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作者: 李晶 陆芸 韦顺国

摘要 近年来,招募乡村振兴协理员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助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等各方面振兴的重要支撑。当前,由于仍处政策初步探索和经验积累阶段,乡村振兴协理员助力乡村振兴仍面临协理员的角色转变之困、动力激发之困、能力提升之困,阻碍了预期成果的实现。为做好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的有效保障,可从塑造时代品质、健全保障机制、优化培育机制3方面入手,来解决和提升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同时为协理员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乡村振兴协理员;乡村振兴;人才振兴;青年毕业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5)06-0252-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5.06.056

The Path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Coordinator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LI Jing1,LU Yun2,WEI Shun-guo1,2

(1.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lin, Guangxi 541006; 2. Baise University, Baise, Guangxi 533099)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recrui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coordinators has been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achieving rural talent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ing the revitalization of various aspects such as rural industries, culture, ecology, and organization.Currently, as we are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policy exploration and experience accumulation, the assistanc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oordinators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still faces difficulties in transforming their roles, stimulating their motivation, and improving their abilities, which hinder the achievement of expected results.To effectively ensure the particip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coordinator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e can start from three aspects: shaping the quality of the times, improving the guarantee mechanism, and optimizing the cultivation mechanism to solve and enhance the ability of coordinator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le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development.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oordinator;Rural revitalization;Talent revitalization;Young college graduates

2020年8月,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乡村振兴协理员管理办法(试行)》,旨在规范乡村振兴协理员的管理,并培养一支扎根农村的公共管理服务人才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2022年10月,广西开始实施乡村振兴协理员专项计划,通过招聘高校毕业生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壮大乡村人才队伍,并加大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振兴无疑是乡村振兴的核心环节,对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关键作用。乡村振兴协理员已成为乡村振兴全面发展的关键支撑。然而,由于政策实施尚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振兴协理员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仍面临诸多现实困境,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深入探究乡村振兴协理员在乡村振兴进程中的价值意义,明确其面临的现实困境,并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对推动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1 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的价值意蕴

乡村振兴协理员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振兴协理员是协助加强农村党建、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美丽乡村、提升治理水平、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力量[1-2]。引入乡村振兴协理员不仅有助于乡村人才队伍的结构性转化,更能优化乡村干部队伍,推动人才振兴。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组织等各方面的振兴同样需要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协理员凭借自身知识能力,完善乡村产业品质、文化赋能、生态宜居、组织建设等,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力量。

1.1 人才振兴:扩大乡村人才队伍,优化乡村干部队伍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靠人才、靠资源[3]。确实,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参与,将有力扩大乡村人才队伍,优化乡村干部队伍结构。他们不仅丰富了乡村人才队伍的多样性,也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水平和方式。此外,以青年大学生为主的乡村振兴协理员,有助于乡村干部队伍年轻化,并为乡村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因此,推行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内在要求。他们的加入将进一步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1.2 产业振兴:发挥科学技术知识,促进农业现代转型

人才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基石,乡村振兴协理员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不仅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还通过科技文化的运用,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首先,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乡村产业振兴至关重要。乡村振兴协理员,以青年大学生为主体,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其次,青年协理员具备创新精神和广阔的视野,他们敢于挑战传统,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例如,利用无人机技术进行农业生产、直播带货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都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价值。最后,青年协理员善于利用互联网技术分析农业市场,为农业生产种植规划提供精准指导,从而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参与是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一环。他们凭借科学文化知识,为乡村产业提供了科技支持,帮助乡村产业适应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

1.3 文化振兴:挖掘乡村文化潜力,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人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保障,乡村振兴协理员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乡村文化的振兴注入了重要动力。他们不仅助力挖掘乡村文化的深厚潜力,为乡村文化立根铸魂,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激发了乡村的内生动力和活力源泉。作为青年毕业大学生,乡村振兴协理员能够深入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有效提升了乡村文化的软实力。同时,他们还将自己在校期间参与过的校园文化与乡村文化巧妙结合,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建设文化设施等多种方式,丰富了乡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其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因此,推行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无疑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这些拥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体验的青年协理员,将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宝贵的启示,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充分挖掘乡村文化的内在潜力,为村民的日常生活增添更多文化色彩。

