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支持农业合作化发展模式研究

作者: 王红晓 高倩倩 柏鑫玉 张家瑞 葛文光

社区支持农业合作化发展模式研究 0

摘要 由于我国社区支持农业(CSA)发展外部条件不足,单个生产者仍面临生产成本攀高、技术知识匮乏、产品种类单一、市场受众面狭窄等问题,区域CSA生产者为应对挑战,开始走向联合,组建合作组织。以北京绿泽良品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例,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法阐述其运营情况,凝练并归纳了参与式保障体系(PGS)考察—社内分销—社员资源共享的内控机制和信息交流—双向分销的外联机制。结果发现,CSA合作组织实施内控外联运行机制,可以有效整合区域内生产者的资源,帮助单个生产者解决农资、农技、产销等环节面临的问题,如技术缺乏、生产盲目、资金断流、渠道不足等,维系CSA生产者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社区支持农业(CSA);参与式保障体系(PGS);生态农业合作社;内控外联

中图分类号 F30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5-0240-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5.05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Model of 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A Case Study of Beijing Lüze Liangp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WANG Hong-xiao,GAO Qian-qian,BAI Xin-yu et al

(Economic Administration School,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

Abstract Due to the lack of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SA in China,individual producers still face problems such as rising production costs,lack of technical knowledge,single product categories and narrow market audience.In order to meet the challenge,regional CSA producers began to unite and form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This paper took Beijing Lvze Liangpin Ecological Agriculture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as an example.Through interviews,field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this paper expounded its operation,and summarized the internal control mechanism of PGS inspection-internal sales-member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of information exchange-two-way sal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eco-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It was found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and outreach operation mechanism by CSA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can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resources of producers in the region,help individual producers solve the problems faced by agricultural materials,such as lack of technology,blind production,lack of funds and insufficient channels and maintain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SA farms.

Key words 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 (CSA);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 (PGS);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operative;Internal control and external contact

随着城市中产阶级群体扩大,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视度不断增强[1]。然而标榜工业化的农业发展模式越来越显现出对资源环境、饮食安全、社会公平的负外部性[2]。作为替代化食物体系的一种形式,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e,又称社会生态农业,以下简称CSA)在应对食品安全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时扮演着重要角色[3]。

CSA本质上是一种生产者与消费者、农民与市民之间的合作形式,一方面,消费者通过会员制预付方式定期购买农产品,与生产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3-5];另一方面,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规定CSA生产标准和服务内容,CSA将生产者和消费者放在对等位置,在销售环节为生产者争取更多话语权[6-7]。目前国内外关于CSA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从消费者角度看,如何建立食品信任是第一要务。国内学者主张通过消费者参与行动构建CSA信任机制,生产者可以通过开放的生产方式、与消费者的频繁互动、高质量食品的供应等途径建立消费者信任[8-9]。国外不少学者则认为可通过参与式保障体系(participatory guarantee system,简称PGS)促进本地产消和谐关系,搭建生态农产品在地化贸易渠道[10-11]。从生产者角度看,国内的CSA生产者普遍存在有机种植技术匮乏、供给种类单一、农产品数量与质量的不确定性、单向定价缺乏产销沟通、市场受众面狭窄等问题[12]。陈卫平[13]研究发现影响CSA运营的关键因素主要有生产者特征、消费者特征、农产品提供、社区建立及农场经营管理。

目前,各区域CSA农场为应对挑战迫切寻求联合发展,以致CSA生态农业合作社的建设如火如荼。然而现有研究多从生产者自身角度分析问题,很少提及合作化发展道路。基于此,笔者以北京绿泽良品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绿泽良品合作社”)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实地调研等方式,梳理该合作社的发展背景及特质,凝练出内控外联的合作机制,以期为其他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提供范本,促进全国CSA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该研究采用单案例研究法来进行数据收集与分析,根据Eisenhardt[14]的观点,案例研究侧重通过细致的过程描述,清晰地解释“如何”和“为什么”的问题,更适合过程类和机理类问题的研究。该研究主要介绍绿泽良品合作社的内控外联运行机制及其推动CSA发展的作用,阐述社区支持农业如何进行合作化发展,属于“How”型的问题,适合使用案例研究法。

