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伍嘉嘉 莫良玉 张友泓 范稚莲
摘要 基于2022年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培训班的调查问卷数据,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个体基本特征、培养因素、其他影响因素等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年龄、单位政策支持、对农业生产的帮助等对培养意愿有显著的影响。提出实施精准培养、加强政策支持、优化培养内容等建议,旨在增强基层农技人员培养意愿和参与积极性,实现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影响因素;二元Logistic
中图分类号 C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8-026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8.061
Analysis on the Willingn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alent Cultivation Based on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WU Jia-jia1,2,3,MO Liang-yu2,3,ZHANG You-hong2,3 et al
(1.Agricultural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4;2.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Industry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 Guangxi 530004;3.New Rural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Guangxi University,Nanning,Guangxi 530004)
Abstract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 data of the training course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ystem personnel in Guangxi in 2022,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individu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training factors and other influencing factors on the training intention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alents by using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ge, unit policy support, and assistance to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cultivating willingness.Proposed suggestions such as implementing precise training, strengthening policy support, and optimizing training content, aiming to enhance the willingness and participation of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icians,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Key words Grassroots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talents;Developing willingness;Influence factor;Binary Logistic
解决“三农”问题,助推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中共二十大强调“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基层农技人才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关键,他们在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农技人员肩负着推广农业技术、防治动植物疫病、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等重要的公益性职责,他们不仅是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主要推动力量,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中坚力量[1]。然而,基层农技人才的数量和素质等问题依然突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中提到要培养农业农村科技推广人才,实施基层农技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如何培养基层农技人才、提高其素质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
国内关于基层农技人才培养的研究在队伍建设方面,如梁勇[2]从人才队伍建设入手,分析当前基层农技人才队伍存在的人员短缺、现有人员难以适应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机构职能弱化等问题。潘昕[3]通过分析人才队伍的现状,指出当前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开发上存在的问题。许建民等[4]以走访的形式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基层农技队伍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基层农技队伍在建设中存在队伍机构不合理、农技人员自身能力不强、机关事业单位对农技的改革效果不理想、农技推广工具单一等问题。在培养机制、模式方面,何振波等[5]通过分析农科专业定向学生就业意向来探究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机制,提出要在职业发展上加大政策支持、多方联动为农村基层农技人才的长远发展营造环境。辛勍[6]以问卷调研的形式研究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模式在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当中的评价。王树平等[7]通过研究揭示了农技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指出农技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系统过程,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具体化的培育内容。在培养问题方面,夏侯维[8]提出农业技术人才培养存在培养覆盖面不全、培养成效不理想、培养设计供需脱节等问题。李梦莹等[9]通过问卷调研方式,指出观念、制度、经济等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制约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工作。苏培娇[10]提出基层农技人才培养存在培养理念没有与时俱进、顶层设计存在偏差、培养内容不能满足乡村振兴要求、培训体系不完善、培训对象和方式单一等问题。
