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

作者: 周晓明 濮静蓉 程培堤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mprovement Countermeasures of High-quality Farmer Training in Jiangsu Province

ZHOU Xiao-ming,PU Jing-rong,CHENG Pei-gang(Su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of Agriculture,Suzhou, Jiangsu 215

AbstractHigqualtyfrertrainingisaniporantdriingforceforpromotiguralevitalizationhichisonucivetoedelot ofuralagiculuaidustryouhalngthuetsiatioofigualitertnginJanguProvcedeploingthob lemsthatexistedetaingproessfiouteeasusepropdstogoodfoudatiofornteot of high-quality farmer training in Jiangsu Province.

KeywordsHigh-quality farmer;Training;Rural revitalization;Jiangsu Province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快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标志着我国农民培训进入新时期[1-2]。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指出:要深入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和“耕耘者振兴计划”,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开展“全国十佳农民”遴选资助[3]。为农村发展输送人才、培养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队伍是顺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新需求。江苏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已近4年,在培训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培训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目前尚无关于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报道。笔者对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对策。

1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现状

为顺应发展趋势,提升江苏省农民的整体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江苏省响应国家政策,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工作,加强分层分类推进、强化项目综合管理、突出实训实践环节,采用农学交替、送教下乡以及学用结合等方式,组织培训讲师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推广、专题培训以及跟踪服务。每年培训高素质农民15万人以上,为农村输送了大量人才,壮大了江苏省高素质农民队伍。

1.1培训组织省农业农村厅是农民培训的主管部门,在高素质农民培训中发挥着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的重要角色。江苏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高素质农民培训的专门机构,主要根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和农民的实际需求,负责实施具体的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课程、开展培训活动,并为农民提供学习资源和后续支持;同时,依托涉农院校、农业科研院所、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实施。培育项目的主要涉农院校是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大学、江苏海洋大学、江苏大学、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现代林业继续教育学校等机构也参与了培训;各县(市)区主要依托当地的农业农村局、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技推广中心等,形成了以行政职能部门为主导、多主体参与的培育体系[4]。近年来,江苏省在开展培训时采取公开招投标向科研院校、农机推广机构等购买政府服务的方式确定培训机构[5]

1.2培训规模2021—2023 年江苏省计划每年培养15万高素质农民。由表1可知,2021—2023年培训高素质农民分别为18.49万18.09万、19.37万人,累计共培训55.95万人,高素质农民培训数量远超预计目标任务。其中省级职业技能培训44.73万人,大学生双创技能培训4.32万人,中央财政支持培训6.90万人。由此可见,高素质农民队伍正在逐渐壮大,且以开展省级职业技能培训为主,培训规模根据每年的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进行动态调整。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培训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1.3培训模式江苏省各地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形成了具有江苏特色的高素质农民培训模式。比如,昆山市通过“科研院所 + 推广机构 + 乡土专家"的整合,开展1名专家教授指导1名乡土专家、1名乡土专家与多名农民结对帮扶指导的关系,形成了4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0 模式[。刘超[7]介绍了“一三五"培训模式,它是在江苏省部分地区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模式,其主要内容是一体化培训、“三维度培训”“五注重培训”。泗洪县创新了“党史 + 高素质农民”的培育模式[8];如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以农业产业发展为中心,形成了聚焦“三大群体”推行“四个课堂”落实“五项举措"的培训模式[9]。此外,相关培训机构也形成了创新的培养模式,比如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苏南地区,形成“校地联动、教产衔接、开放共享、终身学习”的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出一批高素质农民人才[10]。江苏省各地区各培训主体在结合本地农业产业特点、农民需求和培训资源等基础上,提出了各种因地制宜的培训模式,并且部分模式是其他地区可借鉴的。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1
表12021—2023年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数量统计

注:数据来源于江苏省职业农民培育指导站。 Note:The data were from Jiangsu Professional Farmer Cultivation Guide Station.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ankx20250750.pd原版全文

1.4 培训对象

1.4.1被调查者个体特征分析。近年来,各省(区、市)的高素质农民数量逐渐增加,高素质农民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但各地高素质农民的结构组成存在差异,且高素质农民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当前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农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要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和能力强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了解江苏省目前参与培训的高素质农民个体特征是非常有必要的。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网络调查,共回收251份有效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接受培训的高素质农民中男性居多,占比 71.7% ,女性仅占 28.3% ,男女比例明显不平衡。调查发现,251名高素质农民中,年龄16\~25岁的仅占 3.2% ,>25~50 岁的占 66.5%,>50~60 岁的占 26.7% ,60岁以上的仅占 3.6% ,50岁以上的高素质农民占 30.3% 。从受教育程度来看,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的占 37.0% ,大专及以上的占 63.0% (表2)。总的来看,调查的高素质农民中男性居多,覆盖了各个年龄层次但主要集中在 >25~50 岁,以大专及以上学历为主。由此可见,近年来,随着国家关于高素质农民政策的出台,接受培训的高素质农民逐渐年轻化、文化程度也逐渐变高[1]

1.4.2被调查者身份分布情况分析。由表3可知,此次调查中高素质农民的身份类型多样,家庭农场主占 27.5% ,个体种植(养殖)户、专业合作带头人、农业生产加工经营企业负责人和其他身份的占比均在 15.0% 以上,网络电商经营者、农村退役军人以及返乡创业创新人员的占比均为 6.0% 。由此可见,江苏省遴选的培训对象种类繁多,基本覆盖了各类身份的高素质农民,但主要侧重于传统类型人员,如经营管理型高素质农民、技术服务型高素质农民以及生产型高素质农民的占比较低。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2
Table1Statistics of the training number of high-quality farmers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2021-2023 单位:万人
表3高素质农民身份分布情况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3
Table2The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of high-quality farmers
Table3Statusdistributionofhigh-qualityfarmers

1.4.3被调查者经营情况。由表4可知,调查中 52.6% 的高素质农民经营(服务)的耕地面积小于等于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4 ,耕地面积在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4 以上的不到 30.0% ;他们的组织年收入大多在30万及以下,占比 45.0% 。总的来看,高素质农民经营(服务)的组织年收入较低,并且收入差距较大。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6
表2高素质农民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情况
表4高素质农民经营(服务)的耕地面积和组织年收入情况
Table4Thecultivated landareaandorganizationalannual incomeof high-qualityfarmers

1.4.4被调查者技术水平。由表5可知,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中经常遇到技术难题的占 35.9% ,偶尔遇到技术难题的占 47.0% ,不常遇到技术难题的占比为 7.2% ,很少遇到技术难题的占比为 9.9% 。由表6可知, 85.3% 的高素质农民对自身技术水平是满意的,仍有 14.7% 的高素质农民不满意自身目前的技术水平。由此可见,要培养一支有技术的高素质农民队伍,通过培训和指导帮忙高素质农民提高技术能力和水平是必要的。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7
表5高素质农民经营管理中遇到技术难题的情况
江苏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的现状与改善对策8

由表7可知,高素质农民对学习新技术有着强烈的意愿, 56.6% 的农民学习新技术意愿非常强烈, 39.8% 的农民学习新技术意愿强烈,仅 3.6% 的高素质农民学习新技术的意愿弱。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页码:ankx20250750.pd原版全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