1.2 案例选取

案例遵循典型性原则,选取绿泽良品合作社作为研究样本。理由如下:①样本案例具有代表性。绿泽良品合作社在CSA互助网络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在资源、信息、市场等方面更具优势,且目前运行良好,能保证研究的有效性。②样本案例符合该研究的情境要求。绿泽良品合作社运行过程中倡导“生产者保护消费者生命,消费者保障生产者生活”,采取各种措施保证社员获利,让消费者享受健康安全的食材,如PGS考察、分销等,非常符合该研究的主题。

1.3 资料收集

多数据的三角验证能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及更稳健的理论结果[15],因此该研究采用三角验证法,使用多种来源的数据资料,力求印证同一研究结论。资料形式包括:①半结构化访谈。参与访谈的人员主要包括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社员和合作社工作人员。访谈内容包括合作社运营、社员发展、PGS参与感受等。访谈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访谈方式包括面对面交流和线上交流。②实地调研。通过参与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的实习工作,真实直观地了解合作社运营及发展。③公开资料收集。从公众号、新闻报道、政府工作报告、CSA协会发布信息中获取研究所需资料。

2 绿泽良品合作社概况

2.1 合作社组建背景

2017年,由20家CSA农场和8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注册成立北京市顺义区生态农业发展协会(以下简称CSA协会),将全国各地认同并愿意支持CSA模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构建CSA互助网络,并以合作社为组织载体,探索构建两级CSA网络架构。

2019年11月16日,北京分享收获农场联合周边区域9家生态农场及餐厅、市集等单位注册成立绿泽良品合作社,选举产生5位理事会成员、3位监事会成员,由北京分享收获农场掌柜担任理事长。合作社以推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为使命,以服务成员、谋求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宗旨,致力于帮助分散、规模较小的生态农业生产者解决农资、技术、销售等问题,以此推动CSA的发展。

2.2 合作社发展特质

2.2.1 社员身份多元。

绿泽良品合作社与单个农民联合组成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同,社员多数是CSA农场的经营者,在成立初始阶段拥有的17个社员中,9个社员经营生态农场,5个社员从事生态农业公司,1个社员组织了北京通州有机农业运动消费者联盟,1个社员开展了农夫市集,1个社员经营着素食餐厅。发展至今,社员增长至近40个,其中71%为经营农场的农场主,21%的社员从事农业公司,8%的社员为合作社。合作社一直秉持开放性和包容性理念,后期吸纳了更加多元的社会主体参与和互助,如有机餐厅、生态旅游公司、互联网企业、农资销售公司等,使得各种社会资源充分结合,发挥出最大效益。

2.2.2 社员产品多样。

多数CSA农场以种养结合的模式,经营瓜果蔬菜、肉蛋奶等初级产品和加工品的生产和销售。相较于培育单品以实现产业化、品牌化的运作模式,绿泽良品合作社支持环境友好的多样化经营模式。各CSA农场的产品通过合作社内部再整合,社员间互通有无,补自身产品种类之不足,使销售产品类型呈多样化、全面化趋势,从而为各自的会员群体提供多样化的安全产品,增强会员对农场的依赖性和忠诚度。

2.2.3 地理位置优越。

合作社地处北京,80%的社员农场位于北京郊区,从农场到北京市区平均里程80 km左右。北京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消费群体普遍受教育水平高、消费理念先进、消费能力强,为生态农产品在地化销售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此外,北京市郊区的农业还承载着市民教育、休闲、康养等功能与责任,以合作社的组织形式将各CSA农场资源进行整合与规划,充分挖掘农业多功能性,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各CSA农场的收入,更满足了北京市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2.4 社会资源丰富。

合作社以集体力量积聚社会资源打破知识与信息壁垒,帮助势小力微的生产者获取丰富的社会资源。绿泽良品合作社理事长是国内CSA领军人物,其创办的分享收获CSA农场扎根基层做农民的举动吸引了央视、省市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得到政府部门及社会各界关注,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优质资源。分享收获CSA农场在种植技术、CSA模式、学术研究等方面颇有成就,在农资购买、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渠道相对畅通,为绿泽良品合作社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无形资产。此外,合作社社员各自具备不同的资源和优势,可集聚形成社会资源网络,相互帮扶,协同发展。

3 绿泽良品合作社运行机制

3.1 内控机制

绿泽良品合作社内控运行机制包括:①产品监督,合作社制定全体认可的PGS考察细则及产品准入标准,对内部CSA农场的产品进行PGS考察;②内部分销,合作社联合营销的体现,通过PGS考察的产品便可在合作社内部流通,合作社内部社员有意向便可分销其产品;③资源共享,PGS注重社员间的协同,互相传递技术服务、农资采购、市场交易等信息。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