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法的台州茶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作者: 王文明

基于SWOT法的台州茶产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0

摘要 茶叶是台州传统特色农产品,在省内竞争处于劣势,茶产业是台州农业经济支柱产业,其健康发展对促进产地山区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商的兴起,台州茶产业发展迎来了新的风口,在全面了解台州茶产业现状基础上,运用SWOT法,从内部优势及劣势、外部机遇及威胁4个方面对台州茶产业进行全面分析,梳理产业优势和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促进台州市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台州;茶产业;SWOT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0-025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0.06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atus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aizhou Tea Industry Based on SWOT Method

WANG Wen-ming

(Taizho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Taizhou,Zhejiang 318020)

Abstract Tea is a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al product in Taizhou,which is at a disadvantage in the competition in the province.Tea industry is the pillar industry of Taizhou agricultural economy,and its healthy developmen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common prosperity of mountainous area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With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rise of e-commerce,the development of Taizhou tea industry has ushered in a new outlet.Based on status survey and by using SWOT method,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aizhou tea industry from four aspects: internal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sor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faced by the industry,finally,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aizhou tea industry.

Key words Taizhou;Tea industry;SWOT method;Countermeasure

茶产业是涉及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民生产业,特别是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我国茶文化的资源、发挥生态优势、打造本土品牌,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1-3]。台州市作为浙江茶叶主产区之一,茶产业一直都是台州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台州市茶产业发展既迎来了站在风口的产业机遇,也面临着转型阵痛的种种问题,为此,笔者基于台州茶产业发展现状,通过SWOT法分析台州市茶产业发展面临的内部优势及劣势、外部机遇及威胁,并从4个方面提出了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台州市乃至整个浙南地区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台州市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台州市位于浙江省中部沿海地带,与温州市、金华市和丽水市相邻,而其北面则与绍兴市及宁波市接壤。地势主要由山地和丘陵构成,且整体上呈现出由西向东的倾斜趋势,台州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属于农、林、牧、渔各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茶叶是台州传统特色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台州市的茶产业近年来得到了持续的发展,依托茶叶资源优势,该市厚植“茶+”产业生态,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2年,全市共有茶园13 400 hm2,年产量达到5 700 t,产值为7.45亿元,茶叶品类涵盖了绿茶、红茶、青茶等三大茶类以及一个特种茶类,茶园种植主要集中在仙居、天台、三门3县市,其中天台县茶园种植面积最大,达到6 866.67 hm2,去年的总产值达到4.5亿元,种植品种主要以绿茶黄茶为主;三门拥有茶叶面积1 333.33 hm2,年总产量达到520 t,产值6 000万元,其中的名优茶产量为355 t,产值达到3 600万元;仙居县当前茶叶种植面积约1 333.33 hm2。尽管种植面积不大,但仙居县仍然注重提升茶叶的品质和种植效率,如引进珍珠奶白茶和富阳龙井等优质茶叶品种进行示范种植。茶叶年产量约为800 t。其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

台州市不仅在茶叶生产上有显著的成果,还在茶文化、茶科技方面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发展。台州和合茶文化作为中华茶文化的一支,具有历史悠久、多元一体、与时俱进的特点。台州的茶文化深深地融入了养生理念、审美意境、参禅功能等人文价值,成为台州重要的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同时,台州市农合联也在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的文章,带动农民因茶致富、因茶兴业,加速形成“产业+科技+文化”的致富乘数效应。

2 台州市茶产业SWOT法分析

SWOT分析法,也称态势分析法或道斯矩阵,是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主要用来评估研究对象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优势和劣势是内部要素,更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自身的能力强弱;而机会和威胁来自外部环境,它们是研究对象发展的外部推动力[4-6]。在进行SWOT分析时,需要通过调查列举出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以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利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这些因素相互匹配起来进行深入分析。这一过程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全面地了解研究对象的竞争环境,从而得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结论,供决策使用。

2.1 内部优势因素(S)

2.1.1 台州市自然条件适合茶树生长。

茶树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度,台州市地处浙江省中部沿海,依山面海,地势由西向东倾斜,以山地丘陵为主,为亚热带气候特征,四季分明。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全市年均日照时数1 800~2 037 h。平均气温低于10 ℃为冬季,高于22 ℃为夏季,介于10 ℃与22 ℃为春秋季。年降水量1 185~2 029 mm,年平均降水量1 632 mm。台州地区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非常适宜茶树生长。

