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差异性分析

作者: 万思琦 董晓波 伏成秀 李春林 鄢文光 袁媛

云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区域差异性分析0

摘要 云南省乡村振兴水平在全国处于较低位置,通过分析云南省乡村振兴整体水平及乡村区域发展差异,将云南省划分为4个区域,从乡村振兴的5个子系统进行分析探讨。根据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体系构建了云南省整体及16个地(州)乡村振兴总体发展水平评价指标,运用熵值法测算了2021年云南省整体及16个地(州)乡村振兴的发展情况,同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云南省乡村振兴发展区域差异程度。结果表明:云南省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状态但是整体区域稳步上升,同时乡村振兴发展区域间差异显著,主要表现为滇中>沿边>滇东北>滇西,其中滇中-沿边的差异最大,在5个指标中,治理有效与生活富裕的基尼系数也是呈现出较大差异。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发展过程中,对于区域间发展的政策战略应该因地制宜,推进乡村治理成效与农户的生活富裕程度是减小区域间差异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熵权法;Dagum基尼系数

中图分类号 F 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3-0243-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3.052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Yunnan Province

WAN Si-qi1,DONG Xiao-bo1,FU Cheng-xiu1,2 et al

(1.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Kunming, Yunnan 650000;2.Agricultural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Kunming,Yunnan 650000)

Abstract The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s relatively low in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level.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verall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nd the differences in 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dividing Yunnan Province into four regions, and analyzing and exploring the five subsystem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ccording to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 evaluation index of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nd 16 regions (prefectures) is constructed. This paper uses the entropy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and 16 regions (prefectures) in 2021, and uses the Dagum Gini coefficient decomposit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Yunnan Province is in a low state, but the overall region is steadily ri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development,mainly in central Yunnan>border areas>northeast Yunnan>western Yunnan, of whic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entral Yunnan and border areas is the largest. Among the five indicators,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affluent life also shows a large difference. In the implem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n Yunnan Province, policies and strategies for regional development should be more tailored to local conditions. Promo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rural governance and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farmers are effective ways to reduce regional difference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Indicator system;Entropy weight method;Dagum Gini coefficient

基金项目 云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项目(001001002012)。

作者简介 万思琦(1995—),女,云南个旧人,研究实习员,硕士,从事农业经济与农业生态系统研究。*通信作者,研究员,硕士,从事农村区域发展及农业工程研究。

收稿日期 2024-01-16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全方面涵盖乡村发展体系,2021年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更进一步的为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提出规划,2022年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水平。评价乡村振兴的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十分重要,而评价系统的科学性在于其层级和指标的设定。为此,笔者在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云南省为例,提出构建体系,利用文献资料和数据资料,采用熵值法,设定体系指标,建立评价体系,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同时,关于乡村振兴的评价内容和分析方法也在不断丰富, 一是乡村振兴总体发展水平。徐雪等[1]基于中国层面在采用熵值法基础上还运用了Dagum与Kernel方法进一步测算中国乡村振兴的区域发展差异,东部差异最明显。贾晋等[2]基于熵值TOPSIS的实证分析方法对30个省的乡村振兴进行评价与相应的异质性分析。王青等[3]基于10年30省的面板数据运用3个方法估计中国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认为总体差距首先是区域差距。张雅静等[4]归纳了4类研究目前中国乡村振兴的评价体系,认为重点探索跨区域研究,坚持以农户为出发点,评价方法相互借鉴融合等。二是乡村振兴省级发展水平。毛锦凰[5]运用熵权-层次法对甘肃省县域进行发展水平评价。李长亮等[6]运用3个方法测算了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乡村振兴水平,区域间、区域内的差异都显著,其中东部地区最为明显。姬志恒[7]运用AHP熵权法及3个分析方法研究中国31个省份农村发展区域差异及动态研究,发展受产业、市场化及科技等因素影响。许庆等[8]测度中国31个省份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水平,运用4种方法测度发展水平及差异情况,东部地区的差异较大。三是乡村振兴的乡级发展水平。杨亚东等[9]测算了四川省与沿海地区省份的乡村振兴差距,并与相邻省份云南省进行比较分析。沈剑波等[10]运用频数分析法与综合评价法进行山东省5个乡镇的乡村振兴发展与目标实现的监测。张挺等[11]通过实地调研形式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5个典型村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将层次法与熵权法进行融合得到分析结果。芦风英等[12]运用空间计量与网络分析法研究甘肃省各乡村的空间关联性,分析5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联性的发展水平。宋川等[13]采用3种方法测算河北省及各区域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结合变异系数和锡尔指数测算区域差异性。郭耀辉等[14]以贫困县马边县为例,运用Delphi和AHP方法评估乡村振兴背景下马边县的发展情况。2022年,云南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压倒性位置抓紧抓实,全省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增长15.9%,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2022年,全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4 147元。但也要看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的基础还不牢固[15]。云南省作为特色农业发展大省,研究乡村振兴的发展水平很重要。

1 云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1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产业兴旺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有力支撑,在乡村振兴发展的过程当中,产业兴旺是支柱,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能力、加快三次产业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高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竞争力。生态宜居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主要呈现,也是体现农村居民生活幸福度的重要依据。着重强调农业农村绿色健康发展和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来反映农村人居整体环境,以实现农业绿色生产方式,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既解决了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问题,又可以改善人居生活乡村风貌,进一步实现“富口袋”和增幸福。乡风文明是现代文明建设的保障,是乡村软建设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乡村的文化是每个乡村接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乡村的发展历程是乡村历史来记录的,需要时刻发扬历史底蕴的文化作用,更要与时俱进将其精华融入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同时乡村教育力度还需加强,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文明的乡风、家风、民风要接续并保持广为流传[16-17]。治理有效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基层建设治理目前是发展的短板,实现治理有效应抓牢抓实基层。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必要的,形成健全的乡村治理基层服务体系,进一步引导村民积极主动参与乡村治理,同时要让多主体共商共治,使得乡村有序合理的发展、乡村居民有实在的满意度。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目的。增加农户的收入是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是让农户生活好起来,生活质量高起来,生活保障稳起来的实在感,同时多样化的渠道增加农户收入是必经之路,除了基础的生活保障,在医疗、养老方面也应进一步提高保障水平;城乡差距的缩小是乡村振兴又进一步的体现,乡村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及数字乡村的发展建设需逐步推进,同时在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的配备应该提前规划好,遵循建好用好的路子,全面建好乡村居民美好生活的设施,循序渐渐实现共同富裕[18]。

1.2 云南省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基于以上对乡村振兴的概述及指标选取的依据,遵循科学性、综合性、可测性与可得性等原则,共建立了24个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表1)。

1.3 数据来源 基于24个指标测算云南省16个地(州)2021年乡村振兴总体水平及5个子系统指数,在指标选取中充分结合了多渠道获取的地州统计数据, 该研究所需16个地(州)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数据来自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公开数据;16个地州义务教育数据来自各地州2021年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治理有效与生态宜居部分数据来自各地州人民政府网站公开数据,生活富裕数据来自各地州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余数据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云南统计年鉴2022》;个别地州缺少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恩格尔系数数据的采用假设这些指标保持不变的变化速度,以其上一年的变化率来推算补齐数据或是各地州平均值指标代替。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