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

作者: 徐榕阳 李华

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0

摘要 基于2010—2020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14个师的样本数据,构建了适用于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的5项一级指标和相对应的20项二级指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综合赋权TOPSIS模型对14个师进行测度排名,用以评价兵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兵团乡村振兴水平总体偏低,但随着时序变化呈现出增长趋势;14个师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这5项一级指标的贴近度排名波动较大,各师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均处于不均衡状态。兵团各师需要推动特色化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打造特色产业体系、改进人才资源体系、提高连队治理水平,因地制宜的带动区域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熵值法;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0-0260-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0.06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Construction and Empirical Analysis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Level in XPCC

XU Rong-yang LI Hua2

(1.Party School of the 12th Division Committee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Urumqi,Xinjiang 830000; 2. Shandong Provincial Party School,Jinan, Shandong 250014 )

Abstract Based on the sample data of 14 divisions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the Corps) from 2010 to 2020,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5 first-level indicators and 20 corresponding second-level indicators suita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rps’ rural revitalization level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entropy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 weighted TOPSIS model were used to measure and rank the 14 divisions. It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XPCC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level of the XPCC is generally low, but it shows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change of time series. The proximity ranking of the 14 divisions fluctuated greatly in the five first-level indicators of industrial prosperity, ecological livability, village style civilization,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rich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each division was in an unbalanced state. All divisions of the XPCC need to promote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stinctive development plan, create a distinctive industrial system, improve the human resources system, improve the company’s governance level, and promote regional revitalization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Entropy method;Lifting path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顶层设计,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在此背景下,兵团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对团场(镇)、连队建设行动等进行了细致部署,持续推进兵团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2]。但兵团各师市分布较为分散,规划方案的实施中存在一定差异,各师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体系既需要放眼全局的普遍性又需要关注局部的特殊性,这对合理规范的指标筛选以及评价体系的完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我国乡村振兴水平方面的研究已有诸多学者进行过探索,主要集中于政策关联、实现路径、区域探索、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这5个方面。在政策关联方面,主要以城乡统筹发展、健全治理体系、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等为导向,综合制定的战略规划、政策的相应保障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来明确乡村振兴评估与脱贫攻坚评估之间的衔接工作,深化乡村振兴与典型示范的有机结合[3]。在实现路径方面,依据“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字方针,借助农村普惠金融、乡村休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数字农业、干部驻村、乡村教育改革等形式深度推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4]。在区域探索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根据省域、市域、县域的空间差异因地制宜研究,国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发展的内部差异、资源差异也是乡村振兴总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发展情况的地区进行分类探讨[5]。在评价指标构建上,部分学者按照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大振兴的框架进行指标选取[6],部分学者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5个方面进行共性指标选取[7],再对应具有明显地区特征的指标匹配二级指标,部分学者则从具体的产业、生态、文化、共同富裕、基础设施、城乡治理等方面进行个性指标选取综合对比乡村振兴水平[8]。在评价方法的选取上,多结合各种统计资料和调研数据采用差异系数法、熵权法、均权法、因子分析法、Dagum基尼系数、特尔斐法、泰尔指数法等方法对乡村振兴水平进行评价,或通过熵值法与层次分析法、Matlab软件与GM模型、熵权TOPSIS模型法、加权主成分分析法和熵值法、熵值法与空间自相关方法、熵权法与因子分析法等结合方式进行研究[9]。基于此,笔者贴合兵团各师的具体情况、振兴方向和战略实施情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期用符合兵团各师的量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了解各师在不同发展条件下的乡村振兴水平,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效支撑。

1 研究区域与数据选取

1.1 研究区概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下简称新疆)是祖国西北安全稳定的重要屏障,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其行政管理体制也实行较为特殊的“师市合一”,承担着国家赋予的维稳戍边职责,行政管辖区域包括14个师,其中12个师已设市建镇。截至2022年末,兵团管理的自治区直辖县级市12个、农牧团场179个、建制镇65个、连队1 855个、街道办事处24个、乡1个,均插花地分布在新疆辖区内,多数团场建在沙漠边缘和边境沿线,交通极为不便利,且自然资源和经济发展条件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兵地深度互嵌的发展模式使兵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更为艰巨[10]。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兵团2022年的生产总值是3 500.71亿元,在这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43.3亿元。兵团党委高度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体系建设,兵团党委本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8 607.55万元支持师市、团场(镇)、连队的乡村产业振兴,期间创建了全国农业产业强镇9个、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3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35家,其中国家级22家,兵团级113家,且各师市的经济发展存在较大差距。

