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应用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作者: 姚钦 宋洁 赵长江 贺琳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应用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0

摘要 创新驱动实质上就是指人才驱动,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重点需要在培养上下功夫。我国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大学一直将人才培养问题作为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农学类创新型人才模式,是促进我国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主要依托传统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不明确,高等学校课程教学内容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能力创新、社会服务结合不到位等问题。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无法充分实现从强调学生自身知识获取到注重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培养转变的问题。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化农业所需人才的创造、创意、创新能力培养为构建目标,从导向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形成的师资队伍、形成多学科融合课程体系、面向知识发现的考核形式4个方面,针对构建突出现代高效农业特色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展开探索研究,对推动我国应用型高等农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创新驱动;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高校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6-0266-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6.05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Exploration 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novation-Driven

YAO Qin, SONG Jie, ZHAO Chang-jiang et 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

Abstract Innovation-driven essentially refers to talent driven,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 team in our country, we focused on training efforts.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applied universities, had always regarded talent training a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goal. Under the innovation-driven background,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innovative talent model w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 At presen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ainly relies on the traditional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although it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unclear strategic goal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the inadequate combination of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training, ability innovation and social service. The current mode of talent training can not fully realize the problem of changing from emphasizing students’ own knowledge acquisition to emphasizing students’ individual comprehensive quality train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modern education concepts and with the aim of cultivating creativity,origin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models and systems highlighting modern and efficient agricultural specialties from four aspects: building a diversifi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 faculty team focusing on ability formation, forming a multidisciplinary curriculum system, and an assessment form oriented to knowledge discovery.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pplied agricultural colleges in China.

Key words Innovation-driven;Agricultural colleges;Talent training mode;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基金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教学研究课题(NDJY21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SJGY20210631)。

作者简介 姚钦(1987—),男,甘肃张掖人,讲师,博士,从事土壤微生物研究。

*通信作者,讲师,博士,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2-04

目前世界正面临第三次农业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自动化农场、卫星导航、无人机信息监控、农业精准作业装备等信息科学技术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逐渐应用,推动了多学科、多门类技术的交叉运用和新兴农业产业发展,这就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农学类专业培养的学生就业完全面向市场,适应农业产业的快速发展[1。近年来,我国提出了2035年成为世界创新型国家之一的重要目标,这也充分显示出我国把创新人才培养摆在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农业的发展必然要依靠科学的进步,人才的培养也必然要依托教育的改革。为进一步实现我国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高校发挥的作用责无旁贷,为了推进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朝着正确方向前进,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基本保证。在当今社会多元化的飞速发展背景下,仅以知识传授为大学人才培养引导的主要渠道,已经开始逐渐出现诸多问题。创新人才核心理念的提出与确定,充分发挥全课程、多方位培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关键表现。正是由于大学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愈加显著,对其进行不断探索改革创新也成为当今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该研究针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和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目前高等农业教育人才培养现状为出发点,以适合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落脚点,构建应用型高校农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创新驱动背景,进一步探索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和创新精神培育的系统研究。通过强化课堂教学设计、深化专业建设、突出学科融合特色和优化整体考核形式,在创新驱动背景下构建新时代农业应用型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与科技保障。

1 创新驱动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现状分析

1.1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环境

为了实现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目标,能够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成长,将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进行有机融合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方式。利用我国政策支持的优势,促进教育体制与人才培养的深层次创新,已经成为我国应用型大学专业教学的发展需要。为迎合新形势下培养创新型人才需求,我国现代应用型农业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逐步构建学科专业新结构,实施新时代农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完善适应新型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2-4。充分思考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建立人才培养新机制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

大学教育是让每一位学生从校园步入社会、从学习转向就业的关键过程。学生通过教育最后环节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是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最终目标。在新一代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思想的指引下,更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教学观念认为学习就是教师教对应学生学,学习就是模仿他人的本领和复制前人的知识[5-6。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现代高校继续开展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学生培养,已经无法满足对社会的适应与需求。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在教育教学的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要将学生从共性化走向个性化放在重要位置,促进教学文化从独立性走向协作性。

1.2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

在深化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过程中,要积极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不断推动产业、行业中的科研院所、企业参与到合作育人中去,这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突破口。联合社会资源、企业、校友推动以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为依托,把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同具体创新能力发展项目有机结合,共同开创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7。我国高等院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高等院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将承担着融合渗透和互惠互利过程的引导作用,积极主导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以实现其教育培养目标[8-9。高校积极争取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体政策支持,构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机制,通过知识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向融合,推动育人创新能力培养。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随着科学技术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才竞争在科技革命中的作用与竞争也愈发激烈。为了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进程,在教育各类型和各层次中都离不开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利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去积极推动制度创新,最终才能体现于教育的全过程。课堂教学不仅要作为大学育人的主要过程,还要成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针对我国高等院校教育教学中人才培养基本实现形式,知识传授与能力引领是现有理论和创新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方法,并采用多种方法结合进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系统分析构建。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驱动发展建设的战略目标出发,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主要基于当代创新发展背景之下高校知识底蕴与综合能力培养相融合的育人模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