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作者: 杨紫依 马凤才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分析0

摘要  产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与时俱进的必然结果,也是农业优化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以黑龙江省2001—2021年农业产业结构数据为基础,采用产值占比法测算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并通过建立弹性系数回归模型深入探究其影响程度。结果显示:随着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的积极影响越来越突出,贡献度由负值转向正值;种植业在农业各生产部门中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其次是畜牧业和林业,渔业影响效果不显著。因此黑龙江省应进一步探索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进步。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弹性系数;黑龙江省

中图分类号  S-9;F3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1-020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1.04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al Adjustment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YANG Zi-yi, MA Feng-cai

(Heilongjiang Bay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Daqing, Heilongjiang 163319)

Abstract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ith the tim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ns of agricultural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Based on the data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from 2001 to 2021, 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output value share to measure the contribution of changes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and explores the extent of its influence by establishing an elasticity coefficient regress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with the continuous adjustment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e positive impact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and the degree of contribution has shifted from negative to positive;planting industry makes the most prominent contribution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among all the production sectors of agriculture, followed by animal husbandry and forestry, and the impact of fishery is not significant. Therefore,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further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enhance th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nd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

Key words  Structural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Economic growth in agriculture;Contribution rate;Elastic coefficient;Heilongjiang Province

基金项目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YJSCX2023-Y50)。

作者简介  杨紫依(1999—),女,河南焦作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与政策。

*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产品安全与管理方面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2-11

农业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农业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社会进步与国民经济发展。推进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目标之一,历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作为重点工作进行部署,着力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就是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转变,包括各产业的比重以及各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从而使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经济的有效增长。目前由于城镇化的加速与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农业产业结构也应随之调整,满足农业农村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需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始终是一个不断变化升级的过程,因此分析其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作用,对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业产业结构理论最早开始于国外学者对产业结构的研究,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第一次提出了产业结构理论[1],随后英国经济学家Colin Clark以配第的研究为基础,提出了“配第-克拉克”定理[2],产业间结构的转型升级问题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人口结构变动[3]、市场需求[4]、技术进步[5]、金融支持[6]以及政策导向[7]等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化也会对农业经济增长[8]、提供就业机会[9]、增加农民收入[10]以及缓解环境压力[11]等方面产生重要意义。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农业第一大省,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否合理化不仅关系着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也会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笔者以黑龙江省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为研究对象,分析其2001—2021年农业产业结构变动情况,实证探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农业内部各产业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进而为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提出有效对策建议,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1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分析

1.1  研究区概况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点建设的商品粮基地,全省现有耕地面积1 716.万hm2,位居全国之首。农业资源富集,粮食综合产能位居全国第一;生产技术先进,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水平达98%;农业贡献突出,是我国商品粮、特色蔬菜、杂粮杂豆等重要主产区。截至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成就显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了3 609.9亿元,全省粮食种植面积1 468.32万hm2,总产776.3亿kg,连续13年居全国首位。同时作为畜牧业生产大省,奶牛存栏量和生鲜乳产量在全国排名前五,畜牧产业一体化进程发展迅速。黑龙江垦区现已建设生态高产标准农田190.47万hm2,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76.28%,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重要示范区之一。

1.2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为6 718.2亿元,同比增长2.5%,处于稳步增长阶段。其中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增长值分别为1.7%、5.0%、3.9%、3.7%,林业增长的比较多,其次是畜牧业和渔业,种植业增长较为缓慢。图1为2001—2021年黑龙江省农业各部门产值占比变化趋势,明显看出:①种植业是黑龙江省农业发展主导产业,一直以来占据着重要地位。种植业的产值占比在50%~70%波动上升,而且远超其他3个农业类型,充分体现了黑龙江省作为维护我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重要地位。②林业所占的比重较小,在2003年到达峰值,接着缓慢下降到2012年后又开始平稳增加,黑龙江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林业产业发展潜力较大。③黑龙江省也是畜牧业生产大省,一直以来发展较快,在2011年之前处于波动上升阶段,2011年之后开始波动下降,但占比始终在30%上下浮动,畜牧业产值占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国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养殖业的效益显著下降,养殖户积极性受到抑制,使得畜牧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④渔业是农业各部门中产值占比最小的,一直以来都处于1.2%~2.9%,发展平缓且速度慢。黑龙江省水域以湖泊为主,以发展冷水渔业为优势,渔业发展缓慢主要由于资源受限、装备条件薄弱,制约发展的因素较多。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产值比率变更法

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取决于两方面:一是农业各部门产值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二是农业各部门产业增长率。黑龙江省实际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预测模型所得出的增长率的差额即为农业产业结构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因此构建增长率预测模型如下:

M=4i=1CiMi(i=1,2,3,4)(1)

其中:M代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总值增长率;Ci(i=1,2,3,4)分别代表黑龙江省种植业、林业、畜牧业以及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Mi代表农业各部门产值的增长率。

2.2  弹性系数回归模型

不同的产业结构或产生不同的农业生产效果,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程度也不同,当产业间结构存在差异性时,通常采用以下生产函数:

Y=F(X1,X2,…,Xn,A)(2)

而通过参考学者舒燕[12]的研究,我们可以整理式(1)得到以下计量模型测算农业产业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lgY=α0+ni=1αilgXi+θ(3)

其中:Y代表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指数;Xi(i=1,2,3,4)分别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产值指数;α0表示农业生产技术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αi表示农业内部各部门的产出弹性;θ表示随机误差。

2.3  数据来源

该文研究是的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此以2001—2021年时间序列数据为选取样本,所有数据均来源于《黑龙江统计年鉴》《黑龙江省农业概况报告》等。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2022年黑龙江省农业概况报告》,通过式(1)测算2001—2021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见表1。

可以观察到,2001—2012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处于低谷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效果不佳。直到2013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才开始对农业经济增长产生正向贡献,这说明黑龙江省2013年之后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是有效的,但可能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比较微弱,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还有探索空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