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现象及其主要原因调查研究
作者: 韩小英 李文婷 张蕾
摘要 近年来,吕梁山区出现了大面积的耕地抛荒现象,直接阻碍了当地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因此耕地抛荒问题已经成为吕梁山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利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现象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研究发现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二是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导致的耕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解决吕梁山区耕地抛荒问题的对策主要有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业政策补贴制度;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益。
关键词 耕地抛荒;主要原因;调查;吕梁山区
中图分类号 F 323.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2-0253-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2.062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n the Phenomenon and Main Causes of 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 in Lüliang Mountain Area
HAN Xiao-ying,LI Wen-ting,ZHANG Lei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yuan,Shanxi 0300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a large area of 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 in Lüliang Mountain area, which directly hinders the local land use and farmers’income.Therefore, the problem of 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 has become an urgent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Lüliang Mountain area,especially in the contex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e should make full use of rural land resources to improve farmers’ inco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henomenon and main causes of cultivated land abandonment in Lüliang Mountain Area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questionnaire,and puts forward feasible countermeasur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aband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in Lüliang Mountain area are as follows: First, the income of migrant worke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domestic farmers; the second is the aband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 caused by the restri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conditions; third, the land circulatio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farmland abandonment in Lüliang Mountain area are mainly to actively guide the circulation of rural land;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policy subsidy system;develop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and improve farmers’income.
Key words Abandonment of cultivated land;Main cause;Investigation;Lüliang Mountain area
基金项目 山西省社科联2021年度重点课题(SSKLZDKT2021043);山西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项目(202105D121008-1-3)。
作者简介 韩小英(1989—),女,山西偏关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土地资源利用及旱作农业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3-04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和“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是主要内容。“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1]。中国用仅占全世界大约7%的土地资源承载着多于全球20%的人口数量,土地资源稀缺,特别是耕地资源严重匮乏,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坚定不移坚持耕地保护政策,并努力提高耕地质量与其利用效率[2]。《山西省第三次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山西省耕地面积为386.95万hm2,其中未耕种面积为33.79万hm2。忻州、临汾、吕梁、朔州、运城等5个市耕地面积较大,占全省耕地的61%。按《山西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为34 915 616人测算,山西省人均耕地仅为0.11 hm2。