1.4 生态振兴:树立绿色发展方式,打造宜居和美乡村

人才是乡村生态振兴的支撑,乡村振兴协理员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保证作用。他们不仅参与乡村振兴,助力树立并践行绿色发展方式,还致力于提升乡村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活力,打造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乡村振兴协理员坚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等环保型产业模式,引导农民形成绿色发展意识,实现农业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同时,他们关注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项目,为乡村居民创造了优质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参与为生态振兴提供了坚实保障。那些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青年协理员,更能带动乡村居民在农业生产生活中践行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观念,确保乡村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1.5 组织振兴:规范乡村党建工作,增强组织战斗能力

人才是乡村组织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协理员为乡村组织振兴提供力量来源。组织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根本保障[4]。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参与,不仅有助于规范乡村基层党建工作,还能提升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的效能和作为。作为政府与乡村之间的桥梁,乡村振兴协理员确保了政策决策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他们深入乡村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收集基层声音,为政策制定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他们还能将政策有效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中,规范乡村党建工作。此外,乡村振兴协理员还能激发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和决心,提升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他们带动基层组织进行群众自治,增强村民自治能力,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因此,推行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是组织振兴的关键所在。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激活乡村振兴的内在动力,充分展现乡村组织的战斗能力。

2 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的现实困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各省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文件,招募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实施乡村振兴的方案措施和行动计划,这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乡村振兴协理员的数量持续增长,他们在乡村振兴建设中积极发挥作用,为乡村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由于乡村振兴协理员政策推广尚处于探索阶段,实践过程中仍面临一些现实困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理员在乡村振兴中的预期效果[5]。

2.1 角色转变之困:协理员难以从校门融入到村口

乡村振兴协理员作为新晋毕业的大学生,刚走出校门便踏入乡村,面对环境的巨大转变,难免感到不适,并面临角色转变的困扰。其一,文化环境的差异是一大挑战。协理员的理论导向与乡村工作的实践导向往往存在冲突,可能导致与村干部在工作理念和文化上的差异,进而影响乡村治理的开展。此外,由于缺乏乡村工作经验,协理员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时,可能会遭遇困难,甚至对所学产生质疑。其二,乡村工作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协理员角色转变的难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6]。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协调多方利益。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不同主体间实现角色的从容转变确实不易。其三,协理员作为外来人员,身份差异带来的问题不容忽视。由于缺乏村民的信任和自身经验的不足,他们往往难以独立开展工作。同时,面对村干部的权威,一些协理员的积极性可能受到抑制。因此,文化的差异、乡村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协理员的外来身份,都影响了他们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转变。为了更好地适应并发挥作用,他们需要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积极融入乡村社会,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2.2 动力激发之困:协理员需求保障机制不健全

乡村振兴协理员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需将其优势有效融入乡村治理中,这要求充分保障协理员的合理需求,以便其才智得以充分发挥。然而,当前乡村振兴协理员参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尚处于探索阶段,实施过程中所提供的支持服务尚不能满足协理员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进而影响其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和内驱力。具体而言:其一,协理员的工资和补贴发放存在滞后性。根据广西有关协理员的管理办法,村级协理员按照每人每月工资4 350元,是广西同类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3倍[7]。尽管广西地区对村级协理员的经济扶持力度较大,但由于政策探索初期和管理跨层级较多,首批协理员的工资发放不及时,严重影响了其工作积极性和政策的推广。其二,协理员驻村工作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障也需提升。协理员每月需驻村工作至少20 d,与村民共同生活以更好了解其需求。然而,作为外来人员,协理员的住村生活条件尚待改善,且部分村委办公大楼不在村内,对女性协理员的住村安全构成威胁。同时,新毕业的协理员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也面临挑战。其三,服务期满后,协理员对政策支持存在落差。虽然管理办法规定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的协理员可享受一定优惠政策,但与同类计划(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相比,乡村振兴协理员在参与国家公务员考试等方面仍缺乏优惠性政策。此外,乡村振兴协理员已深入村一级治理,而同类计划仍停留在乡、县级,这也导致了协理员的心理落差。因此,工资的按时发放、物质精神生活的保障、政策支持的合理性,影响着乡村振兴协理员的内在驱力,不利于其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