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识别研究

作者: 毛太田 陈佳妮 马家伟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识别研究0

摘要 [目的] 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结合工作绩效影响机理公式P=f(S,O,M,E)进行影响关系梳理。[方法] 基于文献调研法与专家调研法抽取并识别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从技能(S)、机会(O)、激励(M)、环境(E)4个维度构建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DEMATEL决策实验室法进行影响因素之间的量化计算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研究得出,激励(M)、环境(E)主要为原因要素,技能(S)、机会(O)主要为结果要素,其中沟通技能(A1)、学习机会(A6)、政策机会(A4)、组织技能(A2)与专业技能(A3)中心度较高,相关研究应予以重视。[结论]研究结果为深度识别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显著性与差异性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8-0243-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56

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of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Township Cadr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MAO Tai-tian,CHEN Jia-ni,MA Jia-wei

(School of Pubic Management,Xiangtan University,Xiangtan,Hunan 411105)

Abstract [Objectiv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township cadre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are explored,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to sort out the influencing relationship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formula P=f (S,O,M,E)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impact mechanism.[Method]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expert research methods,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township cadres are extracted and identified,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 index system is constructed from the four dimensions of skills (S), opportunities (O), incentives (M),and environment (E).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s carried out through the DEMATEL decision-making laboratory method and the results are analyzed.[Result]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motivation (M) and environment (E) are mainly cause factors,and skills (S) and opportunities (O) are mainly result factors,among which communication skills (A1),learning opportunities (A6),policy opportunities (A4),organizational skills (A2)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A3) are highly focused,and relevant research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Conclusion]The results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in-depth identification of the significance and difference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work performance of township cadres.

Key words Township cadres;Work performance;Influencing factors;Rural vitalization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总体部署,为乡镇干部有效落实地方政策及服务提供了精准方向,也是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产业、新形势、新理念,加强党和群众相互关联的连接点,实现城乡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1]。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行政区域,不仅执行着上级国家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发布传达最新政策指示,而且要面向群众制定本行政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管理经济、教育及文化等工作[2]。2022年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主力军”与“领头雁”,是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主要力量[3]。而工作绩效表示目标任务的完成程度,是任务完成度的一种具体描述[4]。乡镇干部作为贯彻落实地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人员,其工作绩效的高低深刻影响任务目标的贯彻落实效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人力资源研究培训中心基于全国30个省份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基层干部出现职业倦怠现象,特别是乡镇公务人员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工作负荷较大,严重影响着工作绩效[5]。党的十九大以来,各地政策的发布落实,带动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更要求乡镇干部以更高效的工作绩效完成日常工作,相关学者对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也逐渐展开了多视角研究,但针对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属性之间结构关系进行系统研究的较少。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提取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DEMATEL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计算、系统分类与关联分析,识别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关键影响因素,并针对不同类别因素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以期为提高乡镇干部工作绩效、促进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1 相关研究

