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农视角下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采纳意愿与行为研究

作者: 桂福明 王淼 唐跃 张航维 卢敏

稻农视角下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采纳意愿与行为研究0

摘要  稻蟹综合种养技术作为吉林省主推技术之一,是绿色农业技术的成功典范,在缓解消费者与生产者矛盾,提高水稻品质,增加稻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以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作为研究区域,以当地稻农作为调研对象,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稻农采纳意愿和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结论制定推广干预策略,为类似技术的推广提供可参考的实证研究案例,以期提高创新技术推广的转化率,提高农业研究子系统、农业推广子系统对农业生产子系统的服务效率和效果,更好地助力农业产业兴旺。

关键词  稻农;稻蟹综合种养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1-0249-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1.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tudy on Rice Farmers’ Adoption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to Rice-Crab Integrated Planting & Rearing Technology—Taking Nanwaizi Street in Gongzhuling City as an Example

GUI Fu-ming1, WANG Miao2, TANG Yue3 et al

(1.Da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azhou, Sichuan 513001;2.Tongliao Agriculture and Animal Husbandry Development Center, Tongliao, Inner Mongolia 028000;3.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 130118)

Abstract  Integrated rice-crab farming technology, promoted a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in Jilin Province, has emerged as a successful exemplar of green agricultural practices. It has yielded significant outcomes in mitigating consumer-producer conflicts, enhancing rice quality, and augmenting farmers’ income. This study focuses on Nanweizi Street, Gongzhuling City, Jili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and local rice farmer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Employing a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t examines the adoption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 of rice farmers towards integrated rice-crab farming technology along with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Drawing upon the derived conclusions from this analysis, promotional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will be devised to furnish empirical research cases for similar technology promotion endeavors. The objective is to enhance the conversion rate of innovative technology promotion while bolstering servic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within agricultural research subsystems and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ubsystems to foster better development within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Key words  Rice farmers;Comprehensive planting and breeding technology for rice and crab;Adoption willingness and behavior;Influencing factors

作者简介  桂福明(1996—),男,四川达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代农业创新与推广。*通信作者,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从事现代农业创新与推广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8-17;修回日期  2023-12-1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的升级,人民群众对绿色、健康、安全、高质量农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但生产者却面临着产能过剩、销售不畅、价格低迷、农产品存在质量与安全等问题,为此未来中国必须走质量兴农之路,通过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的基本路径,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1]。稻蟹综合种养模式作为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化绿色农业模式,但稻农的采纳意愿与行为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具有重要影响,这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稻农采纳技术意愿与行为方面的研究不在少数。孔祥智等认为教育水平对农村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2-3],曹建民等[4]对农户技术培训参与度和新技术采纳意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技术培训是影响稻农技术采纳意愿的重要因素。陈雪婷等[5]探讨了由认知差异带来的农户采纳生态种养模式的行为差异,认为经济效应是稻农采纳行为发生和提高采纳强度的根本驱动力。杨欣等[6]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在经济因素中,务农数量和可耕作土地面积对稻农采用低碳农业技术的行为有很大的正面影响。王泓宇等[7]通过 Logistic模型与ISM模型结合,分析影响稻农稻虾种养模式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因素,结果表明,在稻农个人特征中,年龄、健康状况对悖离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文化程度对悖离有负向影响。

综上所述,虽然目前有很多关于稻农对技术采纳意愿和行为的研究,但是从稻蟹综合种养技术来看,多数学者集中于从政府、农业推广部门以及经济学的角度来进行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而对稻农视角的稻农想法、态度以及行为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街道作为调研地,获取有效问卷383份,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深入研究稻农对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采纳意愿、采纳行为以及影响因素,明确主要促进因素和限制因素,并根据研究提出有助于该技术推广的针对性干预策略。

