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角色与贡献
作者: 郝鑫 王俊彦摘要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角色。在服务学习理论视角下,运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量化及质性评估等方法,探讨了大学生在中国乡村全面振兴中的角色与贡献。结果显示,通过参与服务学习项目,大学生在乡村教育、产业、文化和生态振兴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大学生的参与显著提高了乡村的教育质量、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了乡村文化传承、改善了乡村生态环境。强调了建立健全机制,鼓励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服务学习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 服务学习理论;乡村振兴;大学生;角色与贡献
中图分类号 G 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24-0270-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24.05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The Role and Contrib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Comprehensiv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Learning Theory
HAO Xin1,WANG Jun-yan2
(1.Graduate College,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2.School of Marxism, Harbin Institute of Petroleum,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16)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China’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backbone of the new era,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is proces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rvice learning theor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ole and contribu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in Chin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case analysis, quantification and qualitative eval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by participating in service learning projects, college students play multiple roles in rural education, industry, culture and ecological revitalization, injecting new vitality into rural development. Their participation h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rural education,
drive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promoted the inheritance of rural culture, and improved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ing a sound mechanism to encourage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points out that service learn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Key words Service learning theory;Rural revitalization;College students;Roles and contributions
随着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中坚力量,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服务学习理论作为一种强调学习与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可以为大学生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与贡献提供有益的启示。通过服务学习,大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还能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研究大学生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角色与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深化对服务学习理论的认识,将其与乡村全面振兴实践相结合,为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通过分析大学生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全面振兴,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乡村振兴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发展。
关于服务学习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左冕[1]讨论了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服务学习项目促进主动学习和实践的转变,黄洌彬等[2]分析了服务学习理论在护理学、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中的应用,薛国凤等[3]概述了服务学习理论在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新理念,陈迎红等[4]探讨了服务学习在提升大学生志愿者行动效果中的应用,朱彦妮[5]讨论了服务学习理论在高职院校、体育专业教育中的创新应用,裴晶晶等[6]深入探讨了如何利用美国服务学习理论来创新高校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王海等[7]评估了服务学习理论对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的价值,杨雄珍[8]探讨了服务学习理论对教师教育的启示,欧小波[9]深入探讨了服务学习理论在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中的应用,强调了如何通过服务学习理论提升图书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卓高生等[10]分析了服务学习理论在培养大学生志愿精神中的作用和策略。
然而关于服务学习与乡村全面振兴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该研究主要分析服务学习项目如何具体支持乡村全面振兴,探讨大学生通过服务学习项目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的多重角色,总结服务学习理论对促进大学生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作用的重要性,提出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教育实践改进建议,以更有效地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1 理论基础
1.1 服务学习理论
服务学习理论是一种将学术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的个人成长和社会责任感。该理论认为,通过参与服务活动,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增进对社会的理解和关爱。在服务学习理论的视角下,大学生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作出积极贡献。
1.2 乡村全面振兴战略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乡村全面振兴战略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支柱。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也是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实施,旨在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人才储备,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鲜血液和创新动力。
2 服务学习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的角色分析
2.1 大学生在乡村教育振兴中的角色
大学生在乡村教育振兴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为之贡献了宝贵的智慧和力量。
首先,大学生是教育资源的整合者。大学生利用自身所学,将优质教育资源引入乡村,弥补了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现状。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带到乡村,提升了乡村教育质量。
其次,大学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大学生深入乡村,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通过各种文化活动,使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再次,大学生是乡村教育的实践者。大学生通过参与乡村教育实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既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最后,大学生是乡村教育振兴的推动者。大学生积极参与乡村教育振兴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建议和措施,推动了乡村教育振兴的发展。
2.2 大学生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角色
大学生在乡村产业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不仅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且拥有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首先,担当着“产业规划与创新”的角色。大学生能够结合乡村的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乡村产业制定出符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规划。同时,还能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使之更具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其次,扮演着“技术指导与培训”的角色。大学生能够利用自身掌握的技术知识,为乡村居民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升乡村居民的技能水平,增强乡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再次,发挥着“市场开拓与推广”的作用。大学生能够利用现代营销手段和网络平台,为乡村产业的产品开拓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助力乡村产业的繁荣发展。
最后,担任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色。大学生能够挖掘乡村的文化资源,结合现代审美和市场需求,进行文化创新,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
2.3 大学生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角色
大学生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其通过参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还能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创造力。
首先,扮演着文化传播者的角色。大学生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演出等,将先进的文化理念和知识传递给乡村群众,提升乡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水平。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挖掘和传承乡村本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发展。
其次,发挥着教育引导的作用。大学生可以为乡村儿童提供课外辅导,帮助其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此外,大学生还可以参与乡村学校的支教活动,通过开展特色课程和活动,培养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再次,具有创新创造的能力。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乡村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为乡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创新创业项目,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升级。
最后,具有桥梁纽带的作用。大学生可以搭建城乡文化交流的平台,促进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互动。同时,大学生还可以通过参与乡村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决策参考。
2.4 大学生在乡村生态振兴中的角色
大学生在乡村生态振兴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并为这一历史使命贡献了独特的智慧和力量。乡村生态振兴,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活跃的思维方式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成为推动乡村生态振兴的生力军。
首先,担当了先锋和示范的角色。大学生通过参与乡村环境监测、生态修复等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地区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也引导当地居民树立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促进了一种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建立。
其次,发挥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大学生利用自身在信息获取、资源整合方面的优势,帮助乡村与外部资源建立联系,如引入生态农业技术、牵线搭桥进行农产品营销等,有效提升了乡村的自我发展能力。
再次,成为教育和培训的骨干。大学生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组织或参与各种形式的科技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养和环保意识,为乡村地区培养了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