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 钱凡帆 吴九兴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0

摘要 根据2001—2021年安徽省16个地级市耕地利用统计数据,运用SBM模型、核密度估计、面板Tobit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探究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的变化趋势、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中所起的中介作用,为区域耕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结果表明:2000—2020年,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呈现正向影响,农业生产条件、自然环境条件、耕地资源禀赋对耕地利用效率呈现负向影响,且耕地资源禀赋对耕地利用效率影响不显著;农村劳动力转移能有效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并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的中介效应作用于耕地利用效率。对此,应大力发展土地流转市场,构建有序的农村土地流转平台,为劳动力转移提供前提条件;要对农业机械化进行推广和研发,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正确处理劳动力转移和农业机械化之间的关系,从不同途径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关键词 耕地利用效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 F 3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3-0259-0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3.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rable Land

QIAN Fan fan, WU Jiu xing

(College of Geography and Tourism,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Anhui 241002)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16 prefecture level cities in Anhui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21, using SBM model,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panel Tobit model, and mediation effect model,explore the changing trend of farm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in Anhui Province,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farm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mediating role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i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farm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regional farmland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From 2000 to 2020,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 in Anhui Province was on the rise;the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 in Anhui Province has the phenomenon of polarization, the regional difference is obvious;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and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ad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 while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endowment had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the cultivated land resource endowment had no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force can effectively affect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can affect the cultivated land use efficiency through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Regarding this,we should vigorously develop the land transfer market, build an orderly rural land transfer platform, and provide the prerequisite for labor transfer;we should promote and develop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increase investment in agricultural infrastructure; correct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ltivated land use in different ways.

Key words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rable land;Rural labor transfer;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Intermediary effect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371269)。

作者简介 钱凡帆(1999—),女,安徽合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土地利用与管理。

*通信作者,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城市发展与土地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3-11

近20多年来,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在飞速发展,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或城镇和第二、三产业转移。然而,农村劳动力是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必备要素1,随着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结构也发生着深刻改变,进而使得耕地利用效率随之发生着变化2。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耕地“三位一体”保护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除了保护耕地的数量、质量和生态以外,还要提升耕地利用效率。从乡村振兴和耕地利用关系看,乡村振兴着重发展农村、农业和农民,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至今,有许多学者对耕地利用效率做了大量研究,大致分为以下3个方面:一是耕地利用效率测算方法研究,主要包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3、动态网络二阶段DEA模型4、DEA-Malmquist指数5、Slack Based Mode(SBM)方向性距离函数6对研究区内耕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二是耕地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一般采用Moran’s I指数分析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关系7-8,或通过ArcGIS软件进行冷热点分析来揭示研究区域的耕地利用效率时空变化特征9;三是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机制研究,相关学者指出耕地利用效率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资源禀赋、资本投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水平、政府政策等方面。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2种不同的看法:一是李明艳10、张晓峰等11认为劳动力转移对区域耕地利用效率有着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二是盖庆恩等12、李士梅等13、张舒甜等14认为劳动力转移对耕地利用效率有着负向影响;经阳等15、徐秋等16认为农业机械化水平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在研究耕地利用效率影响机制时,多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17-18、Tobit模型19、空间杜宾模型20和地理探测器21等方法。

借鉴现有研究文献,该研究采用SBM模型对安徽省2000—2020年耕地利用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安徽省耕地利用效率区域差异的动态演变特征,进而使用面板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揭示耕地利用效率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新时期耕地利用效率和完善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机械化与耕地利用效率

在农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力仍然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证明22,农民会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和自身收入的对比,以及与非农收入的对比,通过对比选择收入更多的那一方来消退自身收入低的现状。农民发现种地已不在维持现有生活所需,加之与进城务工薪资的对比,农民会选择进城务工,转向第二、三产业。随着农村劳动力的持续流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变成农村“稀缺”劳动力,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下降促使农业生产的机械资本等其他要素增加23,且农村劳动力转移会提高农民的额外收入,有助于增加机械等要素的投入24-25,从而减轻劳动力减少带来的损失,也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力。加之,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不断深入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将耕地流转给承包户,从而扩大了耕地的经营规模,而耕地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也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发展空间26,利于提高农业机械的利用效率,从而提高耕地利用效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趋势27。农村劳动力转移促使农村耕地有序流转,进而提高耕地的经营规模,同时提高了农业资本要素的分配效率。购买大量农业机械从而改善因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劳力短缺问题,而劳动力转移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整体发展水平,从而给农业提供财政资金21,如购买农机补贴,完成“机械”与“劳动”之间的替代,通过改变生产要素结构进而影响耕地利用效率。农业机械的不断发展为非农劳动力供应提供可能,促使家庭内部劳动力分工和再配置28,从事非农行业可能性提高,农户可能会通过外包服务实现耕作的机械化,进而会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因此,农业机械化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29,农村劳动力转移从事其他产业,收入随之提高,部分收入会用来购置机械,农业机械化生产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总产出,同时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规模30,影响耕地利用效率。据此,提出假设H1和H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