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位理论视域下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及生态化发展策略

作者: 汪汇源 赵云龙

生态位理论视域下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及生态化发展策略0

摘要 [目的]提高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质量及影响力,赋予中国科技期刊一定的生态学发展内涵,是可持续发展生态理念在科技期刊发展领域的集中体现。[方法]基于“生态位重叠”理论,从栏目设置、作者单位类型、基金论文比3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的办刊现状,从科技期刊生态位,如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及实际生态位3个方面,指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生态化发展策略。[结果]两刊栏目设置雷同,作者单位类型多为科研院所及高校,国家级资助基金论文占比较大,在稿源、作者及读者资源上竞争较大。[结论]应营造最适空间生态位、巩固最优营养生态位、探索最宽实际生态位等,避免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同质化发展,形成特色的科技期刊发展观。

关键词 生态位;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生态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G23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8-0218-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50

Present Situation and Ecological Strategies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Journal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logical Niche Theory

WANG Hui-yuan, ZHAO Yun-lo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Research on Tropical Crop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Hainan Province, Haikou, Hainan 571101)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reflects certain ecological development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scientific journals, so as to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influence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tific journals in China with ecological ideas. [Method] Based on the niche theory, we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rom three aspects of column setting, authors’ s units and fund paper ratio based on niche overlapping theory. Some ecological strategi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three aspects of space niche, nutrition niche and reality niche.[Result]The authors’s units were mainly colleg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National funding funds accounted for a large number of papers;there was great competition in the resources of authors and readers.[Conclusion]People should build suitable space niche, strengthen nutrition niche and explore reality niche in order to avoid homogenization of tropical journals and to form a development idea of scientific journals in China.

Key words Niche;Tropical agriculture;Scientific journals;Situation;Ecology development strategy

“生态位”可以被定义为一个生物单位(个体、种群或物种)为维持生存应获得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以及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位”理论研究视野已从生物学领域逐渐向经济学、社会学领域发展,已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的有效分析方法。当前,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世界科技合作的日益深化及媒体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中国科技期刊质量及影响力不断增强,在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及科技强国的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赢得发展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科技文化建设,是科技期刊永恒的发展命题。

一直以来,学术界在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壮大及竞争优势领域进行了许多有益探讨,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其中,生态学与编辑出版学的融合研究也已初具规模,例如俞涛[1]基于生态学理论,探讨了中国科技期刊数量、质量、发展战略、竞争及出版生态系统优化的问题,指出改革中国出版管理体制、优化竞争机制、遵循生态规律优化科技期刊出版系统等建议。张惠[2]认为,科技期刊应对出版环境进行生态性适应,通过遵守出版行业规范、编辑标准规范及搭建信息反馈平台等措施,做到与出版环境的协调发展。戢斗勇[3]以广东省科技期刊深化改革为例,利用文化生态学的最小因子原理思考科技期刊退出机制, 用富集原理促进科技期刊发展、用生态位原理思考科技期刊的定位、用生态基因原理形成科技期刊发展特色等。刘玉清[4]认为,生态位现象与科技期刊是长期共存的,通过找准自身生态位、个性化策划、拓展原始生态位及开发新市场等方式,做到科技期刊差异化发展,为自身赢得竞争优势。卢蕊等[5]以5类学术期刊为研究对象,从学术期刊单元的“态”与“势”角度,测定5类学术期刊的相对生态位,表征5类学术期刊的相对地位与作用。综上所述,已有研究主要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对中国科技期刊发展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是“生态位”理论与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有效结合。鉴于此,笔者将以往研究作为基础,旨在利用“生态位”理论分析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办刊现状,并提出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生态化发展策略,提高热带农业科技期刊质量及影响力,为中国热带农业的发展提供丰富的精神内核及文化内涵。

1 研究方法

科技期刊的生存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复杂、多变的特点,同时科技期刊的生态系统还是社会巨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期刊的生态位是期刊在整个社会生态资源空间中所获得并可利用的资源空间部分,是一种期刊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6]。科技期刊生态位是由期刊自身发展状况、外部环境、期刊间相互关系及期刊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决定的。科技期刊是传播科技成果、加快科学交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盘活文化资源的重要媒介,《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0)》指出,目前中国共有4 958种科技期刊,科技期刊数量多,质量及影响力逐渐增强,但也存在发展水平不均、规模化及集约化程度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等问题[7]。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具有相同生态位的2个或2个以上的物种分享同一生活环境或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现象。生态位重叠也代表了物种之间存在竞争关系,重叠程度越深,竞争就越激烈。对于科技期刊来说,当存在共享作者及稿源情况时,科技期刊生态位重叠现象就会发生。该研究以中国知名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热带作物学报》及《南方农业学报》2020年全年刊发的科技论文为统计依据,以生态位重叠为理论依据,从栏目设置、基金论文比、作者单位类型3个方面分析两刊办刊现状,再提出两刊生态化发展策略。

