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向•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探索

作者: 盖越帅

摘要 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道路,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能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和战略保障。分析了农业高校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内涵的理解,剖析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向,深度挖掘了农业高校思政教育在涉农育农、厚植爱农情怀,学农务农、练成兴农本领,知农爱农、践行强农使命,强农兴农、谱写时代新篇章等方面的价值意蕴,最后总结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目标指向;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4-0267-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4.05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arget Direction,Value Implication and Practice Path Explo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GAI Yue shuai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Qingdao,Shandong  266000)

Abstrac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has pointed out the way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agricultur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can provide basic supports and strategic guarante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This paper analyzed the understanding of agricultural colleges on the connot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explored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and deeply discussed the value impli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the aspects of agriculture related education, cultivating the feelings of loving agriculture, learning agriculture, practicing agriculture, knowing agriculture and loving agriculture, practicing the mission of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strengthening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riting a new chapter in the era,etc. Finally, the practice path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th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modernization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 Agriculture and rural modernization;Agricultural colleges;Modern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Goal orientation;Value implication

作者简介 盖越帅(1992—),男,山东青岛人,助教,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收稿日期 2024-07-01;修回日期 2024-08-0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农业高校要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主动对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需要,立足新的历史方位,锚定自身发展方向,高效推动思政教育现代化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笔者研究了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向和价值意蕴,探索了推进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1 农业高校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内涵的理解和思考

1.1 面向农业现代化,以新质生产力引领农业兴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我国的第一产业,也是传统产业,但是传统产业不代表落后产业。农业更应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大背景下考虑如何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和更新升级,激发自身发展新动能,带动国内其他行业和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将从注入全新发展理念、增强发展动能、促进结构性均衡发展、夯实社会基础等方面发挥助力作用,为农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2

农业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到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路径,要深刻领会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认真学习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内涵要义、现实意义和实践路径,从理论学习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不断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研究转化为服务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不断刺激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产生,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1.2 面向农村现代化,以乡村振兴实现农村美

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要在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等方面持续发力,在农村基础设施提升、教育生活配套、精神文明需要、人居环境整治、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久久为功,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向纵深发展,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落地。要通过现代化手段积极打造技能型乡村,推动农村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卫生、环保等方面达到现代化水平,使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农村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得到完善、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规范、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3

农业高校思政教育要深刻领会乡村振兴的时代发展要求,学习“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不断升华思想认识、更新知识储备,引导农林学子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到乡村振兴的大舞台当中来。农业高校要不断迭代教育理念、更新就业指导方式、加强农村创业教育,跟上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对农业高校思政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研究思政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方式方法,加强农林学子日常教育中乡村振兴政策的宣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激励其将自身所学、所想、所能运用到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

1.3 面向农民现代化,以共同富裕落实农民富

共同富裕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农民富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义,也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要重视农民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关注农民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环境融入、价值感受、技能需求和收入情况,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实现农民富裕的农民现代化发展目标。

农业高校应该认识到传统农民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要充分发挥自身农科专业优势,在培育新型农民、传统农民教育提升、农民新环境适应等方面持续探索,发挥农业高校人才的支撑作用。让传统农民适应产业化、城镇化、机械化等农业发展新趋势、新形势,促使其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打造一支合格的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队伍,以传统农民的转型升级来促进农民富裕的落实落地。

2 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指向

2.1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化思想政治引领

新时代加强农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热爱伟大祖国,号召广大农林学子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将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内化成坚定的价值认同,转化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的行动自觉。要认识到制度优势、坚定必胜信念,引导广大农林学子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认真领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绝对优势。农业强国必然会建成,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必然会实现。广大农林学子要在历史进程中努力奋进、砥砺前行,在浓墨重彩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篇章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绚丽一笔。要厚植爱农情怀、践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4。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教育广大农林学子充分认识到农业高校在农业农村发展、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可持续等现代化发展领域的重要作用,更要清晰地认识到农林学子的职业初心和时代使命,增强责任感,争当农业农村发展的时代先锋。

2.2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夯实涉农人才根基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使我国的农业事业面临着重要的转型,集中表现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从经验农业到智慧农业的转型,这都需要大量农业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的投入5。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农业高校思政教育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着力培养堪当时代大任的高素质人才,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困难挑战面前无所畏惧、奋力向前,在时代发展大势面前争做表率、勇当先锋。大力培养懂农业的知识型人才。农林学子要具备现代化思维、具有农业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充分发挥懂农业的知识优势,坚定地服务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推进。全力培养爱农村、爱农民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复合型人才不仅具备农业专业知识和其他跨学科知识,同时还具备深厚的农村情感和农民情怀,能够深刻理解和满足农村发展的现实需求,愿意为“三农”事业奉献终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贡献智慧力量。农业高校毕业生要有知识、懂技术、能创新,有投身“三农”发展的满腔热忱,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农户送技术,为治理出新招,为产业谋出路,有助于更好地补齐“三农”短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6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