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的路径探析

作者: 张栋

摘要 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可以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在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关系,既要加强乡村的生态保护,也要推动乡村产业的可以持续发展。通过厘清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关系,深入分析两者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通过培育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产业化,壮大乡村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构建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保障机制助力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产业振兴;生态振兴;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4-024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4.052

Analysis of the Path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y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ZHANG Dong

(School of Marxism, Yangl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s dialectical unity.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can be integrated, promoted, and developed in synergy with each other.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strengthen the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rural areas,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By clarify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and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their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in depth, we aim to cultivate ecological resource advantages, achieve ecological industrialization, strengthen rural industries, and achieve industrial ecology. We will also establish a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and assist i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院内基金项目(SK22-58);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SGH22Q174),杨凌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院内基金项目(SK22-61)。

作者简介 张栋(1995—),男,陕西丹凤人,助教,硕士,从事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政课改革创新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1-24

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化,我国越来越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性,坚持在经济发展中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1]。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乡村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为了平衡该矛盾,需要推动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协同发展。坚持把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并重,把广大乡村打造成为生态美、环境优、产业强、村民富的幸福家园[2]。全面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态宜居是关键。如何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是乡村振兴战略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重要任务,针对现代化乡村建设提出的全新要求,对于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矛盾需要特别重视,价值导向上要处理好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关系,实现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协同发展。

1 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之间的关系

1.1 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相互融合、协同共生

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之间是相互融合、协同共生的关系。一方面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过程中,需要产业振兴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提供大量的资金投入,为生态振兴提供保证,而在生态振兴过程中通过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产生的经济效益又会带动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需要生态振兴为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而在产业振兴过程中对生态建设的投入、保护和修复又会推动生态的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过程中,通过依靠绿色科技,发展绿色产业,推行绿色生产,壮大绿色经济,增值绿色产品,推行绿色消费,实现产业生态化,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增强生态对产业的服务保障功能,为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通过将已有的生态资源进行科学的利用和开发,促使生态资源丰富化、市场化,把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经济发展联合起来,发挥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实现生态产业化,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维系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的可持续性。因此,只有深刻把握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之间相互融合、协同共生的关系,才能更好地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实现。

1.2 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乡村生态振兴是产业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为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只有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才能促进产业振兴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必须重视生态振兴。乡村产业振兴对生态振兴具有反作用,保护好乡村的生态环境最终是为了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民生福祉,是为了让乡村的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让人民群众获得经济收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只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忽视生态的经济价值和产业振兴,是不可取的。在推动产业振兴的过程中重视生态的保护和投入,形成的绿水青山经过科学的开发利用最终转化为一系列产业链又会推动产业的发展,如果忽视生态而追求产业,会导致生态的破坏,最终会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推动生态振兴的过程中对生态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发展绿色产业、绿色经济,实现生态产业化,最终会推动产业的发展,如果忽视生态的经济价值,没有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化,对拥有美好生态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没有提升,民生福祉没有得到改善,这种单纯地推动生态振兴忽视生态的经济价值也是不可取的。因此,要明确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产业振兴中推动生态振兴,在生态振兴中推动产业振兴,实现两者的互融互促。

2 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注重产业振兴忽视生态保护,没有充分实现产业生态化

产业生态化是要求企业按照“绿色、循环、低碳”的产业发展要求,把主要的产业活动纳入生态循环体系,保证企业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消耗始终处在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守恒的规则之中[3]。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实现产业生态化的过程中,存在意识层面和客观实际层面两方面的问题。从意识层面看,一些乡村对当下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认识不到位,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过多地注重经济效益,大力推动产业振兴,弱化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绿色、循环、低碳”的要求,忽视了生态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从客观实际层面看,实现产业生态化,需要从资金、技术、制度等方面共同发力,而乡村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乡村存在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制度不健全的现实情况。由于乡村特殊的区位,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导致对生态的恢复与保护投入的资金较少;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的指导,生态的振兴也需要技术作为保障,乡村与城市相比,乡村不仅在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技术的指导,而且在生态振兴的过程中缺乏相关生态技术的投入与应用;健全的制度体系和规则体系可以推动产业的体系化发展、发展方式和消费理念的转变,进而推动生态的建设,但一些乡村存在对相关制度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这些固有的现实情况导致一些乡村为了发展产业,忽视了生态的恢复与建设。

