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师范学院昌北校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作者: 熊国勇 余冠军 张诗帆 阮颖乔 姚佳慧 彭佳豪 梁银芳 邱静宜

南昌师范学院昌北校区鸟类多样性研究 0

摘要 2021年3月—2022年2月采用样点法对南昌师范学院昌北校区进行全年鸟类调查,共调查到校园鸟类5目19科32种,其中雀形目鸟类种数最多(26种)。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乌鸫(Turdus mandarin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和金翅雀(Chloris sinica)5种鸟类是全年全校园鸟类群落的优势种。从居留型看,留鸟23种,占总物种数的71.9%;冬候鸟7种,占总物种数的21.9%;夏候鸟1种,占总物种数的3.1%;旅鸟1种,占总物种数的3.1%。不同生境空间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大小顺序均为荒野区>林木区>草地区>建筑区>水域区,Pielou指数大小顺序均为林木区>水域区>荒野区>草地区>建筑区。不同季节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大小顺序为冬季>夏季>秋季>春季,Pielou指数大小顺序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

关键词 鸟类群落;季节差异;多样性指数;校园

中图分类号 Q9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5-0102-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5.02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Bird Diversity in Changbei Campus of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

XIONG Guo-yong1, YU Guan-jun2, ZHANG Shi-fan1 et al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s,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 330032; 2. Administration of Nanji Wetland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in Poyang Lake of Jiangxi, Nanchang, Jiangxi  330032)

Abstract From March 2021 to February 2022,we investigated the birds in Changbei campus of Nanchang Normal University by point-count sampling method. A total of 32 birds species belonged to 5 orders,19 families, including the largest 26 Passerine birds. Five species of birds, Pycnonotus sinensis, Pycnonotus sinensis, Turdus mandarinus, 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 and Chloris Sinica were dominant in the whole campus community throughout the year. Among 32 birds species,23 species(71.9%) were resident birds,7 species(21.9%) were winter migratory birds,1 species(3.1%) were summer migratory birds and 1 species(3.1%) was migratory birds. Shannon-Wiener index and Margalef index of bird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habitat spaces declined in the order of wild area>forest area>grass area>building area>water area,and the Pielou index declined in the order of forest area>water area>wild area>grass area>building area. The bird communities in different seasons had the Shannon Wiener index and Margalef index with declined order of winter>summer>autumn>spring, and the Pielou index  showed the declined order of autumn<winter<spring<summer.

Key words Bird community;Seasonal differences;Diversity index;Campus

鸟类是城市野生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栖息于城市多样的生态环境中,维系着城市的生态平衡。高校是其所在城市一个绿化程度较高、生境多样性较丰富的典型空间,为鸟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很多高校校园的鸟类研究均有报道。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校园鸟类群落多样性调查、鸟类与生境的关系等方面[1-5],并结合校园实际状况,提出保护校园鸟类的建议。南昌师范学院位于第二批国际湿地城市南昌市[6],笔者于2021年3月—2022年2月对该校昌北校区进行了鸟类物种多样性调查,分析其生境空间和不同季节鸟类群落多样性特征,旨在为南昌校园及城市环境鸟类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为全校师生爱鸟护鸟、保护校园生态提供参考。

1 研究地概况

南昌师范学院昌北校区位于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梅岭风景区、南昌植物园附近的新建校园,使用面积25.1 hm2,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气温17~18 ℃,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特点。校园内有香樟园、茶园、桂园、杏园等专题校园文化绿化区域以及人工湖和各类校舍。据笔者调查发现,校园内植物主要为行道树及其他绿化苗木,如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银杏(Ginkgo bilob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鸡爪槭(Acer palmatum)、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山茶(Camellia japonica)、红叶石楠(Photinia×fraseri Dress)、红花檵木(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等。

2 研究方法

2.1 不同生境类型空间划分

根据校内现有的各类景观特点与差异,结合全年度鸟类调查中鸟类被发现的场景现实,将鸟类栖息地生境划分为5个区,分别为林木区(包括绿化树木与树林,校园园林设计中的竹林及其他灌木等)、水域区(包括人工湖及其临水环境)、草地区(包括校园园林设计的绿化草地区)、荒野区(包括未开发荒地等野地生境)以及建筑区(包括以教学楼为主体的各类建筑设施)。这些生境共同构成校园所有鸟类完整的生活空间。

