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耕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张惠敏 李庚飞 谢荣 董蓉 蒋亚华 乔永旭 李权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耕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0

摘要  耕读教育作为加强高校农学相关专业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培养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强农兴农的使命和知农爱农的情怀具有深远意义,有利于当代大学生对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新农科建设的推进,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高素质实用技能型园林专业人才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宿迁学院园林系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推动制度建设,开展园林专业“1+1+3+3”耕读教育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共建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等举措强化了园林专业耕读教育成效。基于宿迁学院园林专业耕读教育的内涵建设,提出了其耕读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创新,主要包括:依托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打造“跨界整合”课程体系,更新教学方法;依托宿迁学院的产业学院(苏花学院),实施专业特色发展;推动耕读教育与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的有机融合;依托“苏北”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打造“沉浸式”育人格局。这些举措建构和创新了园林专业耕读教育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社会责任感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也为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其他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耕读教育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新时代耕读教育;卓越农科人才;实用技能型;“三农”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8-027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8.057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Mode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Taking Suqia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ANG Hui-min, LI Geng-fei, XIE Rong et al

(Suqian University, Suqian, Jiangsu 223800)

Abstract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for strengthening labor education in agricultural related majors in universities, has profound significance in cultivating the mission of strengthening agriculture and promoting agriculture among local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their love for agriculture. It is beneficial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o inherit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farming and reading inheritance. With the advancement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the role of local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n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practical and skilled landscape professionals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evident. The Departmen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t Suqian University has strengthened the effectiveness of landscape education by optimizing top-level design to promot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conducting innovativ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1+1+3+3”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model in the field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jointly building a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practice base.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cultivation education in th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 of Suqian Universit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construction and innovation of its cultivation education model, mainly including: relying on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to optimize talent cultivation goals and plans;creating a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curriculum system and update teaching methods;relying on the Industrial College of Suqian University (Suhua College) to implement professional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promoting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with social practic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relying on the new model of labor education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thern Jiangsu”, we aim to create an “immersive” education pattern. These measures have constructed and innovated the cultivation and reading education mod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s, promoted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ve thinking,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y. At the same time, they have also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and reading educa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majors in other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agricultural science construction.

Key words  Farming-reading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Agricultural talents;Practical skills;Rural area, agriculture and peasants

基金项目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3SJYB2346);江苏省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研究课题(2023-C68);宿迁学院第十批教学改革研究课题(SQU2023JGYB11);宿迁市“宿迁英才”雄英计划。

作者简介  张惠敏(1987-),女,贵州福泉人,副教授,博士,从事林业工程、园林与园艺方面的研究。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木结构建筑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9-18;修回日期  2023-12-20

2019年《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了新农科建设“育卓越农林新才”,“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与新农科建设叠加可培养适应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新型卓越农科人才”明确指出要“以农为业”,这里“业”指志业[1]。教育部《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指出:耕读教育是情怀使命、价值追求、生命与人文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园林专业耕读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创新,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新型卓越农科人才的重要途径[2]。当前国内高校园林专业教育普遍存在如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脱节、创新思维欠缺等问题。耕读教育是一种通过结合实践和理论学习,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教育方式,对园林专业教育模式进行创新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宿迁学院园林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劳动教育,将耕读教育融入人才培养过程,着力推进新农科建设背景下耕读教育模式创新,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配套课程体系,培育出了大批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用技能型园林人才。经过4年的探索和总结,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园林专业“1+1+3+3”耕读教育模式创新与培养质量提升初见成效。这里的“1+1+3+3”耕读教育模式:“1+1”就是“一交叉”加“一融入”。“一交叉”指加强园林学科与信息技术(大数据)、生物技术、艺术设计、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一融入”指融入耕读教育;“3+3”就是“三带”+“三融合”。“三带”是指以赛带教、以赛带学、以赛带训(“三带”中的“带”是“带动”,而不是简单的“替代”,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定位,推动教、学、研等环节的改革和创新,检验培养实效)。“三融合”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通专融合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目前耕读教育理念已融入宿迁学院园林系含教学在内的各项工作,形成了与教学模式、课程建设等相配套的一系列教研项目、论文、教材、专利、产教融合型课程、校级一流课程等成果。

1  耕读教育的概念、特点与意义

1.1  耕读教育的内涵

“耕”是从事农业生产,从物质上保证人的生存;“读”是知识学习、文化教育,在精神上确立人的价值。而耕读教育中的“耕”是指现代专业实践;“读”是指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建构,当前的主要路径是以研促教与教研相长[3]。耕读教育是“耕”与“读”彼此关联、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过程,需要身体力行的劳动教育,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形成知行合一的实践观念。它强调将学科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通过实践、体验和感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4]。在园林专业中,亦耕亦读的耕读教育主要表现在:①强调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园林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园林专业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植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设计艺术等。这些领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③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园林专业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技能,不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的传授,更需要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2  耕读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宿迁学院园林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新农科建设为引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人才需求,以组建“三全育人”师资体系为支撑,赋予新时代耕读教育以新内涵、新理念[5]。宿迁学院园林系在前期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开展新时代耕读教育,提升学生“知农爱农、学农为农、强农兴农”的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创构具有“苏北”特色的“1+1+3+3”耕读教育模式,具体表现在:①实践导向。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力培养,通过亲身经历和参与感悟知识。②跨学科融合。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与交叉,特别是融入智慧园林、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③基于项目学习。通过开展实际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合作和创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④注重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园林专业耕读教育对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有效衔接,重构课程教学内容,架构耕读教育全方位育人体系为保障,开辟涉园林专业新的实践路径,对突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6]。

2  我国园林专业耕读教育建设与发展现状

随着新农科建设的推进,园林领域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园林专业教育模式需要与新农科建设相适应,培养更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创新耕读教育模式,培养厚植“三农”情怀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用技能型园林人才,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部分高校园林专业学生扎根服务“三农”基层建设意愿不强等现象较为突出,传统的园林专业课程更新滞后,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不足,无法满足新时代对园林人才的要求。耕读教育主导作用不显著、师资力量不足、耕读精神培养不够、保障体系不完善[7],园林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包括理论与实践脱节、创新思维欠缺、实际操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园林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当前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解读耕读教育的概念与特点,讨论园林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探索耕读教育的实践路径和策略,包括耕读教育融入园林专业课程的策略与方法等[8]。大量的文献研究从园林专业课程建设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教师、学生、课程设置等多方面进行讨论,揭示了出问题的根源[9]。山西农业大学构建了以耕读文化为核心的“四位一体”耕读教育育人体系,强调政治导向、价值导向以及实践导向,通过耕读课程和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实践能力[10]。研究表明,涉农高校需要加强组织管理、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制度,才能有效推进耕读教育的实践[11]。此外,部分高校还应注重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搭建校地合作育人平台,以及加强多方沟通协作[12]。四川农业大学创新构建了“蜀韵耕读”教育育人体系,为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提供“知农爱农”人才支撑,为耕读教育的创新与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13]。综上所述,耕读教育与园林专业具有天然的契合点,可以为园林专业的培养模式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可以预见耕读教育将得到更大的重视和发展,各大高校仍将不断探索更加多样化和有效的耕读教育模式,以满足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学校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同时,还需不断总结和分享经验,促进园林专业耕读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