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勐仑地区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多样性调查

作者: 万正林 王波 白林忠 李俊松 杨南 宋志勇

西双版纳勐仑地区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多样性调查0

摘要 采用以样线法与样地法为主的多种调查方法,对西双版纳勐仑部分地区的蝶类的物种多样性及蜜源和寄主植物的多样性进行了调查。样地内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6号,隶属于9科48属52种,主要是蛱蝶科、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眼蝶科等,以蛱蝶科最为丰富,个体数量以粉蝶科最多;蜜源植物44种,茜草科的龙船花(Lxora chinensis)、菊科的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豆科的金凤花(Caesasalpinia pulcherrima)较多;寄主植物14种,主要有南山藤、树头菜、毛车藤、柚子、潺槁木姜子、铁刀木等。

关键词 蝶类多样性;蜜源植物;寄主植物;勐仑;西双版纳

中图分类号 S 7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5-0088-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5.017

Investigation on the Diversity of Butterfly and Its  Nectar Source Host Plants in Menglun Area,Xishuangbanna

WAN Zheng-lin, WANG Bo , BAI Lin-zhong  et al

(Menglu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Institute, Xishuangbanna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Yunnan, Mengla, Yunnan 666303)

Abstract Various survey methods, mainly including spline method and plot method,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es diversity of butterfly and the diversity of nectar sources and host plants in some areas of Menglun, Xishuangbanna.A total of 106 butterfly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in the sample area,belonging to 9 families, 48 genera, and 52 species, mainly including Nymphalidae , Pieridae , Papilionidae , Lycaenidae and Satyridae,Nymphalidae is the most abundant, and Pieridae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individuals;there are 44 species of nectar plants, including Lxora chinensis from the Rubiaceae family,Wedelia chinensis from the Asteraceae family, and Caesarpinia pulcherrima from the Fabaceae family are more common;there are 14 types of host plants, mainly including Dregea volubilis, Crateva unilocularis, Amalocalyx microiobus, Citrus maxima,Litsea glutinosa, Cassia siamea, etc.

Key words Butterfly diversity;Nectar source plants;Host plants;Menglun;Xishuangbanna

1985年出版的《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报告集》对勐仑自然保护区蝶类等资源昆虫有描述[1],1999—2001年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和西双版纳州林业局共同开展的扩增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蝶类)资源调查有了进一步的记录[2];2006年出版的《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仍然保留了对蝶类的分布记录[3]。但是,迄今为止没有开展过针对西双版纳勐仑地区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的多样性调查,基于此,笔者开展该项调查,探究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多样性之间的关系。

1 研究地概况

勐仑镇,隶属于勐腊县,位于勐腊县西北部,行政区域面积327.87 km2。辖曼边、城子、勐醒、大卡4个行政村42个村小组,2019年户籍人口 15 860人,世居傣、汉、哈尼3个民族。基诺山乡,隶属于景洪市,位于景洪市的东北部,土地总面积622.9 km2,辖7个村委会46个村小组。2022年全乡户籍人口14 540人,基诺族12 708人,占总人口的87.4%。

海拔540~1 400 m,年平均气温21~22 ℃,年降水量1 400~1 500 mm,植被类型主要为热带季节性雨林,热带山地雨林[4]。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此次抽样方法为样线法,设置4条样线:①样线1,植物园东门—西门,约6 km;②样线2,曼勒村子—勐仑水库,约5 km;③样线3,绿石林—勐醒,约6 km;④样线4,回累生产队—打团山脚,约4 km。样带单边宽11 m,长度4~6 km[5]。

2.2 数据记录 在每个看见蝶或蜜源或寄主的地方记一个点,记录时间,GPS位点,海拔,气候,蝶的种类、数量、行为,(潜在)蜜源及寄主植物的种类、数量。

2.3 取样时间

2024年3月20—5月20日09:00—17:00。

2.4 野外数据采集方法

①采用编制好的调查表格记录所发现的蝴蝶、蜜源、寄主植物种类和数量;②摄像录像调查法:利用相机将不能捕捉到的蝴蝶的影像记录下来,便于分析;③对于野外不能确定的蝴蝶、蜜源、寄主植物种类,拍摄照片并采集部分标本回室内进行鉴定和标本制作。

2.5 蝴蝶捕捉方法 ①网捕法,利用捕虫网捕捉蝴蝶,以便制成标本进行下一步的分析;②陷阱法,为当地百姓常用的方法,利用蝴蝶的特性,如取食盐分,制成一个蝴蝶陷阱引诱蝴蝶,再将其捕获,此外还可以利用当地人采集遗留的蝴蝶尸体引诱蝴蝶。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

①蝴蝶、蜜源、寄主植物种类和数量通过Excel软件进行统计;

②按蝴蝶及植物分类系统将蝴蝶、蜜源、寄主植物进行编目;③利用Office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制图以便直观了解其组成、比例,利用GIS软件将GPS位点的数据导入生成分布图,利用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计算蝶类、蜜源及寄主植物的多样性[6],即:

