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

作者: 张玲 郭俊霞 祖晓伟

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研究0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发展受到国家重视。国家出台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首的一系列帮农助农政策,力求促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三资”作为村集体的主要经济推动力,其管理也一直是村集体经济管理的重点内容,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做好“三资”管理是提高村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关键一环。分析了河北省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今后的改善措施,旨在提高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关键词 “三资”管理;乡村振兴;村集体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4-025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4.05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on the Management of Village Collective “Three Assets” in Hebei Province  Unde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ZHANG Ling1,GUO Jun-xia1,ZU Xiao-wei2

(1. Hebe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1; 2. Hebei Provincial Animal Husbandry Station,Shijiazhuang,Hebei 050000)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received national attention. The country has introduced a series of policies,led by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imed at promoting steady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As the main economic driving force of village collectives,the management of “three assets” has always been a key content of village collective economic management,which is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farmers. Doing a good job in the management of “three assets” is a key link in improving the income level of villagers,promoting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narrowing the urban-rural gap.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future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e management of rural “three funds” in Hebei Province,aim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collective “three funds” management in rural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industries.

Key words “Three capital” management;Rural revitalization;Village collective

村集体“三资”即资金、资产、资源。资金指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资产包括村集体投资兴建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水利、交通、文化、教育等基础公益设施以及农业资产、材料资产、债权等其他资产。资源指由法律法规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林地、山岭、草地、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1。目前“三资”造成的资产流失、资源闲置浪费等问题依旧较为普遍,制约着村集体经济发展。提高“三资”管理,为乡村振兴战略保驾护航,是当下存集体经济大踏步发展的必然选择。

1 “三资”管理与乡村振兴

1.1 乡村振兴战略简述

十九大报告提出三农问题是关系国民生计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同样是村集体发展的5个切入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农民,其主体权属于农民,乡村振兴战略能提高农民致富能力,其动力来源也是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乡村振兴与农民相辅相成,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1.2 乡村振兴与“三资”管理的关系

乡村振兴作为农村发展的推动力,为“三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乡村振兴促进集体经济发展,“三资”管理作为集体经济的重要一环,自然也要提质增效,着眼于村集体发展的需求,将乡村振兴理念融入日常工作当中[3。当村集体从乡村振兴的角度去看待“三资”管理的特点和要求,有利于其“三资”管理的创新和发展,使“三资”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高水平的“三资”管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前提[4,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乡村振兴需要激发村民活力,提高村民参与度,进而提高村集体治理水平,而“三资”管理水平作为村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对于保障民生和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乡村振兴的关键。

2 河北省“三资”管理现状

2.1 村集体资金现状

2021年河北省村集体总收入为223.9亿元,其中其他收入79.7亿元,占比最高,为35.6%。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补助收入均占比20%左右,投资收益为44.9亿元,仅占比2.0%(表1)。因此,经营收入、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为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需要注意的是,补助收入占比高说明村集体对政府的依赖性较高,不利于村集体长远发展,甚至会阻碍乡村振兴发展进程。投资收益占比低表明可能存在村集体缺乏经营人才,投资能力有限,并且存在盲目投资的问题。

在支出方面,2021年总支出为185.8亿元,其他支出108.5亿元,占比58.4%,管理费用42.6亿元,占比22.9%,而经营支出34.6亿元,占比最少,为18.6%(表2)。从数据可以看出,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着非经营支出占比过大的问题。非经营支出主要包括干部报酬和报刊费等管理费用和公益性固定资产折旧费用、防汛抢险支出等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其他支出,这些支出都依赖于村集体的收入。然而,在46 669 的总村数中,有9 021个村无经营收益,占比高达19.3%,经营收益5万元以下的村17 513个,占比37.5%,这说明将近60%的村集体为“空壳村”(表3)。这些村集体的运转只能依赖于政府的全额补助,在这种情况下,就更谈不上将集体收益用于村民分配,同时成为了乡村振兴中的薄弱一环。

