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优良家系选择

作者: 孙志刚 车凤仙 陈强 邓彭荣 刘永刚 苏俊武 张丽芝

云南松优良家系选择0

摘要 研究云南松优良家系选择,结果表明:云南松不同家系间在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上差异显著,综合选择出优秀家系16 个和良好家系29个,优秀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2.63%、26.74%、65.83%、9.44%和57.88%,良好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增益分别为14.32%、20.47%、51.85%、10.10%和31.63%,优良家系具有木材生长量大、干形通直、木纹理扭转小的特点,可极大地提高新建云南松生态林和国家储备林的质量和效益。

关键词 云南松;家系;良种

中图分类号 S 791.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5-0101-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5.020

Selection of Excellent Families of Pinus yunnanensis

SUN Zhi-gang1,CHE Feng-xian2,CHEN Qiang1 et al

(1.Yunnan Academy of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ciences,Kunming,Yunnan 650201;2.Midu County Forest Seed Cultivation Station,Midu,Yunnan  675600)

Abstract The selection of excellent families of Pinus yunnanensis was studied,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growth and wood quality traits among different families of Pinus yunnanensis.16 excellent families and 29 good families were comprehensively selected.The genetic gains of tree height,breast diameter,individual volume,straightness,and wood grain twist in excellent families were 12.63%,26.74%,65.83%,9.44%,and 57.88%,respectively.The genetic gains of tree height,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individual volume,straightness,and wood grain torsion of good families were 14.32%,20.47%,51.85%,10.10% and 31.63%,respectively. Excellent families with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 wood growth,straight stem shape,small twisting of wood grai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newly built Pinus yunnanensis ecological forests and national reserve forests.

Key words Pinus yunnanensis;Families;Improved variety

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造林和用材树种,在区域的生态建设和林业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对云南松良种选育开展的研究较多,对天然林分、母树林、种源都开展了大量的良种选择工作[1-10],但都属于群体选育,在家系水平进行良种选育的研究较少[11-13]。开展云南松优良家系的选择,选育出良种,可为林业生态建设和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提供良种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在云南省弥渡县林木良种培育站,位于100°28′E,25°27′N,地貌为中山山地,年均气温16.2 ℃,极端最高气温34.5 ℃,极端最低气温-6.8 ℃,≥10 ℃活动积温5 973.1 ℃,年降雨量752 mm,且多集中于6—10月,年均相对湿度70%,年无霜期244 d,海拔1 900~2 000 m,母岩为玄武岩,土壤为山地红壤,pH 6.0。

1.2 试验材料

试验用种采自弥渡县国家云南松良种基地,2003年1月对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中1~93号分家系进行采种,以云南省种苗站商品调拨的混合种子作对照。2003年3月分别按家系(对照)进行育苗,2004年进行定植,共栽植5 170株,试验面积3.78 hm2。

1.3 试验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区组配置方式,将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的93个家系分为3组,每组31个,每组设1个对照(CK)共32个,单株小区60次重复。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进行观测,对16年生保存的3 700株测定其中的3 375株,测定率为91.2%。家系保存数<30株的全部观测,家系保存数30株的测定数量不少于30株,分株调查树高、地径、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计算单株材积。

采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狭义遗传力h(%)=1-1/F(F为方差分析的检验值);实际增益△G实=(Y1-Y对)/Y对(Y1为家系某性状的测定值,Y对为对照某性状的测定值,因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数值愈大表明形质愈差,以各处理平均值的最大值向上取整后减去实测值计算);遗传增益△G遗=h2×△G实。

优良家系选择指标的确定:用于云南松木材生产的良种选择应兼顾生长量和木材材质,在生长量上,以代表林木综合生长率指标的材积作为选择性状,在质量性状上,云南松木纹理扭转度对材性和加工利用有很大的影响,通直度对云南松木材的加工利用有一定影响,在评定优良家系时也应考虑,因此以材积、木纹理扭转度和通直度作为综合评选云南松优良家系的因子。

选择指标的权重(WI):云南松的木材生产应具有较大的生长量和较好的材质,因此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各赋予50%的权重,材积赋予50%的权重,木纹理扭转度赋予30%的权重,通直度赋予20%的权重。家系的综合得分(Ii):按 (Yi-Y对)/Y对×100×WI计算各因子得分,3 项之和为该家系的综合得分。家系等级划分:对各处理的综合得分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按平均值±标准差进行划分,分为4个等级。优秀家系,Ii>+δ;良好家系,+δ≥Ii>;中等家系,≥Ii> -δ;劣质家系,Ii≤ -δ。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性

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不同家系间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各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可见云南松优良家系的选择有很大空间。

2.2 狭义遗传力

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家系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测定结果表明(图1),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木纹理扭转度的狭义遗传力均较高,在65.62%~77.94%,表明这些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较好;通直度的遗传力较低(28.30%),表明通直度受环境的影响较大。