1  研究假说

中国小稻农是以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业生产者,是否愿意尝试一种新技术,主要是考虑该技术是否能在短期内满足经济效益需求。黄武等[8]认为非农收入的提高对农业创新技术的采纳有显著负向影响,表明随着非农收入的上升,农户采纳农业创新技术的可能性会下降。因此水稻产量的下降以及水稻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下降,则稻农对水稻收入的依赖性也会下降,从事水稻生产将面临更高的劳动机会成本,农户会将稀缺的劳动更多配置到非农就业中,以获取更高的收入,从而降低稻农对农业创新技术采纳的可能。

稻农的年龄影响着稻农对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年龄越大,从事农业活动的思想相对固化,对于新技术的风险性越存在质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低,更倾向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关雅琪等[9]认为农户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厌恶风险,对于换种可能带来的风险会选择尽量规避,随着农户年龄的不断增长,种植规模不断缩小,且从事水稻种植年份较长的农户,经验会更为丰富,这可能会造成部分农户中存在经验主义者。

小稻农种植规模小且无正规的经营方式更易受到信息不对称、缺乏市场竞争力,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建立起来为合作社成员谋利益的“抱团取暖”型经济组织,对于风险的抵抗能力更强,更易于实现信息对称[10]。同时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容易受到农业部门、农业行业的关注,合作社向稻农提供创新型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市场供求等信息,能够促进稻农对某项农业技术的认知程度,从而有利于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11]。朱鹏等[12]认为加入合作社能显著提高粮农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程度,提升幅度约为27.16%,且对技术密集型绿色生产环节的提升效果尤为明显。稻农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稻蟹综合种养技术更加了解,更容易促进其进行规模化生产。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组织,有一定的制度和行为约束,更容易促使合作社成员按照政策发展方向开展农事活动。

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H1~H3。

H1:提高稻农的水稻产量以及水稻收入有助于促进稻农对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采纳;

H2:稻农年龄与务农年限的增长对稻农采纳稻蟹综合种养技术有负向影响;

H3: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促进稻农对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采纳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2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2.1  研究方法

在研究解释变量(X)对被解释变量(Y)的影响时,被解释变量(Y)往往是分类变量,因此分析X与Y的影响关系可以使用Logistic回归。在该研究中为了能够深入了解和分析影响稻农采纳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核心意愿,调查问卷的被解释变量设定为“愿意采纳”和“不愿意采纳”二元变量让被调查对象进行回答,结果只有“愿意采纳”和“不愿意采纳”2种,可以使用概率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在借鉴张万兰等[13]对影响因素农民采纳有机水稻技术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该研究对采纳意愿与行为的分析最终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和检验,将愿意采纳稻蟹综合种养技术取值为1,不愿意采纳取值为0。

农民采纳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影响因素为Xi(i=1,2,…,n),自变量的Logistic模型如下:

P(Y=1)=1/[1+EXP(-β0+β1X1+…+βiXi)](1)

而通过事件发生的(Pi)与不发生(1-Pi)的概率及优势比(OR),就能得到Logistic回归模式的线性模式:

lnPi/(1-Pi)=β0+β1X1+… +βiXi(2)

式中,Pi为农民采纳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概率;Xi为第i个影响因素;βi为第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表示解释变量对农民采纳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影响方向及程度;β0为截距(回归方程的常数)。

2.2  数据来源

样本数据的获取历经3个阶段。一是访谈,首先设计访谈提纲,在实地对已经采纳和未采纳稻蟹综合种养技术的稻农分别随机选取25位进行面对面访谈。二是问卷预调研,根据访谈结果设计预调研问卷,通过水稻专家、螃蟹专家和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对此问卷的合理性和严谨性进行完善和提升,并随机邀请当地50位稻农填写问卷,再剔除不适用的选项,修改了部分名词,使问卷内容更易于被当地稻农理解,形成了最终的正式问卷。三是正式问卷的发放与收集,共随机发放410份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83份,问卷有效率为93.4%。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