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伊甸园热带雨林温室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
作者: 卢小松 王俊 程晓亮
摘要 青岛东方伊甸园是一座以“水”为主题的多功能生态型主题公园,其中风暴森林热带雨林展览温室是伊甸园标志形象,以“水生万象”为营建主题,展示水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展览温室的营建将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展基于自然生态的艺术化设计,通过艺术的手法,融合热带雨林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技术,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水与热带雨林的关系,体现“恢复”与“重塑”的生态价值观念,为将来更多展览温室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提供案例实践思路。
关键词 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热带雨林;景观设计;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 TU 9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2-0193-08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2.041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of Qingdao Eden Tropical Rainforest Greenhouse
LU Xiao-song1,WANG Jun1,CHENG Xiao-liang2
(1.Shanghai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 Ltd., Shanghai 200082; 2. Qingdao Oriental Eden Cult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Co., Ltd., Qingdao, Shandong 266071)
Abstract Qingdao Oriental Eden Park is a multi-functional ecological theme park with the theme of “water”. The storm forest tropical rainforest exhibition greenhouse is the iconic image of Eden Park, built with the theme of “aquatic diversity”, showcasing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and biology. The construction of exhibition greenhouses will be guided by the concep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carry out artistic design based on natural ecology. Through artistic techniques, the integration of tropical rainforest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technology will be demonstrated. By showca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forms of water and tropical rainforests, the ecological values of “restoration” and “reshaping” will be presented to tourists, providing case practice ideas for the landscape design and plant configuration of exhibition greenhouses.
Key words Qingdao Eden;Exhibition greenhouse;Tropical rainforest;Landscape design;Plant configuration
青岛东方伊甸园项目位于中国山东省青岛市,占地面积约为16.5万m2,由金茂集团投资建设,是一座集教育、科研、产业和旅游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主题公园。建成后,景区将拥有大面积创意优美的自然植物景观和一系列有趣的互动项目,带给游客独特的休闲体验[1-2]。
青岛东方伊甸园项目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植物园。它是一个植物、教育、艺术、建筑的结合体,旨在通过生态环境的展示窗口,向游客介绍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东方伊甸园项目通过引进英国伊甸园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IP)与经营理念,采用国际水准的设计与建造标准,结合青岛地域特色而建设的新型生态环保体验项目,园区将以“水”作为主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开展基于自然生态的艺术化设计。
东方伊甸园将探索水资源的多种呈现形式,包括风暴云、雨、溪流、激流、瀑布、池塘、运河、灌溉渠道、沙石含水层、地下暗河、水滴世界等,还将探索植物生态系统对于水体的依赖、捕获、影响甚至抗拒以及过滤水等奇特反应方式[3]。核心区包括入口区、水质量区、水极端区、风暴森林区四大主题分区,这四大主题分区将通过不同的故事线,引导游客对水的重要性进行深入了解。笔者通过案例研究的方法,展示出伊甸园不同形态的水与热带雨林的关系,为将来更多展览温室的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提供案例实践思路。
1 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项目概况
风暴森林区是整个伊甸园项目的标志形象,这里将建设热带雨林温室,以高山源地瀑布落水为视觉中心,游客通过高空步道可以纵览整个雨林(图1)。这个区块设置有10 000 m2 的热带雨林、高耸的源地以及多种多样的体验项目[4]。
