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及异质性分析

作者: 陈红梅 杨俊方 薛珍 李青

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及异质性分析0

摘要  根据新疆13个地州(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从农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4个维度构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度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利用聚类分析对其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水平可分为3个阶段——快速增长期(2011—2013年)、发展下滑期(2013—2014年)、稳定增长期(2014—2020年);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呈现出明显的北疆>南疆>东疆的态势。

关键词  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异质性;新疆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8-026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8.054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Heterogeneity Analysis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CHEN Hong-mei, YANG Jun-fang, XUE Zhen et 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arim University,Alar,Xinjiang 843300)

Abstract  Using panel data from 13 prefectures and cities in Xinjiang for the period 2011-2020, this study constructs an evaluation framework for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from four dimensions: agriculture, environment, resources, and economy. It assesses the level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and employs cluster analysis to analyze spatial differences 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Xinjia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 period of rapid growth (2011-2013), a period of development decline (2013-2014), and a period of stable growth (2014-2020). The overall level of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has shown an increasing trend over the years, with a distinct pattern of North Xinjiang > South Xinjiang > East Xinjiang.

Key words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Comprehensive evaluation;Heterogeneity;Xinjiang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9YJCZH004);兵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2YB19)。

作者简介  陈红梅(1987—),女,四川德阳人,副教授,在读博士,从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农业发展研究。

*通信作者,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农业经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0-19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强国必先强农,但是,受资源禀赋和生产方式的制约,我国农业经济和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异质性[1-2],如何提质增效,稳质保供,是制约我国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虽然我国一直在探求均衡发展,但地区差异是常态。自2018年国家提出“质量兴农”发展战略以来,各省(区、市)开始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积极探索当地适宜的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3-4]。2022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发展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总钥匙。新疆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农业水平在不同地区存在较大差异,评价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异质性分析,对推动新疆农业发展、提升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起始于2018年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发展理念提出,自2018年国家提出“质量兴农”发展战略以来,各省开始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农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学术界针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包括从不同角度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进行研究和解读[5-6],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对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水平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探析和估算[7-10],通过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问题,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等[11-13]。其中,在农业高质量发展定性评价研究方面,主要是基于新发展理念,通过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来定量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发展建议,评价的区域尺度主要集中在省域、不同经济发展区、不同流域等,相关研究仅关注到全国层面影响因素的共性,而缺乏对不同区域层面影响因素差异性的探究,对地方(地州)研究较少,新疆是我国农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研究新疆的农业发展水平对实现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基于此,笔者从多维度构建新疆农业高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2011—2020年新疆13个地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差异及其空间非均衡格局进行了聚类分析,以期为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1  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条件

1.1  农业发展条件

新疆农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从2000年的487.2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4 315.61亿元,增长了3 828.41亿元,其中2009—2010年增长最为明显,同比增长了29.96%。2020年新疆的农业产值占比超过30%的地区为北疆的塔城地区;农业产值占比20%~30%的地区是南疆的喀什地区和阿克苏地区,以及北疆的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新疆农业产值占比11%~20%的地区较为广泛,包括南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和田地区和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疆的阿勒泰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以及东疆的吐鲁番。整体来看,新疆2020年农业产值占比,北疆和南疆较高,东疆较小,区域间农业发展存在一定差异。

1.2  环境条件

2000—2014年,新疆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强度不断上升,2015—2020年施用强度逐渐下降。2006—2007年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强度上升最为明显,农药施用强度从0.037 t/hm2增加到0.048 t/hm2,同比增加了29.73%,化肥施用强度从2.865 t/hm2增加到3.771 t/hm2,同比增加了31.62%。近些年化肥施用呈不断减少趋势,与2016年相比,2021年化肥少施用0.457 t/hm2,其中2015—2016年化肥施用强度下降最为明显(下降0.569 t/hm2)。2000—2013年,新疆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呈逐步上涨的趋势,2014—2020年空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大幅度下降,化学气体排放量在不断减少,新疆农业在不断地朝着绿色化、生态化、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其农作物受灾主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2008年是新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第二个严重干旱年,农作物受灾比重高达55.86%,农作物受灾严重,综合来看,新疆农作物受灾主要受到干旱的影响,新疆部分地区比较缺水,这才导致农业用水比重较高。

1.3  资源条件  新疆人均水资源量在逐渐减少,截至2020年底,新疆人均水资源量仅3 141 m3,2010—2011年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由5 120 m3下降到4 035 m3,同比下降了21.19%。2000—2020年劳动生产率逐渐提高,反映了生产要素重新配置带来的巨大效率改进,也反映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劳动力水平也在逐年提高,2016—2020年,劳动生产率由27 079.30元/人提高到45 613.04元/人,提升了68.44%,可见近几年新疆农业发展的劳动力产出经济效益较大。

1.4  经济条件  2000—2020年新疆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2020年的城镇化率为56.53%,其中2009—2010年增长趋势最为明显,由39.83%增长到43.02%,增长了3.19百分点。人均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整体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由2004年的45.3%下降到2020年的15.2%,下降了30.1百分点。由此可见,新疆农业在三大产业中的占比有所减小,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新疆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断增加,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万元)相比2004年(0.23万元)增加了5.78倍,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反映出新疆农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2  指标体系构建及其权重

农业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4-6]。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疆农业发展特点,该研究认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指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还包括资源、环境、经济等各个维度的全面提升,形成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发展格局。关于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以往研究多采用熵权法和综合评价方法[2]。依据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该研究从农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条件4个维度构建其指标体系(共18个二级指标),采用熵值法测算其指标权重(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农业发展效率、节水灌溉率、农业机械强度、乡村用电强度、人均水资源这5个指标的权重值较高,均大于 0.08,说明以上指标在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疆在农业高质量发展中农业产出效益居全国前列,农业发展速度快,农业发展水平高,尤其是在机械化农业方面,已经十分成熟。在环境方面,新疆农药、化肥的施用量少,注重绿色农业,人工造林面积大,环境条件方面效果明显。在资源方面,新疆地广人稀,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多,人均耕种面积广,乡村产业也逐渐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经济条件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乡村劳动力占比减小,非农就业逐年增加,乡村其他产业也在逐步发展,但农业转型仍需要时间去深化。

3  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结果与分析

3.1  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线性加权法,计算出2011—2020年新疆13个地州(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值(表2)。由表2中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均值可知,2011—2020年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可以分为3个阶段,即 2011—2013年的快速增长期、2013—2014年的发展下滑期、 2014—2020年的稳定增长期。其中,2011—2013年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全国农业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新疆在此期间农业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粮食产量由 2001年的2 011.88万t增加至2013年的2 648.00万t,有效灌溉率由2011年的86.7%上涨为2013年的98.6%。2014年后新疆发展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疆紧跟国家发展理念调整农业发展模式,调整农业结构,减少农药、农膜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减少水资源浪费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养和对农业新业态的扶持,均有效推动了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十三五”期间国家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发展,2017 年乡村振兴战略开始实施,2018 年国家提出“质量兴农”战略,新疆全方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经济条件呈快速发展趋势,通过查找原始数据发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0.94万元上涨至2020年的1.41万元,同比上涨50%,环境条件在2014—2019年上升一定水平后保持一个良好的稳定阶段,此时期的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上升态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