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园林工匠“育教融合”培养路径的构建
作者: 王国东
摘要 实施“育教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路径。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对新时代园林工匠的技术技能水平和综合职业素养需求,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园林工匠职业成长规律,构建以教学理念引领、课程体系重构、教学模式创新、产教融合实训、创业实践激励、园林国手锤炼等路径为主体的“教”的路径体系,为培养精湛工匠技能搭建平台;构建以人文修养培育、专业文化熏陶、环境育人塑造、思政要素滋润、党员先锋引领、优秀案例启示等路径为主体的“育”的路径体系,为培养深厚工匠素养搭建平台。
关键词 园林工匠;育教融合;路径构建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19-0266-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9.05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of the Training Path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gration” of Landscape Artisans in New Era
WANG Guo-dong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Liaoning 115009)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gration” is an effective way to carry out “build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 Based on the national strategie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beautiful China construc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and the demand of technical skill level and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accomplishment of landscape artisans in the new era, follow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law and the professional growth law of landscape artisans,we constructed the teaching path system, which was mainly made up by the teaching concept leading,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the innovation of teaching model,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eaching, the encouragement of pioneering practice, and the hammering of Chinese garden hands, and built a platform for the skills of a skilled craftsman. And we constructed the education path system, which was based on the cultivation of humanities, the edification of professional culture, the shaping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the moisten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the leading of Party members and the revelation of outstanding cases, and built a platform for the creation of heavy landscape artisan literacy.
Key words Landscape artisan;Integration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Path construction
基金项目 辽宁省“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JG21EB185);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课题研究项目(ZI2021040201);辽宁省教育厅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中国(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研究课题(LZJB2022JY016)。
作者简介 王国东(1971—),男,辽宁朝阳人,教授,硕士,从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2-02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1]。
在实现上述国家战略的进程中,极大地推动了园林行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必将需要高职园林专业师生勇于承担新时代使命与担当,精心培育大批技术精湛、业务娴熟的园林专业技能人才队伍,打造大批园林工匠。《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专业、课程、教材改革,提升实习实训水平,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的高度融合[2]。笔者围绕园林工匠职业能力培养、作品导向教学模式创新、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构建、园林专业文化培育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与实践,系统构建了培养路径,以期培养新时代园林岗位需要的园林工匠,进而有效服务国家战略。