2 结果与分析

2.1 栏目设置分析

《热带作物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热带作物学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学出版社共同主办的热带作物科学创新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月刊,主要报道国内外热带及亚热带作物最新科学技术及理论研究成果。《南方农业学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主管主办,月刊,主要报道中国南方地区农业技术创新和农业科研成果。从中国知网(CNKI)查阅2020年1~12期两刊栏目设置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热带作物学报》及《南方农业学报》相同栏目为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生理生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与采后处理技术等,《南方农业学报》还设有畜牧、水产、桑蚕、兽医、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园林与园艺栏目,而《热带作物学报》设有文献计量学与综述栏目。同时,两刊还根据中国热带农业发展形势积极策划专刊及专栏,如《热带作物学报》在2020年第10期策划了热带作物科学前沿进展特辑,《南方农业学报》设置了青年学者论坛、热带水果、草地贪夜蛾、水稻及土壤微生物活性专栏。从栏目设置可看出,两刊报道范围重合度较高,栏目设置同质化比较严重,专刊及专栏的策划工作还未常态化,在中国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的稿源竞争比较激烈。

2.2 基金论文比分析

从中国知网(CNKI)查阅2020年1~12期《热带作物学报》《南方农业学报》基金论文比例情况见表2。从表2可以看出,《热带作物学报》《南方农业学报》基金论文类别均呈梯度分布,其中国家级、部级基金论文较多,其次为省市级基金,再次为院所、校级基金。基金论文类别情况反映了两刊科技论文的学术水平高低,两刊大部分科技论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部委专项科研资金支持,说明两刊科技论文学术水平较高,代表了中国热带及亚热带农业产业最高水平研究成果。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两刊在高水平科技论文稿源方面存在竞争,两刊高水平科技论文研究特征并不明显。

2.3 作者单位类型分析

从中国知网(CNKI)查阅2020年1~12期《热带作物学报》《南方农业学报》作者单位类型情况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热带作物学报》《南方农业学报》主要作者单位为科研机构与高校,其中两刊主要作者群体来自科研机构,均占全部作者单位类型的50.0%以上。两刊中也有作者来自中国政府及企业,但占比很小,说明两刊作者及读者资源均来自我国热带及亚热带科研机构。作者单位类型情况反映了科技期刊主要作者及读者资源,两刊享有重合度较高的作者及读者资源,在作者及读者资源上的竞争异常激烈。

3 结论与建议

科技期刊荟萃科学成果,传承科技文明,在促进信息传播、繁荣学术交流及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期刊生态位是自身期刊与其他期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态环境集合,由科技期刊内部因子、外部因子与社会环境因子共同作用而形成,它是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由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实际生态位组成。各个科技期刊所属不同学科、不同级别、不同办刊宗旨及发展目标,决定了其不同的空间生态位;各个科技期刊拥有的特色办刊基础、相对固定的审稿专家、作者及读者资源,构成了科技期刊的营养生态位;科技期刊根据外部形势变化,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逐渐形成了其实际生态位。因此,可从空间生态位、营养生态位及实际生态位方面,思考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生态发展策略。

3.1 营造最适空间生态位,明确科技期刊发展内核

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存在论文同质化、定位同质化及栏目同质化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同样反映在中国整体科技期刊行业中。科技期刊发展的同质化导致了重复办刊、低水平办刊的问题,无法形成独具特色的期刊品牌,科技期刊影响力难以提升。因此,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应顺应出版生态规律,根据中国科技发展形势,在办刊宗旨、栏目设置上发力,营造科技期刊最适空间生态位。

办刊宗旨是指导科技期刊发展的风向标,是科技期刊的核心及灵魂,在一定时期内科技期刊办刊宗旨是相对固定的。但随着媒介融合的不断发展及科技期刊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各类科技期刊有必要及时根据社会发展形势,适时调整办刊宗旨。如今,科学前沿热点不断涌现,学科综合与分化已是必然趋势,科技论文的专业化、细分化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例如,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IEEE)是世界著名的科技社团,经营一定规模的期刊出版业务,IEEE设立有未来方向委员会(IEEE Future Directions Committee,FDC),同时FDC还启动了专项研究计划,通过资金支持,鼓励会员学者进行科学前沿热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学会期刊上,研究领域包括了区块链、脑科学、大数据等[8]。因此,中国热带农业科技期刊应专注于学科细分形势,努力探索国内外热带农业研究热点,专注于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发展态势,获取优秀热带农业科技资源,根据科技发展形势,适时调整办刊宗旨,使科技期刊“空间生态位”更加明确且富有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