2.1.2 区位优势明显,产业集中程度高。

台州地处我国经济最活跃最发达地区长三角,区域优势明显,这个地理位置使得台州既可以便捷地接收到内陆的各种资源,又可以利用海洋资源进行发展。台州工业基础雄厚,覆盖了汽车、医药健康、智能缝制设备、高端模具、植保机械等众多领域。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台州市积极构建产业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体系、产业链可替代安全体系、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体系、产业协同创新体系、产业基础服务体系以及产业数字化体系,台州雄厚的工业基础可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台州市茶产业规模不大,但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北三县,生产规模扩大、组织化程度较高,与辖区茶农联结比较紧密,产业相对稳定,对周边农户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较强。同时台州拥有茶企189家,其中初制茶厂改造135家,通过QS认证51家;拥有茶叶专业组织142家,其中合作社137家、协会5家,茶叶主要品牌59个[7],整个茶产业集中化程度比较高。

2.1.3 名优茶品种丰富,品牌化发展有成效。

经过多年的发展,台州已有特色名茶天台山云雾茶、临海蟠毫、羊岩品茶、台州八珍凉茶、仙居有机茶、仙居碧绿、车门湾茶叶。这些名优茶在全国多次评选中获奖,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部分茶叶出口韩国、日本、欧洲,在大力发展名优绿茶的同时,台州也在积极花香型绿茶、红茶、乌龙茶等其他品种,增大夏秋茶利用率。

2.2 内部劣势因素(W)

2.2.1 产业规模较小。

尽管近年来随着台州经济社会整体发展,台州茶产业规模得到一定扩大,茶园种植面积超过13 333.33 hm2,茶叶年产量达到5 700 t,仅占全省总量的6.5%、3%,规模较小、县域竞争力较弱,难以向省里及国家争取相关政策,同时缺少专业的茶叶销售市场,销售渠道有限,很多茶叶被外地收购,本地茶叶企业只能通过传统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如农贸市场或个体商贩,很难实现规模化销售和品牌推广。缺乏对茶叶的精深加工,使得茶叶产品的附加值较低,茶叶产品的种类单一,无法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缺乏茶休闲体验等产业链,与茶文化相关的休闲体验项目较少,这使得游客在参观茶叶种植基地或购买茶叶后,无法进一步了解和体验茶文化的魅力,这也限制了茶叶产业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2.2 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

台州市茶园主要分布在北三县等经济相对落后县,许多茶园位于偏远山区,大型机械无法上山作业,加上建园时标准低、配套设施缺乏,没有考虑茶园宜机化,很多茶园生产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如采茶环节,只能外雇年纪大的老人人工采摘,这导致茶叶生产成本大幅提高,效益低下[8-10]。随着农村老龄化日趋严重,村中年轻劳动力不足且对从事茶业的积极性不高,很多茶园甚至无人管理而荒废。茶叶深加工能力较弱,目前只有一些初级加工设备,加之设备老化,茶农操作不规范,导致茶叶品质下降。茶园管理技术落后,茶叶深加工能力有限,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台州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2.2.3 全国性的知名品牌较少,缺少龙头企业。

台州虽在努力提升本地茶叶品牌知名度上下了功夫,打出了如天台山云雾茶、临海蟠毫、羊岩品茶、仙居碧螺等茶叶品牌,但这些品牌基本局限于本地销售和认可,在全国市场上认可度仍然不够,缺少如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这样家喻户晓的名优茶品牌。同时,全市茶企也以中小规模为主,缺少能引领行业发展的大型茶企,如湘丰茶业等龙头企业。一个强大的龙头企业可以带动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通过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来推动台州茶叶的销售和知名度。其次,有一个强大的龙头企业可以引领茶叶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提高台州茶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3 机遇(O)

2.3.1 国内外茶叶消费稳步增长。

随着产业保健功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可,茶叶消费热度不断提升,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茶叶作为一种传统的饮品和文化符号,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饮食的健康与品质,茶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绿茶、红茶等主流茶类,其销量和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此外,随着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茶艺表演、茶叶品鉴等活动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进一步推动了茶叶消费的增长。同时,国际市场对茶叶的需求也在稳步增长。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生产国之一,其出口额也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关注和接受中国茶叶,并将其视为高品质的饮品和文化象征。特别是近年来,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一些知名的中国茶叶品牌也开始走向世界舞台。茶叶的健康功效也逐渐被国际消费者所认可,进一步推动了茶叶在国际市场上的消费需求。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