农村电子商务作为电子商务在农村地区的延伸,已然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1]。2021年财政部办公厅、商务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政府应当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扩大电子商务在农村的覆盖范围,完善农村商贸流通体系,拉动农村消费,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色且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年,商务部、中央网信办与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指出电子商务进农村的推进有效实现了全国农产品产销对接公益服务平台、助力特色农产品品牌推介以及产销帮扶的常态化,带动了地方产业快速发展,已成为扶贫助农的新引擎。涉农电商行业在相关政策的加持下得到纵深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农村电子商务实际推广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2]。据商务部发布的《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21》指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2021年,东部地区的农村网络零售额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8.7%,而在中部和西部仅占13%和6.5%,地区发展存在严重差异,给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基于此,笔者将农村电子商务同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uzzy Set Qualitative Comparative Analysis,简称 fsQCA)探讨基层政府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要素和持续路径。在TOE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特点,构建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的分析框架,探讨农村电子商务背后的条件组态和作用机制。
1 文献回顾
农村电子商务是“互联网+”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电子商务凭借其互联网的普惠性和减贫作用的高效性迅速进入公众视野[1]。目前,学界针对电子商务进农村的经济效应展开了广泛的研究。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电子商务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1~2]、农户创业行为的选择[3~5]、农村收入减贫的关系[6~7]以及“三农”问题的解决[8]。上述研究发现,农村电子商务对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带动农村人口就业创业,增加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和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与上述研究不同,有学者针对基层政府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展开了探讨。周瑞[9]分析了基层政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现实困境,认为农村电子商务数据的开放和共享仍然存在较高门槛,导致政府部门之间、电商平台之间、政府和电商平台之间存在“数据孤岛”的现象,迫切需要基层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予以政策支持。而事实上,囿于农村地区“小农经济”的局限,基层政府往往缺乏政策制定的积极性以及感知机遇的洞察力,进而导致目前大部分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发展缺乏政策效应的加持,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10]。与该研究相关,也有学者提出基层政府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主体,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例如,曾亿武等[11]认为基层政府应继续缩小互联网接入的可及性,为更多地区的农户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创业、就业环境。对贫困地区和弱势农户群体给予政策性照顾,引导其准确把握电子商务发展的机遇,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王伟玲等[12]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政府应减少冗余的审批流程,畅通电子商务企业市场准入,建立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市场体制机制,推动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Couture等[13]认为政府出台的政策促进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弥补了农村地区地理和人口的区位劣势;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加快了农民收入从“数字鸿沟”向“数字红利”的转变,且对贫困村的增收效应大于对非贫困村的增收效应。此外,基层政府还可以通过打造区域公共品牌,引导其运营和管理,形成品牌效应提升农产品经济附加值,促进吸引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14]。
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多从理论层面展开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的探讨,基于案例素材的实证分析却较为匮乏,而以县域为基本单位的农村电子商务相关研究更是欠缺。同时,现有研究多从单要素视角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而忽视了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组织规划、基础设施、市场监管以及服务水平的整合性分析,缺乏对事件背后的主要成因、作用机理及组合路径的研究,对于多种条件之间的协同效应的分析仍稍显不足。考虑到基层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该研究运用fsQCA方法,通过“组态视角”深入挖掘基层政府促使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构型,为基层政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路径选择提供有益借鉴。
2 理论分析
理论上而言,基层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研究从政府组织政策规划、政府优化基础设施、政府完善市场监管、政府提升管理服务4个方面,深入挖掘农村电子商务与基层政府作用之间的理论逻辑,找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核心要素,以及不同基层政府作用要素组合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该研究构建基层政府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图1)。
2.1 政府组织政策规划作用 鉴于电子商务进农村存在较高门槛的现状,从政府政策视角来看,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初期亟需基层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扶持[16],通过政策的加持来畅通电子商务进驻农村。为了推动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基层政府会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充分利用当地的特色产业资源,出台相关政策指导意见,引导包括农户、企业在内的市场主体推出高质量产品和发展优势产业。同时,基层政府还会明确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方向,为市场主体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指导整个县域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科学稳定发展。
2.2 政府优化基础设施作用 随着基层政府对农村地区互联网基础设施的不断投入和完善,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网络通信的速度和质量也得到显著提升,这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交易的主要产品通常是保质期较短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距离和冷链技术是影响其发展的关键。基层政府的积极作为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至关重要,能加快交通物流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县域内公路密度与物流运输速率[17],为当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
2.3 政府完善市场监管作用 企业的趋利性难以避免地会导致农产品市场出现恶性竞争、低价营销以及农户与企业利益分配两极化等问题。同时,由于农村地区品牌意识的缺乏,导致部分农户为追求短期利益贩卖低质伪劣产品或者贴牌商品等。这不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权益,也会导致电商企业收益转化率的下降,损害整个电商市场的良性竞争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基层政府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营商环境,评估与监督行业准则,构建县域特色电商发展格局,能有效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