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及调控对策研究

作者: 侯森阳 石晶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及调控对策研究0

摘要  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无论是猪肉的需求端——广大百姓,还是猪肉的供应端——养殖户都与猪肉价格息息相关,猪肉价格频繁波动,不仅对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不利,而且会影响到广大居民的日常生活,甚至影响社会安定。通过建立H-P滤波模型对2012—2021年的猪肉价格变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得到了猪肉价格的周期性和趋势性变化特征;并且根据猪肉价格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保证猪肉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  猪肉价格波动;H-P滤波模型;调控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4-018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4.04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n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ol Countermeasures of Pork Price in China

HOU Sen.yang,SHI Jing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arim University, Alar, 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As the world’s largest pork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country, whether it is the demand side of pork—the majority of the people, or the supply side of pork—farmer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pork prices. The frequent fluctuation of pork prices is not only detrimental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ig industry, but also affects the daily life of the majority of residents, and even affects social stability.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H-P filter model,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ork price changes from 2012 to 2021, and obtains the cyclical and trend changes of pork price. According to the seasonal and cyclical fluctuations of pork prices, relevant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to ensure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ork market.

Key words  Pork price fluctuation;H.P filtering model;Control measures

作者简介  侯森阳(2000—)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生,从事农业经济、农村金融、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7-11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农业对于我国的战略意义毋庸置疑。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把提高粮食、重点农产品供给和保障能力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粮食、棉、油、糖、肉供应的安全,以期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时,能国内能够稳产保供[1]。而占肉类消费2/3的猪肉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农业产品之一,猪肉价格的涨落与养猪行业息息相关,如果猪肉的价格太高,很可能会导致居民的生活成本过高而生活品质下降,而如果猪肉的价格太低,会影响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甚至导致恶性竞争,进而扰乱市场秩序,中央一号文件更是将“生猪产业平稳发展”列为重点工作。在1985年以前,全国实行的是计划性的、政府定价主导的体制,因此,猪肉的价格比较稳定。从1985年逐步放开猪肉价格以来,我国政府开始引导猪肉的定价,我国的猪肉价格出现了频繁的波动[2]。近年来,猪肉价格波动幅度尤为剧烈,共出现了3次较大幅度波动引起的猪周期,“低价农户难,高价百姓苦”的猪周期,既不利于生猪产业稳定发展,也会影响广大居民日常生活,甚至波及社会安定。所以,对我国猪肉价格的变化特点进行系统的分析,找到其波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调控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猪肉价格波动特征研究现状

近几年,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猪肉价格的波动特征进行了相关的研究,陈蓉[3]利用H-P滤波法分析猪肉价格的变动情况,研究出猪肉价格波动每6年一个周期;于少东[4]则认为北京2000年1月—2011年5月猪肉价格短期幅度较大,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并结合实证分析得出, 猪肉价格与生猪生产周期波动具有一定的一致性;江六一等[5]利用X12季节调整法分析得出,我国猪肉价格每年5—9月份和12月份以后是季节性上涨, 2—5月份和10—11月份是季节性下跌;石自忠等[6]则建立了MS-GARCH模型对1994年6月—2018年7月猪肉价格月度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猪肉价格呈现出明显的状态转变,在剧烈和平稳的波动之间不断地跳跃;尚海洋等[7]研究各省猪肉价格发现,2001—2019年猪肉价格波动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不同省份间的空间聚集性都具有一定的波动性,且呈现出先弱后强的趋势。

但是许多学者研究猪肉价格波动规律时过分强调猪肉价格长期波动,从而忽略了猪肉价格短期波动的季节性因素; 也有些学者考虑到猪肉价格短期内的季节性变动,但没有分析猪肉价格长期内的周期性波动及其规律; 还有些学者分析了猪肉价格短期波动与长期波动的规律,却没有分析生产成本对猪肉价格变动的影响。因此,笔者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于 Census X12 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模型分离出我国猪肉价格的季节性变动和周期性变动,总结出其变动规律,根据猪肉价格季节性和周期性波动的原因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保证猪肉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2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情况