目前,国内对于基层农技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是从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机制、培养模式、培养问题等方面,且多为理论性探讨。学术界针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实证分析更是少之又少,因此研究影响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因素并进行实证分析十分有必要。因此,笔者在借助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调查问卷的数据,对影响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旨在探讨提高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策略和措施,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数据来源及样本分析
该研究向2022年广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人员培训班发放问卷,调查对象是来自此次培训班的甘蔗和食用菌产业基层农技人员,问卷有效回收149份。
调查涉及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个体基本特征、培养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等内容。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政策了解程度、培养时间、培养经历、单位政策支持、参加人才培养对农业生产的帮助等8个角度入手,分析这些因素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影响,如图1所示。
表1为样本描述性统计,由表1中各项变量、频数可知,在此次问卷调查的149个样本中,样本中的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从培养意愿来看,愿意参与培养的人数高达117人,占比78.52%;不愿意培养的人数仅32人,占比21.48%,说明大部分人都是愿意参与培养的。从年龄来看,农技人员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以下和41~50岁,比例达60.41%。从受教育程度来看,农技人员的文化水平主要集中在大专及大学本科,人数高达123人,占比82.55%;研究生有26人,占比17.45%,说明农技人员普遍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及知识储备。从政策了解程度来看,了解与不了解比例相当。从培养时间来看,农技人员培养时间主要集中在4~15 d,人数达126人,占比84.56%,说明基层农技人员参与的培养时间大部分是短期的。通过进一步的访谈得知,农技人员的工作任务较多,基本上都不会选择长期的培养,会根据自身的需求去选择参加。从培养经历和单位政策支持来看,参加过培养的人有107人,占比71.81%;单位有政策支持的有115个,占比77.18%,侧面说明政府重视农技人员能力的提升,也通过各种措施来激励农技人员积极参与培养。从对农业生产的帮助来看,认为参与培养对农业生产有帮助的有89人,占比59.73%,侧面说明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效果,能帮助农技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2 实证分析
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共包含了8个因素,这些因素有的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影响显著,有的不显著。如果把这些因素全都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则会直接影响模型的拟合效果。因此,需要先对问卷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影响不显著的因素,然后将对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影响显著的因素放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进行分析,以达到大幅度提高分析的效率和准确度的目的。
2.1 模型设置
该研究以基层农技人才为研究对象,对其培养意愿进行探讨。将培养意愿分为不愿意和愿意,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与个体基本特征、培养因素及其他影响因素变量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满意度=G(个体基本特征变量、培养因素变量、其他影响因素变量)+随机干扰项
在问卷调查中,因变量(即培养意愿)是二元离散型变量,将培养意愿设为Y,影响农技人才培养意愿的因素设为Xi(i=1,2,…,8),其中Xi是Y与独立相关的自变量,设Pi为愿意参与培养的概率,则1-Pi为不愿意参加培养的概率,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B0是回归常数,B1,B2,…,Bi(i=1,2,…,8)是自变量回归系数;X1,X2,…,Xi(i=1,2,…,8)是自变量;ε是随机误差(即随机变量)。
2.2 变量赋值
笔者重点研究基层农技人员培养意愿的影响因素,将基层农技人才是否愿意培养作为被解释变量,定义为Y。如果农技人才选择“不愿意”,则用“0”表示;如果选择“愿意”,则用“1”表示。该研究的解释变量共8个,定义为X,记录为Xi(i=1,2,…,8)。具体赋值情况见表2。
2.3 基层农技人才培养意愿影响因素的卡方检验
为了剔除不显著因素对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效果的影响,现使用SPSS 27.0对问卷数据进行预处理,计算所获各个影响因素与培养意愿之间的卡方值,根据独立性卡方检验统计决断规则(即P>0.05,不显著;0.01<P≤0.05,显著;P≤0.01,极显著)来判定所选因素与培养意愿是否相关,对于不相关的因素,将其剔除,不放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所有影响因素的卡方检验结果汇总见表3。
由表3可知,性别的卡方检验显著水平P>0.05,表明性别与基层农技人员培养意愿不相关,所以应该剔除性别这个影响因素,将剩下的7个影响因素放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2.4 基层农技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将前面经过卡方检验筛选出的数据输入到SPSS 27.0软件中进行二元回归分析,其中培养意愿Y作为因变量,年龄X2、受教育程度X3、政策了解程度X4、培养时间X5、培养经历X6、单位政策支持X7、参加人才培养对农业生产的帮助X8等7个变量作为自变量。Homsmer-Lemeshow检验的卡方值为6.014,自由度df=8,显著性水平P=0.646>0.05,表明该模型的拟合优度较好,具有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模型的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由此可得出该模型的回归表达式如下:
根据表4数据可得出以下研究结果。
2.4.1 个体基本特征方面。
(1)年龄的回归系数值为-0.853,并呈现出0.01水平的显著性(P=0.006<0.01),意味着年龄会对培养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Exp(B)为0.426,意味着基层农技人才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参与人才培养,年龄每增加1岁,愿意参加培养的意愿减少0.426倍。结合进一步访谈,年龄较大的农技人员通常具有更加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在工作中可能面临更大的压力和负担,时间和精力相对有限,更意愿将时间花在工作中,而不是在学习新知识上。年龄较小的农技人员通常教育背景较好,具有创新性和开拓精神,但缺乏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工作经验,他们更迫切地需要去学习更多的技术和知识来提高自身的能力,因此他们更可能具有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意愿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