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作者: 李娜 史主生
摘要 特色小镇的出现,为小城镇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人才、技术、金融、信息等要素在乡村地区的延伸,拉动了乡村产业融合和高级化发展,对促进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和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实现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推动小镇居民高质量就业和高品质生活同步发展。以内蒙古为例,从理论层面与实际层面系统地剖析了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的协同发展关系。研究发现,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的协同效应不强,在分布上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探究了特色小镇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的路径,以期为特色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特色小镇;高质量就业;城乡融合;空间异质性;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8-0220-06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8.04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Path of Characteristic Town Construction and High-quality Employment—Taking Inner Mongolia Characteristic Town as an Example
LI Na,SHI Zhu-sheng
(Inner Mongolia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Hohhot,Inner Mongolia 010010)
Abstract The emergence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has created a new development mo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promoted the extension of talent,technology,finance,information and other factors in rural areas,pulled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 industries and advanced development,an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new urbanization and common prosperity. To realiz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employment and high-quality life for town residents. Taking Inner Mongolia as an example,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high-quality employment i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and practical level. It is found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high-quality employment in Inner Mongolia is not strong,and there is obvious spatial heterogeneity in the distribution. Meanwhile,the path of the synergistic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and high-quality employment is explored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s and lesson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towns.
Key words Characteristic town;High-quality employment;Urban rural integration;Spatial heterogeneity;Coordinated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21XMZ072)。
作者简介 李娜(1986—)女,内蒙古包头人,副研究员,硕士,从事城镇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0-13
特色小镇作为一种新型产业空间组织,在促进产业融合、推进城乡统筹、振兴县域经济、带动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培育特色小镇可以促进优势产业集聚、要素集中,更能创造优质、稳定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吸引专业化人才、外出务工人员及本地农牧民,成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无论是城市还是小城镇,劳动力都是支撑其发展的核心要素。对特色小镇而言,劳动力的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城镇功能完善及乡村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同时,在特色小镇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中,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稳定性大幅增加,就业环境和就业保障更加完善,有利于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因此,在培育特色小镇过程中同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对推动特色小镇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县域城镇化质量、实现共同富裕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于特色小镇与高质量就业关系的研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丰富起来的,大致经历了城镇化与就业—小城镇与就业—特色小镇与就业由宏观到微观的过程,最终形成关于特色小镇与高质量就业的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相关学者将特色小镇作为城市化的重要工具,认为劳动力供给、就业结构、非农就业机会等是影响城市化的重要因素[2-4]。国内学者对就业质量与城镇发展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研究主要论证了新型城镇化与就业之间的关系,认为新型城镇化在扩大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推动产业发展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5-7],但对于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就业带动作用研究不足,仅从理论层面强调了劳动力对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作用[8-9]。因此,为科学解释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之间的逻辑关系,充分发挥特色小镇创新创“业”的平台效应,笔者在阐释特色小镇建设与高质量就业作用机理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特色小镇建设的实例,进行特色小镇与高质量就业协同发展的一致性评价,最终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特色小镇建设和高质量就业同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的内在逻辑关系
特色小镇以特色产业为立镇基础,在适度范围内能够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生产要素和创新驱动要素,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空间场所,从而逐渐提升人口吸纳能力,增加高素质劳动者的供给,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随着特色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性越来越显著,特色小镇会吸引更多生产类似产品或提供相关服务的上下游企业在此集聚,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更舒适的就业、创业环境和较完善的就业保障。另外,特色小镇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重要空间节点,能够发挥社区、文化、旅游、生态等“非经济因素”,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资源,吸引周边城镇和外出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从而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图1)。
1.1 高质量就业是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按照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劳动力市场可分为头等劳动力市场和次等劳动力市场。头等劳动力市场具有工资待遇高、发展前景好、就业稳定、安全性高、深造机会多等特点,与高质量就业的内涵特征几乎一致。特色小镇建设的目的在于加快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打造集约集聚、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空间,其主导产业来源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或是新兴产业的发展,而这2种产业类型的劳动力需求均具有特定的目标指向。产业升级的前提是技能升级。建立在传统产业升级基础上的特色小镇需要高技能人才,比如高级技工、高级技师、高层次管理人才等;建立在新兴产业基础之上的特色小镇则需要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技术人才,如计算机、互联网、金融、软件设计、法律等。因此,特色小镇的就业市场从本质上讲就是较高等级的劳动力市场,就业质量相较于次等劳动力市场有大幅提升,具有较高劳动技能、专业知识和劳动经验的就业者能够在特色小镇进入效益更好的企业,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和更好的福利待遇,也更利于实现高质量就业,而且这些劳动者本身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1.2 培育特色小镇有助于为高质量就业提升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要素,并贯穿在小镇建设运营的始终。特色小镇的人力资本主要指围绕小镇建设运营而形成的高端智力与操作团队,以及小镇产业生态圈中各类产业链闭环上的高端技术人才和相关就业人员,具体包括小镇规划设计人员、核心企业和配套从业人员、科研人员、服务人员等。特色小镇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也培育和引进了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形成集特色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信息咨询、产品宣传等多维度和立体化的产业生态圈[10]。这些多样化生产要素的集聚,使得特色小镇也成为集聚人才与发展人才的环境场,构建了吸引高端人才的生态产业链,促使劳动者在就业过程中不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技术技能更新、劳动素质提升等,以符合高质量工作岗位对劳动者就业能力的要求,从而在特色小镇劳动力市场上减少搜寻成本,降低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更快、更精准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提高岗位的人职匹配度,实现高质量就业。
1.3 高质量就业是特色小镇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高技能劳动者的创新创业活动,能够促使特色小镇急需的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价值链、服务链等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推动小镇高质量发展。可以说,创新驱动是引领特色小镇发展的第一动力,人力资本则是决定创新的重要因素。当大量高素质劳动者集聚在特色小镇时,人们在工作中的学习交流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种“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同时为了追求更高的劳动回报和社会地位,劳动者会不断进行创新创业活动来提升自身的就业能力,一方面有助于推动低质量就业者加快融入较高等级劳动力市场,另一方面可以促进人与人的分工协作,加快知识和技能的传播和扩散,产生知识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这种效应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有利于激发劳动者的进取心和创造精神,优化劳动力结构,使特色小镇成为高端劳动力聚集空间,激发小镇创新发展活力。
1.4 特色小镇建设有助于改善区域就业环境
特色小镇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是吸引劳动者在小镇就业创业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特色小镇建设要求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在规划设计上应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城镇空间,让从业者在小镇宽松舒适的就业环境中感受山水田园风光,更好地激发就业者工作的活力与动力。另一方面,劳动力在特色小镇的集聚有利于推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规模经济的形成,加快小镇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进入小镇安居乐业。可见,特色小镇建设既能为劳动者提供比肩城市的便利生活,也能为其提供优美的就业环境,让小镇和产业、环境、人才实现共生交融、和谐互动,满足求职者在小镇高质量就业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