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甘肃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对策

作者: 王飞 翟亚纤 张婧华

摘要 甘肃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但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可以借此发展红色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分析了甘肃地区在发展红色文旅产业存在的问题:红色文化资源碎片化,空间联系不足,开发利用程度低,政策导向性不足,产业创新性不足以及宣传力度小,模式单一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甘肃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整合碎片化资源,加强空间联系,深挖红色文化内涵,加强品牌建设、政府主导,统筹谋划旅游业发展全局,创新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以及丰富宣传形式,扩大景区知名度等有效对策,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攻坚。

关键词 乡村振兴;红色文化资源;乡村旅游;对策

中图分类号 F 5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0-011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0.02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e Tourism in Gansu Provi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ANG Fei  ZHAI Ya-xian  ZHANG Jing-hua2

(1.School of Marxism,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21;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Longdong University, Qingyang, Gansu 745000)

Abstrac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ansu region is relatively backward, but it has abundant red cultural resources, which can be used to develop red tourism and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Analyzed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d cultural tourism industry in Gansu region, including fragmented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sufficient spatial connections, low level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insufficient policy guidance, lack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low publicity efforts, and single models. In response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d cultural tourism in Gansu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ave been proposed. It is suggested to integrate fragmented resources, strengthen spatial connections, deeply explore the connotation of red culture, strengthen brand building, government leadership, coordina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novate red culture, promote new model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 enrich publicity forms, expand the popularity of scenic spots and other effective measures to further assist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consolidate poverty alleviation.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Red cultural resources;Rural tourism;Countermeasure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乡村发展的总体要求,推动乡村地区实现又快又稳又好的发展必然需要兴旺的产业支撑,但大多数乡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政策落后、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乡村难以发展。西北地区,尤其是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尤其丰富,要着眼于现存的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在乡村地区发展因地制宜、体现优势、独具特色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新模式,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旅游发展中,调动乡村地区的经济活力,促进乡村地区经济持续性增长并反作用于乡村振兴。

1 红色文化概述

红色文化具有深刻的内涵,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价值引领和方向保证的作用。同时,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统一体,与乡村旅游之间有着内在联系,找准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之间的最佳链接点,不仅能够赓续红色文化血脉,还能推动乡村振兴稳步向前。

1.1 红色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由革命精神发展出来的,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通过革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一种独特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内容所创造出的一种先进文化。红色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在新时代仍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引领社会进步,保证前进方向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红色文化的作用

1.2.1 价值引领。每一个社会,都需要正确的价值去引领,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价值。乡村振兴视角下的乡村旅游,不能缺少正确的价值观的引领,经受过历史洗礼的红色文化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红色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本支撑,更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动力之源,且具有鲜明的政治标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要坚持红色文化的政治导向作用,用正确的价值引领红色文化旅游事业,发挥好红色文化价值引领的能动作用。

1.2.2 方向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开班仪式上曾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正确前进方向,多次强调要沿着正确方向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沿着正确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红色文化是一种先进的永不过时的文化,面对复杂的环境,红色文化给予人们定力和方向。由此可见,在发展和振兴的过程中,要始终沿着红色文化所指引的正确方向前进,确保建设方向永不偏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旅游事业。

1.3 红色文化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红色文化资源是物质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的统一体,它留下了一座座伟大而又绚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丰碑。物质文化资源包括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的岁月中形成的遗物、遗址、纪念馆、故居、书籍等承载红色精神的实物模式,如邓宝珊将军纪念馆、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会宁红军会师旧址等;精神文化资源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能够展现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高尚品格和优良作风以及体现爱国主义精神的红色革命文化,如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正确的理论、方针、政策等。

甘肃是红色文化资源大省,据统计,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北苏区”地区,包括陇东、陇南、陇中、甘南、张掖等地。据统计,全省已建成A级红色旅游景区14处,其中4A级景区8处,3A级景区6处[3]。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涵丰富,要将甘肃的红色文化资源同旅游产业相结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挥其作用。

1.4 红色文化资源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联系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成为人们消遣娱乐的一大选择,其中,“红色文化+乡村旅游”新兴的旅游模式也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红色文化资源真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百年奋斗史中取得一系列胜利,其中所蕴含的丰富价值,能为人们在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为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动力。红色文化资源的潜力是无限的,将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乡村发展建设全局中,不仅能实现振兴乡村的目的,还能在这一进程中对红色文化的探索达到更深层次。这是赓续红色文化血脉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益探索。

2 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

中国的红色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红色文化又是在乡村这片土壤中孕育出来的,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资源应发挥其自身优势反哺乡村。

2.1 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红色文化资源具备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促进二者的融合发展,能有效助力甘肃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价值,这对于推动乡村地区的乡风文明建设,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道德修养和价值情操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红色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党的方针和政策,挖掘其中的内涵,能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的能力和手段,加快实现乡村振兴。

2.2 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

对于红色文化精神的感悟,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而更要强调“走出去”,即“亲身体验”。近年来,甘肃多地的红色旅游景点,如两当兵变纪念馆、腊子口战役遗址、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等都迎来了不少研学队伍及游客。且近年来的游客更喜欢将自己置身于山水间,感受田园风光,在乡村地区发展红色文化旅游,游客在旅行过程中进行消费,能够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当地经济增长。乡村旅游已经逐步成为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手段。

2.3 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路径

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不仅有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还有助于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要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现状,既要做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者和传承者,又要做红色文化资源的创新者和发展者[4]。做红色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要把对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结合起来,实现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要不断加强对红色历史的研究,发掘其深刻内涵,讲好红色文化故事,确保红色文化永不褪色。做红色文化的创新者和发展者,要将红色文化资源与时代特征相结合,要时刻注重社会环境的变化,因地制宜,确保红色文化始终弘扬主旋律,在这一过程中,要将红色文化包装起来,但不能过度或扭曲地将其包装,避免形式化和低俗化,要采取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使其传播形式多元化和广泛化,充分彰显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

2.4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5]”这是历史性的胜利,但在取得如此辉煌成绩的同时,还应该秉持问题意识,警惕返贫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后续发展中应不断创新发展形势,将返贫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让返贫成为过去式。红色文化乡村旅游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方式,通过红色旅游带动当地产业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同时,将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提升其思想和道德水准,还能在满足广大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的同时,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注入持续性的动力。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