国内外关于工资绩效定义已趋于一致,但由于各国文化特点的差异性,应用维度与发展特点有所不同。西方国家关于工作绩效相关概念最早出现于私营企业部门,将其视为一种可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4]。西方心理学中较早提出,工作绩效作为一种多维度、多动态的变量,是一种“与组织目的有关的、可观测行为”,注重任务指向[6]。然而相关学者发现一些与“组织目标”无直接关系的行为,也可以促进组织目标实现,如Katz[7]通过研究得出,一个良好的组织结构不仅要有一定的人力完成规定事物,还需组织成员自发、积极地进行一些超出职务规定范围以外的事物。根据文献资料,我国关于工作绩效的相关概念自20世纪就开始出现,主要是对相关官员进行考核评定[8]。我国最初对工作绩效评定研究多注重个人品质、性格特质等主观维度[7],后随着各领域的发展,发现个体所处的环境氛围、组织结构等客观维度也对工作绩效有着显著影响[9]。当前对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有个人主观维度与外部客观维度两方面。个人主观维度方面,公正严谨性、主观幸福感、职业紧张与心理资本等对工作绩效影响显著[7,10]。研究表明,公正严谨性是人格特征中对工作绩效拥有较高的影响效度,而开放性则与工作绩效相关性较低[7]。同时,也有相关学者从领会理解能力、学习落实能力、宣传鼓动能力与协调应急能力等方面对我国基层乡镇干部进行调研,发现我国乡镇干部学习落实能力普遍不足,政策观念较为薄弱,但应急协商能力较强,需从内部制度与外部激励多方面进行提升[11]。外部客观维度方面,个体所处组织的文化氛围对工作绩效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工作时间[12]、工作环境、职业道德、职务奉献与组织结构等因素对工作绩效也有所影响[13-14]。研究发现,个体对组织文化、使命的认同感会显著升高任务绩效程度[15]。近年来,工作绩效相关研究见表1[16-21]。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工作绩效相关定义虽已趋于一致,但由于发展背景、文化特点、人格特质的不同,导致工作绩效相关研究有所差异。我国工作绩效影响因素研究起步较晚,研究维度多集中在个人主观维度与客观维度两方面,且专门针对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分析研究较少。该研究通过充分调研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体系,基于DEMATEL方法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细致的属性分类与系统讨论,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国内外工作绩效相关研究,为影响因素识别提供方法参考,而且通过识别因素特征属性并提出相应针对性建议,对相应部门推进政策落实、提升工作绩效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 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2.1 工作绩效影响因素机理模型 我国学者余凯成[22]提出影响工作绩效的因素主要有4种,即员工的激励、技能、环境与机会,其中前2项属于个体自身的、主观性影响因素,后2项则是客观性影响因素,可用公式表示如下:P=f(S,O,M,E)。式中,P为绩效,S是技能,O是机会,M是激励,E是环境。此式说明,工作绩效是技能、激励、机会和环境4个变量的函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干部拥有的知识技能、把握机会的能力与所处部门的激励政策、工作环境4个维度互相联系、相互依存,共同影响着个体工作绩效的高低。因此,该研究参考余凯成[22]提出的工作绩效影响因素脉络框架结合乡镇干部工作的结构特点,构建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关系模型如图1所示。

图1中,乡镇干部工作绩效(P)影响因素由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共同组成。其中主观因素包括技能(S)与机会(O);客观因素包括激励(M)与环境(E)。该研究基于此脉络框架,通过文献调研、专家咨询法抽取具体影响因素指标,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下乡镇干部影响因素体系,为后续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奠定基础。

2.2 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为保证所建立的乡镇干部绩效影响因素体系的科学性与严谨性,该研究在上文所建立的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机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调研法并结合专家咨询法构建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初始体系。因各国政策背景及对公务人员要求有所差异,为保证所参考文献与中国政策背景具有较高契合度,该研究主要对国内相关研究进行文献调研,具体步骤如下:①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基层干部工作绩效”与“公务员工作绩效”为关键词,对国内相关研究主题进行成果梳理;②按时间跨度低、被引度高、权威度高与相关度高等标准进行文献筛选;③邀请3位乡村振兴领域研究专家、2位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乡镇干部,经过2轮意见征询,删除影响较小、含义相近、不确定性高的因素,对影响因素进行概念结合与作用分类最终确定13个影响因素,最终构建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体系见表2[9,11,23-26]。

2.3 指标信度检验 为保证指标要素筛选的准确性,该研究邀请2位行政管理研究方向博士,通过计算归类一致性系数和编码信度系数2个指标来检验指标要素的筛选信度。

归类一致性系数是检验者对同一份文本记录归类相同的个数占总记录个数的比例,在该研究中是检验编码者对健康信息规避影响因素指标归纳一致的程度,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CA表示归类一致性指标;S表示编码者对乡镇干部工作绩效影响因素归类相同的个数;T1与T2分别表示2位编码者的编码个数。

编码信度系数指编码者对编码归类的可信程度,计算方法如公式(2)所示。

式中:R表示编码信度系数;N表示编码者个数,在该研究中N=2。基于以上计算方法,得出相应系数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归类一致性系数值范围为0.800~0.882,编码信度系数值范围0.889~0.938,均超过0.800,表明该研究乡镇干部工资绩效影响因素具有较好的信度,以支持下一步研究。

3 影响因素识别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