1.2 数据来源

该研究参考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建立模型进行参数选择,数据主要来源于《新疆统计年鉴(2011—2021)》《兵团统计年鉴(2011—2021)》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2022)》,确保模型中兵团各师使用的变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获得性,再结合现场访谈与调研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与讨论。

1.3 研究方法

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其特殊性,为反映出真实准确科学的兵团乡村振兴水平,特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5个方面作为一级评价指标[11],再依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注重体现兵团特色的具体指标,具体选取指标依据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产业兴旺中选取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农业机械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4个二级指标,在生态宜居中选取化肥投入强度、农药投入强度、绿化程度和柴油使用程度4个二级指标,在乡风文明中选取人口受教育程度、人文旅游量、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和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4个二级指标,在治理有效中选取连队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连队医疗卫生发展水平、连队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程度、卫生机构床位数4个二级指标,在生活富裕中选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程度、连队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连队居民车辆拥有量4个二级指标,共计20个无重复的二级指标。

1.3.1 熵值法。在对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的一级和二级指标确定权重的过程中,需要先通过熵值法计算出各项指标的离散程度,再根据指标离散程度的大小确定具体权重,其指标的离散程度若越大,综合评价的影响就越大,对应的权重就越大,反之权重则越小。

首先,对已规范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将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使数据落入特定区间[0,1]上,去除评价指标的单位限制,将其转化为无量纲指标数据。

正向指标:Yij=Xij-min(Xij)max(Xij)-min(Xij)(1)

负向指标:Yij=max(Xij)-Xijmax(Xij)-min(Xij)(2)

式中:i为兵团的师;j为评价指标;Xij为兵团第师第项评价指标的原始数值;Yij为标准化后具体数值。

其次,整理原始数据矩阵。将原始数据依据评价指标的影响方向利用式(1)或式(2)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

X=X11…X1n

Xm1…Xmn=(X X2,…,Xn)(3)

Y=Y11…Y1n

Ym1…Ymn=(Y Y2,…,Yn)(4)

式中:Xij(i= …,m;j= …,n),表示第i评价对象在第j项指标中的具体数值;n为评价子系统个数;m为列向量数据。

最后进行信息熵与权重的计算。根据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选取的各类系统指标的相对变化程度的影响决定具体的指标权重。

Ej=-kmi=1PijlnPij(5)

式中:Ej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中各子系统的熵值;常数k取决于样本数m;Pij是为消除标准化影响而进行坐标平移的第i评价对象中第j项评价指标的比重;Eij为兵团乡村振兴水平评价子系统的信息熵,熵值可反映出兵团各师乡村振兴水平评价的作用,熵值越大则指标作用越大,反之亦然。

Sj=1-Ej(6)

dj=Sjnj=nSj (7)

式中:Sj为各指标间的离散系数,数值越大,评价指标越重要;dj为评价指标的熵值权重,其中若Ej= dj=0,说明该评价指标无意义;Ej越小,dj越大,表明指标有着显著作用;Ej越大,dj越小,则该项评价作用不明显。

1.3.2 TOPSIS评价模型。

采取多指标评价方法的TOPSIS评价法,对兵团2020年度的样本数据进行最优、最劣解的理想解法,并判断出最优、最劣方案,对评价对象与理想方案的接近程度进行对比,获得最终的兵团乡村振兴水平一级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

首先,建立权重标准化矩阵。将前期熵值法过程中经过处理的标准化矩阵进行赋权处理。

Z=γj×Yγ1Y11…γnY1n

γ1Ym1…γnYmn=Z11…Z1n

Zm1…Zmn(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