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作者: 谷青青 金雨晴 黄欣 吴玲 曹凡 郭聪 陈燕 柯裴蓓 李玉娟摘要 现代农业产业园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培育农村发展动能、保障农民就业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通市聚力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新认定和立项了一批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发展进程中成效显著,为建设农业强市提供有力支撑,但仍存在体制机制不健全、投入不足、特色优势不够鲜明、示范引领作用不显等问题。在分析南通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规划设计、规范园区建设管理、提高发展合力的3条路径对策建议,以期为南通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2-025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2.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Demonstration Parks for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Nantong
GU Qing-qing,JIN Yu-qing,HUANG Xin et al
(Jiangsu Yangtze River Agricultur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Nantong,Jiangsu 226012)
Abstract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elerating the modernisation of agriculture, cultivating the kinetic energy of rural development, and safeguarding the employment and income of farmers. Nantong City has concentrated its effort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parks, and newly recognised and set up a number of demonstration parks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providing strong suppor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agricultural city,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 is not sound, the input is insufficient, the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s are not distinctive enough, and the demonstration leading role is not obvious. This study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Nantong municipal modern agricultural industr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parks, and puts forward three paths of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standardize the park’s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synergies,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a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antong’s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s.
Key words Modern agricultural park;Agricultural modernisation;Development status;Path optimisation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各类农业园区发展,坚持把建设农业园区作为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催生了多次农业园区的建设热潮[1],涌现了大量农业示范区、产业园区、科技园区、创新创业园区(基地)等各类园区[2]。自2017年启动新一轮国家农业园区创建工作以来[3],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对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关于推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2022年农业农村部召开全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经验交流会,强调要高质量建设好现代农业园区,高水平落实好《“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为现代农业园区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4-5]。同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根据《关于“十四五”江苏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6]等文件要求,启动了新一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工作,努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新样板。
近年来,南通市深入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着眼农业产业发展新特点、新需求、新趋势,在市委一号文件、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将示范园建设列为今后三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之一,并列入省乡村振兴考核的唯一个性化指标[7]。2023年11月,南通市召开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全市启动2023—2025年市级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建设工作,择优认定了10个农业园区开展市级示范园建设。通过整合资源、聚力建设,园区管理不断规范,产业特色更加鲜明,生产体系逐步完善,经营体系更加健全,绿色发展更加主动,引领带动成效增强,为南通市农业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
1 南通市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发展现状及成效
1.1 规划设计更加科学
2023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8],各园区根据南通市农业农村局对农业园区发展的建设重点和11条产业链打造,围绕优质粮油、特色产业、现代种业3个领域的主导产业,强化规划设计,以规划指引发展。市级园区规划总面积达12.33万hm2,占南通市耕地总面积近32.0%。其中,核心区面积达2.87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7.3%。10个园区编制有三年建设方案,如皋市、启东市编制了“十四五”发展规划。如东县大豫镇编制了为期五年的专项产业发展规划《如东县大豫镇甘蓝类蔬菜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按照产业布局和功能划分为“2+6+1”的总体格局,即2个“万亩”示范片、6个标准化“千亩”示范基地和1个蔬菜加工物流中心。崇川区编制了《崇川区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园总体规划(2022—2025)》,依托现有“万顷良田”工程基础,立足绿色蔬菜、优质稻米主导产业,重点建设区域特色、高端农产品供应商和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海门区悦来镇园区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果,进一步扩大海门“东部粮仓”示范效应,立足优质稻麦产业,保障粮食安全生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谋划新一轮发展。
1.2 政策引导更加精准
南通市级财政乡村振兴专项资金预算中,专门设立了示范园建设用资金,每个园区每年奖补200万元,重点扶持10个园区主导产业培育、全产业链发展、科技与信息支撑、联农带农模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各市区(镇)也积极推进支持政策向园区聚集。如东县对获得县级以上财政补助的园区配套补助上级补助额的50%,用于支持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并连续3年发布《如东县加快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激励办法》,重点提出支持园区建设和特色农业发展。如皋市出台《2023年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激励意见》(皋办〔2023〕32号)等文件,针对涉及特色园区创建及创业创新项目建设,统一通过招投标中心或产权平台交易中心规范实施,为项目提供政策保障。如东县洋口镇园区实施《2023年度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洋口片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财政补助)》《2023年度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洋口镇洋口片高标准农田新增投资项目》稳定保障园区粮食产能。通州区出台《中共南通市通州区委 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通发〔2021〕19号)[9]等相关政策文件,支持园区建设发展。启东市人民政府出台关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园区金融扶持方面的专项政策文件,重点支持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每年预算安排农业园区专项资金,通过主管部门牵头考核,按考核结果给予补贴,鼓励示范园区提档升级。
1.3 主要产业更加清晰
全市园区的主导产业主要包括优质粮稻麦、绿色蔬菜、水产养殖、经济林果和畜禽养殖等类型,10家园区均明确了主导产业和种养规模。海门区悦来镇、如皋市白蒲镇、如东县洋口镇3个园区以优质稻麦为主。以绿色蔬菜为主的有2个园区,如东县大豫镇依托现有蔬菜种植优势,打造蔬菜产业全产业链现代科技农芯园;通州区十总镇园区坚持打造优质蔬菜产业基地。海安市园区以建设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产业集群为目标,打造水产种业全产业链。崇川园区、启东沙地园区、通州刘桥镇园区打造绿色蔬菜、优质稻麦两大特色产业基地。崇川园区内净菜加工年产量4 000 t,已基本实现蔬菜产业集约化经营,服务客户面向叮咚买菜、盒马鲜生、山姆会员店、麦德龙等一大批世界知名连锁超市。如皋沙地园区依托本地特色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东串黑猪”养殖及肉制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以及高沙土特色农产品(土香堂芋、黑塔菜、小花生)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和发展预制菜等产业,从而带动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
1.4 设施配套更加完备
园区按照农田标准化、装备现代化、生产生态化的要求,配套基本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优质稻麦基地72%建成高标准农田。农机装备设施基本普及,总量持续增长,园区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80%,农业数字化手段应用广泛,信息化覆盖率达86%。海门悦来园区高标准农田基本达到“地平整、田成方、沟相通、路相连、林成网”标准,“万亩”高标准“吨良田”示范基地基本形成,稻麦生产实现耕、种、收机械化率100%。如东大豫镇获评“江苏省绿色蔬菜产业特色镇”,园区内配套智能温室大棚26个、蔬菜保鲜库30家,总容积达4.3万m 蔬菜设施化占比超过50%,农业综合机械化服务水平达85%。如皋白蒲园区内有6.67 hm2以上粮食规模种植大户115家,拥有大型农机具852台/套,其中配套烘干设施的31家,烘干机133台。崇川园区拥有新型高分子材料“水基绵”代替土壤,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蔬菜物质装备均已采用互联网+智慧农业技术,建成数字农田;园区内水稻种植采用植保无人机、专家线上指导等现代手段进行农田管理,可实现一人管理“上千亩”农田。启东沙地园区新引进设备先进的国内首台履带式蚕豆色选机。如东洋口园区新建稻田智能灌溉节水系统1套,提升机械化装备水平。如皋白蒲园区已建成2家南通市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中心,以及1个南通市级无人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