2.2 注重生态振兴忽视其经济价值,没有充分实现生态产业化

生态产业化是立足生态资源、缩小区域差距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农村地区脱贫致富,推进一、二、三产业有机衔接的必然要求;可以更大程度上盘活生态资源,放大生态服务功能,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的现实体现[4-5]。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丰富的经济资源,需要进行合理的开发转化为经济效益。一些乡村本身就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是往往因为各种原因忽视了开发和利用,没有实现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变。从意识层面看,乡村在生态振兴的过程中对于生态资源的认知还停留在环境、森林、空气等传统层面,对生态所衍生出来的绿色农业、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等新兴的生态价值还比较陌生,导致一些乡村在推进生态振兴的过程中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生态资源开发上,忽视了生态利用型产业的发展和新兴生态产品的开发,致使生态资源的开发很难形成产业化。从实践层面看,在推动乡村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乡村的生态资源比较单一,生态产业的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特色与精准的宣传,景点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很难形成产业的规模,加上乡村客观上存在交通不便、依靠技术进步能力低、人力资源比较薄弱、制度创新程度低等现实情况,很难将生态产品转化为生态资产和生态资本,致使一些乡村的生态产业很难形成集约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

2.3 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缺乏融合

生态产业化以产业生态化为基础,生态产业化也是保证产业生态化的必要条件,“两化”融合,才能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4]。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之间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来发展产业,通过产业的带动,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会加大资金的投入推动生态的修复和保护,实现乡村的生态振兴;通过乡村的生态振兴,守住了绿水青山,进而对生态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发展生态产业,最终也会推动产业的发展,增强产业振兴的可持续性。但是一些乡村在推动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过程中,没有厘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往往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忽视了生态的保护,甚至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来发展产业,导致了生态被破坏,产业也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些乡村本身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是因为观念、实践、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生态资源没有得到全面的开发与利用,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产业等比较单一、内生动力不足,致使乡村生态资源没有实现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最终在推动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缺乏资金的投入,制约了乡村生态振兴的推进。因此,在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过程中,要处理好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关系,推动两者的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的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的协同发展,实现“五大振兴”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尤其要处理好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之间的关系。

3 乡村产业振兴与生态振兴协同发展的路径

3.1 培育生态资源优势,实现生态产业化

充分利用乡村固有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壮大乡村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等产业,实现生态的产业化、集约化经营。首先,要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打造乡村生态产业化品牌,在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大力开发生态资源,形成特色产业群,利用抖音、快手、微视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提升乡村生态产业化品牌知名度,形成“口碑效应”,吸引企业进行投资和游客的参观消费。其次,丰富乡村生态产业,扩大乡村生态产业化规模,推动乡村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改善交通、信息、能源等基础设施,发展生态旅游,利用好乡村旅游衍生出来的特色餐饮、特色农业、特色民宿等,依托农业资源,开展农业体验、农业观光;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将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紧密结合,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乡村农业结构,发展乡村生态农业,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开发环境友好型、耕地固碳固氮型农业,实现农、林、牧、渔等生态化发展,提高乡村有机弄产品的安全性,推动乡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部门要从乡村实际出发,依托乡村本地的中医药资源、温泉资源、文化资源、良好生态、清新空气、舒适气候等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持续推进“生态康养+”产业,科学规划建设康养产业、康养基地和康养示范区等项目,提供休闲养生、生态养老、森林康养、健康医疗等丰富的康养产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最后,要逐步建立完善的服务业生态产业链,实现不同产业的相互带动、原料和动力的绿色循环,形成生态化的生产服务、专业化的经营管理、规模化的持续发展的生态产业化新局面[3]。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