2012—2021年我国猪肉的价格最高价为58.89元/kg,而最低价仅为19.52元/kg,10年来我国猪肉价格在19~60元/kg 区间波动,波动区间较大。2012—2018年,我国猪肉价格整体在20~30元/kg浮动,我国猪肉价格在全年内增减幅度保持在3元/kg左右。在此期间,猪肉的最低价格为2018年2月19.52元 /kg,最高价格为2016年31.29元/kg,两者相差11.77元/kg;进入2019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迅速上升,1月猪肉价格为23.16元/kg,年末增长到52.09元/kg,环比增长了116%;2020年的猪肉价格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增长幅度巨大;而后2021年猪肉价格开始迅速下跌,在9个月内迅速从53.63元/kg下降为23.24元/kg。如表1所示,从猪肉价格涨跌情况看,最高涨幅发生在2019年9月,为8.49元/kg,而最大跌幅则出现在2021年5月,为6.34元/kg。

3  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特征分析

3.1  数据来源及处理

该研究以2012年2月—2021年9月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样本,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农产品价统计年鉴》共计116个样本,以“元/kg”为价格单位,利用Excel 2010和Eviews10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3.2  模型构建

首先采用X12季节调节方法,对初始价格进行调整,依次得到了随机变化(R)、季节变化(S)、趋势-循环变化(TC);然后,利用H-P滤波分析趋势+循环变化序列分解,获得了趋势变动序列(T)和周期变动序列(C)[8]。

第一个步骤为:假设4个因素作用互不影响,选用X12季节调节加法模型,将Pt分解为IRt、SFt、TCt:Pt=SFt+IRt+TCt

第二个步骤是:利用H-P滤波分析法对TC进行分离,获得T和C,并满足TC=T+C的条件。由于研究的为月度数据,λ=14 400,即:

min{nt=1(TCt-Tt)2+λn-1t=2[(Tt+1+Tt)-(Tt-Tt-1)2]}

3.3  我国猪肉价格不规则波动特征

从图1可以看出,由于自然环境、重大动物疫病、市场突发事件、国家宏观调控等诸多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以下4个时间段我国猪肉价格不规则波动较为显著。

第一次不规则波动波峰在2013年2月,波谷在2013年5月,振幅为2.6。

第二次不规则动持续时间只有3个多月,其振幅在1.5左右,是一种短期非规律剧烈波动。由于政府紧缩的货币政策,导致了猪肉价格的下降;同时,由于国家的临时储备政策,以及玉米和大豆的上涨,猪肉的价格也出现了回升。

第三次不规则波动期较长,持续了15个月,振幅为2.6。

第四次不规则波动持续时间较长,远高于第三个不规则波动期,横跨23个月,最高点在 2019 年11月,最低点则为2020年5月,振幅高达10.7且波动剧烈。从图1可以看出,2019年7月与 2020年11月波动最为剧烈。猪肉价格由28.04 元/kg上涨至54.91元/kg,达到历史最高,而1个月后也就是2019年12月跌到51.09元/kg,这主要是由于非洲猪瘟带来的影响。由于非洲猪瘟在国内外的流行造成了大量生猪死亡,导致猪肉供应的短缺,引起猪肉供不应求;而后随之居民对猪肉安全忧虑增加,加之过高的价格导致需求的下降从而价格又迅速回落了3元/kg。但是下降的态势并没有持续下去,随之而来的是来回跌宕起伏的猪肉价格。猜测其可能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猪肉流通受阻和政府发放储备冻猪肉的交叉影响。

3.4  我国猪肉价格季节波动特征

如图2所示,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呈现出明显季节性,涨跌周期成规律的倒V形, 持续大约1年。从图3近10年猪肉价格季节波动对比图来看,每年1—2月,由于春节,人们对猪肉需求的增加,春节猪肉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而3—5月,天气趋暖,需求量降低,同时生猪大量出栏,导致价格持续下降。6—9月份,炎热的天气和频繁的降雨不利于生猪生产及出栏等工作开展,在此期间劳动节、端午节等节日较为集中,推动猪肉市场价格季节性波动上升[9]。 在每年的 9月季节趋势达到最大水平。11—12月,由于天气转凉,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增加,猪肉消费量增加,导致价格上升。

3.5  我国猪肉价格趋势和周期波动特征

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趋势和周期变化情况,通过H-P滤波法将剔除了季节因素、不规则因素影响的修正后的数据,分解为趋势项和周期项并将其放在同一坐标系中(图4)。

从图4我国猪肉价格HP滤波分解图来看,中间一条平滑的曲线为长期变化趋势线,从长期变化趋势线中可以看出,我国猪肉价格整体呈波动中上升。2012年2月—2013年11月,我国猪肉价格出现短暂下降趋势整体较为平缓,而2013年12月—2017年10月,我国猪肉价格开始平稳上升,而后2017年11月—2021年3月开始在波动中逐渐上升;2021年4月开始短期内迅速下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