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探讨

作者: 沈广明 程平

摘要 分析了安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环境短板,包括科技研发与环境保护融合不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民生福祉与环境保护协调不够,监管执法与环境保护错位较重。阐述了激发安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战略效应,并从创新绿色科技,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动力;发展生态农业,夯实绿色食品产业培育基础;推动绿色转型,确保绿色食品产业富民效应;落实环保责任,筑牢绿色食品产业安全底线几方面,提出了推动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色食品产业;引领;安徽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5-0261-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5.055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of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of Anhui Green Food Industry

SHEN Guang-ming,CHENG Ping

(School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Hefei, Anhui 230039)

Abstract Analyzed the environmental shortcomings of Anhui’s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including insufficient integr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inent contradiction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ufficient coordination between people’s well-be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 significant mismatch between regulatory law enforce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laborated on the strategic effect of stimul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green food industry in Anhui. And from the aspects of innovating green technology,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momentum of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developing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nsolidating the cultivation foundation of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promoting green transformation, ensuring the enriching effect of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implement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responsibilities, and building a safe bottom line for the green food industry, strategies have been proposed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Anhui’s green food industry.

Key words Xi Jinping’s Thought o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Green food industry;Leading;Anhui

习近平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1]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对于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安徽样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能产生深远的实践效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回答了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安徽要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实现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创新绿色科技,发展生态农业,推动绿色转型和落实环保责任,从而增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动力,夯实绿色食品产业培育基础,确保绿色食品产业富民效应,筑牢绿色食品产业安全底线。

1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补齐安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环境短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和倡导绿色消费。随着绿色消费逐渐成为人民群众主流消费选择,我国食品消费结构开始发生显著变化,绿色食品产业蓬勃发展。2017年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这一实施意见对于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和提升绿色食品供给水平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来说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的重头戏。安徽省充分发挥优良环境、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优势,把绿色食品产业作为强农强省的重要突破口,计划到2025年建成稻米、小麦、玉米、生猪、家禽、水产、中药材、蔬菜、林特、茶叶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并出台了《关于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安徽省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指引》等政策文件,这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健康中国战略等具有重要意义。体量如此庞大的绿色食品产业不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时也必须具有相应的生态效益,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则违背了这一产业的初衷。因此,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来助力培育绿色食品产业是题中应有之义。

正如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这是值得我们自豪和骄傲的,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羡慕我们的地方。同时必须看到,我们也积累了大量生态环境问题,成为明显的短板,成为人民群众强烈的突出问题。”[2]安徽经济发展很长一段时期沿袭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开发边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方式,同样存在一定程度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现象,出现资源环境压力较大的发展瓶颈。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既是安徽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出路,同时也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问题。安徽在环境保护方面尚有较大改进空间,一些不足之处将成为限制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短板,从而影响培育目标如期顺利实现。一是科技研发与环境保护融合不足。安徽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和资源,但聚焦环境保护领域则起点较低、规模有限,存在一定发展瓶颈。绿色食品是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和经专门机构认定的无污染、安全、优质食品,在生产、检测和监测等方面缺乏绿色科技支撑将难以符合标准,也会产生污染问题。二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近年来,安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不高。同时,自然资源匮乏问题有所凸显,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在较短时间建成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会对耕地保有量、用水量、能源消耗量等造成重大负担,激化发展与保护矛盾,国家下达的资源环境规划指标也难以完成。三是民生福祉与环境保护协调不够。人民群众既有高质量生活水平需要,又有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关注环境改善。现代企业化运作的绿色食品产业会对传统农耕方式、原生态栖居家园造成冲击和破坏,在收益分配方面也会出现类似“富了老板,亏了老乡”现象,从而引起群众抵制。四是监管执法与环境保护错位较重。一些领导干部及行政部门对绿色发展认识不足、唯GDP论严重,存在“重经济、轻环保”情况,在工作中不能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环保决策部署。企业在监管执法错位情况下会使用有害化学物质、转基因种子、食品添加剂等来获取高额经济收益,造成假冒伪劣绿色食品问题与加大环境污染。

由此可见,安徽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解决环境保护领域的矛盾冲突,逐步补齐生态环境短板,助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安徽要解决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功打造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实现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路径引领。

2 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激发安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战略效应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推动实现空间格局、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及治理方式等绿色化方面指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安徽绿色食品产业对于打造健康安徽、平安安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安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首先,助力安徽乡村振兴,推进安徽美丽乡村建设。安徽把美丽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位置,不断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乡村,既指明了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和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方向,又提出了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要求,这对打造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能产生强大的驱动作用,是安徽实现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动力。

其次,推动安徽发挥生态优势,促进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习近平在2020年8月调研马鞍山市薛家洼生态园时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把生态保护好,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要求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前提下发展生态效益型经济,以富民为导向因地制宜推动生态产业发展,这有助于在保护好生态环境过程中把安徽的水系发达、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复杂等生态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将安徽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在自然资源、品种、产量和地缘等方面得天独厚的自然财富转化为经济财富,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造以绿色引领安徽发展的新格局。

再次,为安徽全面拓展消费需求提供基础支持,激发绿色消费需求。习近平要求“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4],倡导推广绿色消费,把绿色消费作为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要和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矛盾的重要出路。安徽提出顺应消费升级趋势,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适当增加公共消费和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的战略,是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绿色消费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满足绿色消费需要和提高人民民生福祉的重要方略,是安徽全面拓展消费需求的基本举措。安徽绿色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能够为促进实物消费提档升级提供可持续的消费资料供应,为推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提供生态化的产业支撑,为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提供普惠式的生态服务以及为优化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提供系统性的制度保障,从而为安徽在十四五时期全面拓展消费需求提供基础支持。

最后,促进安徽不断完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开发绿色食品要求从保护和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入手,“在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执行规定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程,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他有毒有害生产资料,实施‘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目的。”[5]这要求必须构建完善的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和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安徽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能够推动安徽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市场准入和追溯制度,实施有利于推动绿色发展的价格、财税、投资等政策,营造有利于绿色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有助于安徽健全环境治理领导责任体系、环境治理监管体系、环境治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环境监管体制、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和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和环境保护标准等。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