2.3 各家系的增益

由表2可知,93个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实际增益分别在0.21%~37.45%、3.54%~44.58%、0.29%~120.12%、8.60%~53.85%和-80.50%~127.99%,平均实际增益为15.39%、23.42%、56.91%、32.55%和40.15%;93个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遗传增益分别在0.16%~29.19%、2.65%~33.43%、0.22%~90.27%、2.43%~15.24%和-52.82%~83.99%,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1.99%、17.56%、42.77%、9.21%和26.35%。云南松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实际增益和遗传增益在不同家系间差异极大,因此进行优良家系的选择具有较大的选择空间和效果。

2.4 优良家系的选择

93个家系综合得分平均值为47.0,标准差为19.6,家系等级划分标准:优秀家系(Ii>66.6);良好家系(66.6≥Ii>47.0);中等家系(47.0≥Ii>27.4);劣质家系(Ii≤27.4)。由表3可知,优秀家系16 个,良好家系29个,中等家系36个,劣质家系12个。优秀家系为65、64、79、75、91、73、66、76、32、71、78、67、85、82、63和72号,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平均实际增益分别为16.20%、35.66%、87.65%、33.36%和88.20%,遗传增益分别为12.63%、26.74%、65.83%、9.44%和57.88%。良好家系为70、81、40、88、28、83、89、37、69、58、92、84、36、90、20、9、57、87、52、46、30、16、68、1、34、29、61、11和56号,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平均实际增益分别为18.38%、27.30%、68.99%、35.69%和48.21%,遗传增益分别为14.32%、20.47%、51.85%、10.10%和31.63%。中等家系为80、31、13、35、74、47、19、26、23、93、62、2、6、10、15、44、38、5、43、17、22、8、25、33、41、27、24、7、39、3、60、55、86、77、14和49号,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平均实际增益分别为12.92%、17.49%、40.10%、31.61%和33.68%,遗传增益分别为10.07%、13.12%、30.14%、8.94%和22.10%。劣质家系为18、12、45、54、4、21、53、51、42、59、48和50号,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平均实际增益分别为14.49%、15.47%、37.15%、26.69%和-23.98%,遗传增益分别为11.29%、11.60%、27.92%、7.55%和-15.73%,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通直度的实际增益和遗传增益较低,木纹理扭转度的实际增益和遗传增益均为负值,故予以淘汰。

3 结论

不同家系在生长性状和木材品质性状上的显著差异,为云南松良种的选育提供了空间,通过综合选择,可以获得木材生长量大、干形通直、木纹理扭转小的良种,16年的试验选择出优秀家系16 个和良好家系29个,优秀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平均实际增益分别为16.20%、35.66%、87.65%、33.36和88.20%,遗传增益分别为12.63%、26.74%、65.83%、9.44和57.88%;良好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通直度和木纹理扭转度的平均实际增益分别为18.38%、27.30%、68.99%、35.69和48.21%,遗传增益分别为14.32%、20.47%、51.85%、10.10和31.63%。笔者对选择出的优良家系进行了良种申请,有4个家系通过省级良种审定,4个家系通过省级良种认定,为云南松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良种保障。

参考文献

[1]  陈强,常恩福,董福美,等.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自由授粉混合种子子代测定[J].林业科学,1998,34(5):38-44.

[2] 陈强,董福美,常恩福,等.清华洞林场云南松母树林子代展示林初报[J].云南林业科技,2000(1):6-8.

[3] 陈强,常恩福,董福美,等.滇西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半同胞子代测定[J].云南林业科技,1997(1):9-21.

[4] 陈强,常恩福,董福美,等.古永林场云南松母树林群体子代测定的初步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9(2):1-5.

[5] 周蛟,张兆国,王绍军,等.云南松母树林早期遗传增益的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6(1):36-44.

[6] 陈剑英,朱仁刚,刘永平,等.云南马龙不同云南松母树林子代林试验初报[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0,20(3):143-146.

[7] 曾郁珉,谢红春.云南松母树林遗传增益的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2004,33(3):130-133,141.

[8] 张绍辉.云南松天然林分遗传增益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4,29(1):94-98.

[9] 周蛟,张兆国,伍聚奎.云南松天然优良林分早期遗传增益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1994,14(4):215-221.

[10] 王生进,胡秀英,陈汝曼,等.腾冲市古永林场云南松母树林良种选育[J].安徽农业科学,2017,45(6):163-164,170.

[11] 黄春良,张清,郑畹,等.云南松一代种子园子代遗传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14,43(4):95-100.

[12] 陈强,车凤仙,刘永刚,等.弥渡云南松无性系种子园子代生长量遗传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20,49(4):8-15.

[13] 尹擎,罗方书,舒筱武.云南松半同胞家系初期子代测定[J].广西植物,1996,16(2):165-170.

基金项目 云南省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云发改人事〔201829〕号)。

作者简介 孙志刚(1966—),男,重庆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森林培育和良种选育研究。*通信作者,工程师,从事林木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2-22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