3 结果与分析

该次调查观察到蝶类52种(表1),以粉蝶科(Pieridae)、灰蝶科(Lycaenidae)、蛱蝶科(Nymphalidae)、凤蝶科(Papilionidae)的蝴蝶个体数较多。优势种有灵奇尖粉蝶Appias lyncida、迁粉蝶(Catopsilia promona),而一些科的蝴蝶种个体数较为稀少,如统帅青凤蝶(Graphium agamemnon)、金裳凤蝶(Troides aeacus)、青斑蝶 (Tirumala limniace)、斑凤蝶 (Chilasa clytia)、鹤顶粉蝶(Hebomoia glaucippe)等。蜜源植物44种(表2),茜草科的龙船花(Lxora chinensis)和菊科的蟛蜞菊(Wedelia chinensis)、豆科的金凤花(Caesasalpinia pulcherrima)较多,豆科的含羞草(Mimosa pudica)、马鞭草科的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以及茄科的大花茄(Solanum wrightii)较少。寄主植物14种(表3),豆科的铁刀木(Cassia siamea)、夹竹桃科的南山藤(Dregea volubilis)较多,樟科的潺槁木姜子[Litsea glutinosa (Lour.) C.B.Rob.]和马兜铃科的耳叶马兜铃(Aristolochia tagala)较少[8]。

蜜源植物分类及数量:夹竹桃科8种,豆科4种,锦葵科4种,菊科4种,马鞭草科4种,茜草科3种,茄科2种,石蒜科2种,忍冬科、鼠李科、苏木科、五加科、野牡丹科、时钟花科、紫茉莉科、姜科、萝藦科、木樨科、旋花科、木兰科、千屈菜科各1种。

4 结论

样地内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6号,隶属于9科48属52种。主要是蛱蝶科、粉蝶科、凤蝶科、灰蝶科、眼蝶科、斑蝶科等,以蛱蝶科最为丰富,个体数量以粉蝶科最多。调查途中观察到多种花卉,大多数为潜在蜜源,其中有30余种蝴蝶是在花卉上采蜜时捕获。寄主植物主要有南山藤、树头菜、毛车藤、耳叶马兜铃、柚子、潺槁木姜子、铁刀木等。由于该次调查时间较短,调查样线的长度和区域分布不够全面,未能全面展示勐仑地区蝴蝶种类的多样性及蜜源、寄主植物的丰富度。经调查了解,由于橡胶及砂仁等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及2024年该地区气候干旱雨季推迟,导致蝴蝶寄主植物减少,此外,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勐仑地区蝴蝶受到过度捕捉,进而使得该地区蝴蝶的种类数目急剧减少。

5 讨论

(1)通过样线法,用蝴蝶网捕方法采集蝴蝶及其蜜源植物、寄主植物,记录每个观察点和采样点的地理信息和生境、天气状况等,分别调查研究了西双版纳勐仑地区3个不同保护区沿路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利用多种电脑软件处理记录的数据来统计分析该地区以及各条路线的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多样性。综合蝶类及其蜜源、寄主植物多样性分析还未有相关研究,该研究的结果对于西双版纳地区乃至中国的蝴蝶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该次调查研究所进行的时间跨度较小,调查所得的结果包含的时间对应信息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很好地反映不同时段、不同季节勐仑地区对应的蝶类多样性的情况,需要在该地区进行更多的不同时段、不同季节的调查研究。另外,调查研究中的样线所覆盖勐仑地区面积相对较小,对于从整体上反映勐仑地区的蝶类及其蜜源植物、寄主植物的多样性存在一定的数据不足,有待于继续的调查研究以获取足够的数据,充分反映勐企地区的蝶类及其蜜源植物、寄主植物的多样性。该次调查中,未对一些特定的区段如橡胶林和农田分别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地段蝶类及其蜜源植物、寄主植物的多样性,可以更全面地分析勐仑地区的影响因素,从而得到管理和保护勐仓地区蝶类及其蜜源植物、寄主植物多样性的方法,因此,需要进行后续的调查研究、统计和分析,完善相关结论。

(3)通过观察记录和统计整理得出该地区的蝴蝶、蜜源和寄主植物的多样性,对分析、维持和保护当地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蝶类和其他的动植物物种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包括传粉、捕食、寄生,这些相互关系形成复杂。通过观察、数据的统计整理和分析,不仅可以得出该地区的蝴蝶、蜜源和寄主植物的多样性,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地其他物种的生物多样性;对估算整个勐仑地区的蝶类总数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还可作出各种蝶类的分布图,预测该地可能存在的植物。

(4)分析可知,蝴蝶的分布是围绕其蜜源植物及寄主植物的分布而定的,尤其是寄主植物,其数量也与寄主植物的数量有密切关系,比如迁粉蝶,其蜜源和寄主植物都是铁刀木,因为勐仑地区广泛分布大量铁刀木,所以迁粉蝶的个体数量是最多的。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