1 构建“教”的路径体系,着力培育精湛工匠技艺
着眼“教”,围绕“树木+精技”,构建以“教学理念引领路径、课程体系重构路径、教学模式创新路径、产教融合实训路径、创业实践激励路径、园林国手锤炼路径”为主体的路径体系,为高效的“教”搭建平台、找准抓手。
1.1 实施教学理念引领路径,明确园林工匠培养体系
园林专业群积极响应美丽中国、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国家战略,围绕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大国园林工匠,瞄准“高素质”“技能型”,创建实施园林工匠“育教融合”培养体系,实现育教并举、双线交融、互联互通、互促互助、互浸互润。园林工匠培养全过程如图1所示。
1.2 实施课程体系重构路径,优化园林工匠课程构架
根据园林工匠的职业成长规律和岗位认知规律,校企共同构建职业特征鲜明、凸显工作过程导向的“双主体、三体系、四进阶”课程体系[3],分别承载着“从基础到专业”“从简单到复杂”“从认识到实践”的逻辑递进关系以及“基础—专业—外延—拓展”“兴趣—单一—综合—创新”“感知—汲取—训练—胜任—创造”的不同阶段专业内涵,不同阶段、不同内容分别在学校和企业交替进行,如图2所示。
1.3 实施教学模式创新路径,激活园林工匠教学方法
创建实施具有园林专业群鲜明特色的作品导向式教学模式,引领园林工匠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职业成长规律和园林行业岗位认知规律,结合课程、项目和专业实际,把工匠能力培养贯穿于“课程层面作品—认知层面作品—项目层面作品—专业层面作品”四段递进式能力培养主线中,通过若干专业层面作品的形成过程,构建适于培养园林行业岗位需要的高素质园林工匠的教学模式[4]。每段实施按照“承接作品—实施并完成作品—评价作品”3个步骤流程操作,考核评价按照“作品质量和个人职业素质”2个评价体系进行规范,如图3所示。
1.4 实施产教融合实训路径,做实园林工匠的工学结合
依托花卉工厂、景观设计中心、“项目化”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的园林产业学院,构建“五星级、项目化、产教型”实训平台,开展实训项目企业化经营。引入企业经营理念,构建实施园林工匠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图4)和评价新机制(图5),引领园林工匠以企业员工身份承揽任务,搭建园林工匠产教融合能力历练平台[5]。校企共建产业学院,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传承经典技艺,助力产业发展。
1.5 实施创业实践激励路径,挖掘园林工匠的创业动力
形成以园林植物生产协会、花艺协会、风景园林设计协会、园林工程技术协会、园林景观养护协会等园林专业协会为平台的创业实践体系,指导园林专业协会骨干成员注册公司、个体工商户,鼓励培育一批创业者,成为牵动创业就业的典范。
1.6 实施园林国手锤炼路径,塑造园林工匠的工匠精神
与园林行业领域有规模、有影响、有文化、有情怀[6]的企业开展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聘任企业技能大师,对接世赛标准系统开展技能锤炼,把赛项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全程对标、阶段性打造,形成人人崇尚工匠、人人争做工匠的浓厚氛围。
2 构建“育”的路径体系,打造深厚工匠素养
着眼“育”,围绕“树人+立德”,构建以人文修养培育路径、专业文化熏陶路径、环境育人塑造路径、思政要素滋润路径、党员先锋引领路径、优秀案例启示路径为主体的路径体系,为高效的“育”明确载体、找准方向。
2.1 实施人文修养培育路径,强化园林工匠自我积淀
形成以“读书分享会”、模拟“朗读者”、模拟“招聘会”“职场访谈”“文明修身”“文体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人文修养培育体系,引导学生注重人文修养和内涵沉淀,如图6所示。
2.2 实施专业文化熏陶路径,厚植园林工匠专业情怀
根据园林专业群的特点,经过多年实践凝练,形成以 “境由心生,成就大美”“设计美、塑造美、维护美、分享美”“美于心灵,美于行动”“绿水青山,我志当先”“美丽中国,有你有我”“花的海洋、草的世界、林的天地”“亭台轩榭为伍,花鸟鱼池为伴”“尽享咖啡幽香,迸发艺术光芒”“品味音乐力量,为自然界化妆”为主要内容的园林特色专业文化体系,以此引领专业方向,调动专业情怀,激发乐学欲望,注入时代脉搏,使之充分融入全体园林师生血液中,形成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引领专业行为导向,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7],自觉融入美丽中国建设战略中,如图7所示。
2.3 实施环境育人塑造路径,创设园林工匠专业氛围
创设以“校企融通,产教融合”“人人做园林,园林育人人”“美丽环境塑造美丽心灵”“唯美,为美”“明礼义,精技能,重道德”为主要内容,与园林专业特征相匹配的环境育人空间,发挥环境育人成效,引领环境育人方向。
2.4 实施思政要素滋润路径,引导园林工匠的价值取向
创建“图说思政”[8]思想工作品牌,根据学生成长不同阶段的特点,开展系列“图说思政”热点话题,通过高校辅导员联盟微信公众号推广,以新的思想工作形式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成长。在主编国家级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中融入职业经典成功案例,以“读一读,想一想,品一品”职业成长小故事的形式,构建“调不高,味不减”“思政味鲜、园林味美、引领味浓”[9]的特色思政“职场点心”板块。利用候课时间,实施“课前5分钟聊时政”课前思政板块。从细微处把课程思政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园林工匠培养的全过程,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