2.2 村集体资产现状

2021年,河北省村集体资产总计3 125.7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占比最大,为50.20%,其次是流动资产,占比37.90%,这2项构成了资产的主要来源,长期资产和农业资产占比较低(表4)。综合这3年来看,资产总额迅速增长。流动资产所占比例略有上升,而固定资产所占比例不断降低。对于应收款项占比逐年提高,应引起注意,应收账款大量挂账,存在出现坏账的风险。应收账款大部分为村集体经营收入所得,长时间不能收回则会减少村集体资产进而损害村民利益。

2.3 村集体资源现状

2021年,河北省集体所有的农用地总面积为1 291.08万hm2,可以分为三大项、四小项。三大项为耕地、林地、草地,其所占比例分别为48.1%、29.1%和12.5%,三大项共占比89.7%,四小项分别为园地、养殖水面、农田水利设施和其他农用地,占比均在2.0%左右。

3 提高“三资”管理水平的意义

完善的“三资”管理体系是农村经济良好发展的保障。对于村集体发展来讲,资金和资源是各种活动的支柱,无论发展什么产业,都要依托于当地的资源,同时需要资金的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资产和资源的有效运行。资金在账面上不动无法创造收益,只有活起来、动起来才能带来更多有形的资金利益。资产也是有形的,但可以在无形中为村集体带来经济利益。在修建村公路,建设村基础设施等资产创造过程中,加大对工程的监管力度,提升工程质量,就可以延长使用年限并减少维修费用。资源更是村集体赖以生存的财富。发展农业离不开土地,发展旅游产业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环境。只有在保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使其带来源源不息的财富,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实现产业振兴。同时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要做到科学把握乡村的差异性和发展走势分化的特征,做好顶层设计。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村集体经济壮大增收,村民才能实现富裕。

全面彻底的“三资”管理可以摸清集体“三资”底数。由于资产、资源固有的特性,尤其是资源,属于自然形成,村集体对此类资源没有稳定完善的议价市场,其具体经济价值无法用金额准确计量,加上历史遗留因素,荒地产权不明晰、四界不清楚等问题也为“三资”核算增加了难度。及时摸清集体“三资”底数,一方面使村集体村民权益得到更好维护,另一方面能及时利用常年被忽视的“四荒”地,减少集体的不良资产,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存在。

公开透明的“三资”管理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三资”属于村集体共同的财富,每位村民都是“三资”的主人,有权掌握村集体“三资”的基本情况。“三资”管理不规范,信息公开不及时会使村民缺乏安全感,加大对村干部的猜疑、不信任,进而导致上访、投诉等事件频发,激化干部村民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村集体稳定和谐发展。“三资”管理透明化,村民能清楚看到自己的权益,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心里会更踏实,主人翁意识得到满足,增加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和满意度,村民干部齐心,共同维护村集体和谐稳定发展。

4 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河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仍然存在一些难点和问题,只有直面问题,积极寻求对策,才能突破禁锢,从而提升“三资”使用效率,切实推进乡村振兴。

4.1 对“三资”管理重要性认识不足

首先,村干部作为村集体的领导者、带头人,思想认识必须保持先进。“三资”管理之于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由于传统的“三资”管理手段落后以及资产资源等管理存在的现实困难,对于荒地等常年弃置的土地等“老大难”问题始终不愿着手解决,没有认识到闲置资源的重要性。其次,不乏村民认为集体的事就是领导的事,集体财务管理用不着我管,轮不到我管。这种现象的出现在于没有准确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自己是村集体的一份子,也是集体资产的主人。这同样也是缺乏集体荣誉感的体现,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中“乡风文明”也是农村发展不可缺少的,村民存在“小农”意识,缺乏集体意识,同样制约了“三资”管理的完善性。集体“三资”管理优劣直接关系村民的切身利益,村民应主动关注村集体“三资”管理,维护自身利益。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