展览温室建筑场馆形态的设计受到胶州湾吹来的海风启发,因风成型,形似被风吹落的“生命水滴”。其占地面积约19 500 m2,高度约57.0 m,源地高度39.5 m,瀑布高度23.0 m(净高16.5 m)。水在园区内的景观面积占25%(3 250 m2),水体的各类形态包括瀑布、溪流、湿地、海洋等充分融入热带雨林的各个角落。在这里也将探讨水资源丰富产生的原因、“水生万象”的有关背景以及它对未来世界的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在水资源丰裕地区,人、水、自然将达到和谐统一[5]。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建筑总体设计如图2所示。
2 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的景观设计
风暴森林热带雨林部分,集中展现了热带雨林的典型特征和动植物的生活场景以及植物的生存智慧。风暴森林中的热带雨林不是科学性植物园的组织体系,更多的是与游览吸引力和演艺的功能结合,让观赏者在游乐间体会自然之伟大之神奇,从而激发人们热爱自然的情怀[6]。
2.1 景观故事线设计
在风暴森林展览温室围绕水设计整体的故事线,通过不同的故事线,引导游客对水的重要性进行深入了解。水是植物必不可少的成分之一,植物体的含水量一般为60%~80%,有的甚至可达90%以上,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是很多物质的溶剂,土壤中的矿物质、氧、二氧化碳等都必须先溶于水后,才能被植物吸收和在体内运转;水还能维持细胞和组织的紧张度,使植物器官保持直立状况,以利于各种代谢的正常进行;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够促进光能的吸收和转化,从而合成有机物质;水还能调节植物的体温和稳定环境,是植物生长发育极重要的生态因子[7]。因此,植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长发育。展览温室讲述的核心故事是植物与水的游戏,除主故事线(图3)以外,其他故事线还有垂直世界、空中城市、美的发现、邻里相依、雨林求生、寻香识宝、探秘之旅、雨林激情。
2.2 景观步道设计
2.2.1 空中步道。
展览温室利用自身条件,通过不同的层高,结合景观营造,模拟出极具热带风情的植物景观。首先,利用温室内建筑的高差设计,形成了树冠步道(高度8~14 m)、云中步道(高度20~24 m)和风暴之路(高度25 m)3个层级的空中步道游览体系(图4),这些步道不仅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游览体验,同时也为游客带来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知识和水资源保护方法[8]。
树冠步道位于温室地面之上,高度在8~14 m,游客可以在这里尽可能地俯瞰整个下部雨林,欣赏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美丽景色。云中步道位于温室的中央,高度在20~24 m,游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到高山源地瀑布落水的美景,也可以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感觉;同时,这里也是观察风速和风向的好地方。风暴之路几乎位于温室顶层,高度在25 m。这是一条极具挑战性的步道,需要游客克服高空恐惧,勇敢前行。
2.2.2 地面游览步道。
展览温室是青岛东方伊甸园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游客游览的主要场所之一。为了提供更好的游览体验,展览温室的地面游览步道根据主体景观设计,结合特色景观分布,被设计成近500 m的主要游览路线,按照“不走回头路”和“应游尽游”原则进行布局(图5)。游客可以按照路线顺序游览各个景点(图6),更好地了解热带雨林的生态系统和水资源的重要性。主要游览路线设计采用北进、南出单循环览路线,为游客提供多样的游览体验[9]。
2.3 竖向设计
根据温室整体设计框架,在整体层高57 m的竖向上,参照空中步道的设计,大体可以分为4层空间。高度25 m及以上是第1层,该层可以俯瞰整个温室景观。高度在20~24 m为第2层,8~19 m是第3层,最后是地面空间。即便是在地面空间上,为配合不同的场景需要,也按照要求实现了空间上的多样变化。丰富的竖向设计(图7)创造出精彩的视觉变化,便于游客欣赏各种植物和动物的美丽景色。
3 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的植物配置
对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植物配置的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从生态系统构成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植物配置应考虑植被的覆盖率和物种多样性。植被覆盖率高的区域可以提供更多的生物栖息地,从而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应确保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支持不同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10]。
从群落构成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植物配置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态特征进行合理搭配。例如,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可以种植喜阳性植物,而在土壤贫瘠、干旱的地区则应选择耐旱植物。此外,还应注意不同植物的相互作用,如竞争、共生等,以确保整个群落的生态平衡。
从生态位分析的角度来看,该项目的植物配置应考虑不同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每个植物都有其特定的生态位,即其在生态系统中所扮演的特定角色和功能。合理的植物配置应确保各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比例适当,以支持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11-12]。
青岛伊甸园展览温室围绕热带雨林主题,分成热带特色展示区、热带场景生活展示区和热带雨林展示区。热带特色展示区以展示热带特色品种植被为主要功能,是展示温室最具特色的植物展示区域,同时也是先行开发的样板段区域;该区域包括热带植物典型特征区、龙山保护植物区、兰科植物区、强酸性植物区、孑遗植物区、烧焦森林及竹林区。热带场景生活展示区则着重展示热带典型生活场景,向游客重点展示热带地区人民生产、生活场景,包括村落植物区、喜水植物区、姜目植物区、抗盐碱植物区。热带雨林展示区则着重体现热带雨林中丰富的植物类型,以多种植物配置体现热带雨林复杂的植物群落结构,包括果园、客居区、热带季雨林区、草坪、蕨类植物区、棕榈植物区等多种植物类型小区[13]。青岛伊甸园植物分区设计见图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