2.2 调查方法

校园鸟类调查时间为2021年3月—2022年2月,跨时12个月,历经春、夏、秋、冬4个季节。调查选择在07:00—09:00或者16:00—18:30进行,调查频率为非寒暑假期每周2次,寒暑假期每周1次。根据校园鸟类预调查中鸟类聚集区域判定,在校园内设置8个样点(图1)。主要采用样点法结合样点间的行走路线上辅助调查,用Nikon双筒望远镜(8×42倍变焦)、相机等工具对样点四周及路线两侧50 m以内鸟类的物种、数量及基本行为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

2.3 数据处理

不同时空鸟类物种多样性研究主要参考相关文献[3,7-9 ]。

(1)鸟类多样性。采用Shannon-Wiener指数(H′)计算鸟类多样性。

H′=-Si=1Pi×lnPi(1)

式中,Pi为i物种个体数在所有物种个体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反映出该物种的个体数量等级。若Pi≥5%,为优势种;若5%>Pi>1%,为常见种;若Pi≤1%,为偶见种。S为物种数。基于文献[10]方法,评价其多样性水平。

(2)鸟类群落均匀性。采用Pielou指数(J′)计算鸟类群落均匀性。

J′=H′/lnS(2)

式中,S为总物种数。J′最大值为1,数值越大说明群落中各物种个体数分配越均匀。

(3)鸟类群落物种丰富度。采用Margalef指数(R)计算鸟类群落物种丰富度。

R=(S-1)/ln(N)(3)

式中,N为所有物种的数量之和。R值越大,说明群落丰富程度越好。

(4)鸟类群落相似性。采用Sorenson相似性系数(C)计算鸟类群落相似性。

C=2c/(a+b)(4)

式中,c为2个群落A、B共有种数,a、b分别为群落A、B的物种数。若C<0.60,则判定2个群落不相似。

鸟类物种名称、分类系统,居留型及保护级别主要依据《中国鸟类观察手册》[11]、《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1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13]等文献进行判断。

3 结果与分析

3.1 校园鸟类物种的基本构成

校园内全年度累计记录鸟类物种32种,隶属于5目19科(表1),占江西省鸟类记录总数(481种)的6.65%[14],占目前我国观鸟记录中心南昌地区鸟类记录总数(322种)的9.94%[15]。其中,雀形目(Passerine)15科26种,占总物种数的81.2%;鸽形目(Columbiformes)和鹈形目(Pelecaniformes)各有1科2种,物种数各占6.3%;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和犀鸟目(Bucerotiformes)各有1科1种,物种数各占3.1%。其中,珠颈斑鸠(Spilopelia chinensis)、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乌鸫(Turdus mandarinus)、八哥(Acridotheres cristatellus)和金翅雀(Chloris sinica)5种鸟类是全年全校园鸟类群落的优势种;棕背伯劳(Lanius schach)等9种为常见种,白喉红臀鹎(Pycnonotus aurigaster)等18种为偶见种 。除了远东山雀(Parus minor)外,所有鸟类物种皆为“三有”种,未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濒危程度皆为无危(LC)。

3.2 校园鸟类居留与地理分布组成

由表1可知,校园内鸟类留鸟23种,占总物种数的71.9%;冬候鸟7种,占总物种数的21.9%;夏候鸟1种,占总物种数的3.1%;旅鸟1种,占总物种数的3.1%。从鸟类地理分布的区系来看,东洋界15种,占总物种数的46.9%;古北界11种,占总物种数的34.4%;广布种6种,占总物种数的18.7%。整体上看,校园所在地南昌地区属于中国动物地理分区中的东洋界华中区东部丘陵平原亚区,鸟类物种地理区系呈现以东洋界为主、在秋冬迁徙季混入古北界鸟类的特征。

3.3 校园鸟类多样性时空分析

全年共记录到校园鸟类物种5目19科32种,共9 994只次,平均每个调查日记录到鸟类133只次。鸟类群落多样性水平在不同校园生境类型以及不同季节层次上呈现时空异质性。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