目前,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耕地抛荒成为一个全国普遍现象。廖平等[3]通过对成都平原区域的显性抛荒地调查,发现成都平原耕地抛荒存在总体抛荒较少,季节性抛荒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其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收入低以及农业生产意识的转变。黄立强[4]调查发现湖北省建始县是山区贫困县,地处深山,海拔高低悬殊,农民外出打工,低产田面积大、投入大等特点导致建始县抛荒耕地面积较大且呈逐渐加剧的趋势。黄武等[5]通过对玉林市农村进行研究,发现玉林地处丘陵带、耕地质量差等是导致耕地抛荒的原因。聂瑞明[6]根据调查瑞昌市耕地抛荒基本情况,总结其抛荒原因主要有农业种植效益低,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青壮年劳动力短缺;部分农户思想保守,土地流转意愿不足。杜文文等[7]对山东庆云县农村耕地撂荒问题进行调查,总结出耕地抛荒主要是农业比较收益低、耕地自身质量较差、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所致。蒋尧智等[8]通过对泰和县耕地抛荒现状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生产效益低、见效慢,导致耕地抛荒现象显著明显,抛荒面积逐年增加。罗湖平等[9]通过对湖南省农户耕地抛荒意愿影响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农户耕地距离和农户文化程度为耕地抛荒的主要影响因素。王群芬[10]通过对祥云县祥城镇耕地抛荒闲置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其抛荒原因主要有自然灾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土壤结构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制约因素等。全国性的农村耕地抛荒,不利于我国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因此耕地抛荒也成为我国农村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就应当充分利用耕地。
1 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现状
吕梁山区西临黄河,北以忻州市为界,东以忻州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为界。从全省的行政图看,吕梁山区包括忻州市、吕梁市、临汾市、太原市、晋中市5市31县。吕梁山区是典型的黄土丘陵地貌,沟壑纵横,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极度脆弱[11]。吕梁山区的耕地利用方式以杂粮为主,粗放经营,广种薄收。该研究把国家生态功能限制区和省级生态功能限制区24县作为吕梁山区耕地利用与生态修复的研究对象。2020年,吕梁山区24县地区生产总值为1 526.56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65万元;常住人口总数307.002 8万,其中城镇人口144.730 3万,乡村人口162.272 5万。吕梁山区24县土地总面积4.19万km2。2020年,24县耕地资源面积808 589.83 hm2,未耕种耕地面积126 730.65 hm2,耕地抛荒率约为15.67%(图1),坡度15~25°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17.35%,25°以上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32.74%(图2)。
吕梁山区的耕地抛荒现象普遍存在,这对于吕梁山区的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非常不利,抛荒地,是指在农村的土地未进行耕种,这些土地本来是利用起来进行春种秋收的,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民或主动或被动放弃耕种而导致的耕地处于闲置或者是没有进行充分利用,有的甚至直接荒芜的状态。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是吕梁山区当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尤其是在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让吕梁山区耕地有效合理利用,如何通过耕地适当增加当地农民收入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因此,笔者将通过对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如何解决吕梁山区耕地抛荒问题并给出合理的建议。
2 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
为了了解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及典型的抽样调查方法等,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耕地抛荒研究区域——宁武县西马坊乡,分析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现状及原因,由于疫情原因,通过网络问卷调查的方式,回收32份有效问卷,总结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 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
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是绝大部分农民选择放弃耕种使土地直接抛荒的根本原因。能否增加收入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农民心里都会算一笔账,某村民反映说一年种地收入不到1万元,这还是遇到风调雨顺年,要是遇到干旱少雨年,最多5 000元左右,外出务工的收入基本上是在家务农的4~5倍。农业种植的效益低,严重影响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现在农业生产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农民种地的收益却在下降。农民之所以放弃耕种了半辈子的土地,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当前经济飞速发展,农民的消费水平也在逐年提高,除了必需生活、生产资料支出,还有的家庭在子女教育上也是需要一大笔支出,而且农民在娱乐、休闲等精神层面的支出也不少,单纯地靠种地很难维持生活。这直接促使绝大部分农民放弃土地,外出打工。
当问及“您认为外出务工与在家务农,哪个收入更高?”时,西马坊乡的调查对象81.3%的农户认为外出务工收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因此他们选择放弃耕种,外出务工,这直接导致乡里的“劳力荒”及耕地抛荒,但是大部分的农民也没有完全放弃全部土地,因为在城市打工也有失业风险,所以基本上留下妇女及年长者守护着可以维持家里生计的少量土地。18.7%的农户认为在家务农收入高,据调查,这些基本上是难以走出农村的年长者,靠自己的苦力艰难维持生计,守护着可以让他们吃饱饭的土地。
由表1可知,53.1%的人认为农业生产成本高,收入过低;31.2%的农民认为外出务工收入比较高,可以有效改善家里的生活;12.5%的农民认为农民没有什么就业机会,除了耕地,在村里没法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收入,才选择外出打工补贴家用;还有3.2%的人认为外出打工可以提高收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由表2可知,关于“您家附近就业机会多么?”问题上,2人认为就业机会比较多,占比6.2%。据了解,这部分人常年在家附近打零工,时间上不稳定,打工周期也比较短;共性问题就是劳动力廉价,收入低在家是。为了离家近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孩子;10人认为就业机会不多,15人认为就业机会很少,基本没啥就业机会,总共占比78.2%,9.4%的人认为就业机会一般。由此可以看出,西马坊乡偶尔有些零星的就业机会,对人员需求量也不大,几人就能满足,绝大部分人没有就业机会,只能选择外出务工,这直接导致大量耕地被抛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