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关系的实证分析

作者: 肖翔霞 张佳

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关系的实证分析0

摘要 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是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的两个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究两者的关系,以稻谷为例,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从长期看,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具有长期均衡关系,稳定调减最低收购价格对于推进粮食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短期看,市场价格对于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要大于最低收购价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且最低收购价格对市场价的影响存在品种上的差异,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对市场价的影响明显大于早籼稻和中籼稻最低收购价格对市场价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最低收购价;粮食市场价;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6-0223-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6.051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mum Purchase Price and Market Price of Grain—Taking Rice as an Example

XIAO Xiang-xia,ZHANG Jia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 434023)

Abstract Grain minimum purchase price and market price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food security and farmers’ income in China. To further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is paper takes rice as an example and finds through empirical research tha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imum purchase price and market price.The results showed that:In the long run,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of grain has a long-term equilibrium relationship with the market price,and the stable reduction of the minimum purchase price is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grain market price formation mechanism. In the short run,the impact of market price on minimum purchase price is greater than the impact of minimum purchase price on market price,and there are species differences in the impact of minimum purchase price on market price,with the impact of minimum purchase price on market price of japonica ric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impact of minimum purchase price on market price of early indica rice and medium indica rice. Based on the above findings,corresponding policy recommendation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Minimum purchase price;Grain market price;Empirical study

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我国从2004年在粮食主产区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自此粮食市场价与最低收购价紧密相连。2008—2014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依据“成本加合理利润”的定价原则连续7次上调,与此同时,粮食市场价格亦一路攀升,触及价格“天花板”。从2016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开始调减,到2017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全面下调,市场价格也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托底市场价格一路走高[1],扭曲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2-5],甚至对非执行区的市场价格也存在传递辐射效应[6]。但也有学者认为,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一种政策手段,保持市场价格稳定,并不能从根本上影响市场价格,是市场经济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7]。目前,关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政策效果的评价,就其与市场价格的关系研究相对不足。鉴于此,笔者主要探讨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格的关系,以及在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及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对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供给侧改革、农业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稻谷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关系的简要立论

1.1 稻谷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的基本历史轨迹

稻谷最低收购价于2004年实施,2004—2007年保持稳定,早籼稻为1.40 元/kg、中籼稻为 1.44元/kg、粳稻为1.50元/kg,均低于当年市场价。由于最低收购价过低,2007年稻谷收储量难以支撑政府对稻米市场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8],因此,从2008年开始,稻谷最低收购价逐年上调,并于2013年开始超过市场价格的年度均值,早籼稻、中籼稻、粳稻的最低收购价分别比市场价高0.036 8、0.072 8、0.063 4元/kg,至2014年,最低收购价达到最高值,2015年保持不变,2016年首次下调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2017年开始全面下调稻谷最低收购价。与此同时,稻谷市场价格也在节节攀升。2004—2007年,在最低收购价格不变的背景下,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市场价格平均每年以1.58%、2.37%、0.47%的幅度小幅上涨,但在2008年,当最低收购价格突然大幅上调之后,其市场价格迅速上升,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当年的增幅分别达到19.41%、12.05%、7.08%。之后受市场规律的影响,市场价格在2009年增速明显放缓。2010—2011年,在粮食最低收购价连续提高之际,其市场价格呈现出更为强劲的上升趋势,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的涨幅分别为21.04%、18.95%、4.62%。2012年之后,随着最低收购价格增速放缓,2017—2020年粮食市场价格的增速也明显回落。

1.2 稻谷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的基本关系走势

为了更清晰和直观地了解稻谷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关系的走势,利用2004—2020年的有关数据,绘制二者的折线图(图1)。基于研究目的与数据的可获得性,该研究选取了2004—2019年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的年度均值,数据来源于相关年份《全国农产品成本资料收益汇编》和《中国粮食发展报告》、2020年数据来自农业农村部、国家发改委及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

从图1可知,2004—2020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走势曲线非常相似。初期稻谷市场价相对低迷,最低收购价也保持低位运行;随后稻谷市场价格显著上涨,最低收购价格也进入快速上升通道;之后稻谷市场价格增速明显放缓,最低收购价也明显回落。

2 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关系的实证分析

2.1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是进行实证性分析的基础,只有相关程度显著,下一步的分析才有意义。相关系数反映了变量之间联系的密切程度,系数越高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越紧密,相关性越高,我国2004—2020年粮食最低收购价与市场价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早籼稻、中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与其市场价格的相关系数均高于0.94,说明两者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2.2 单位根检验

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市场价为时间序列数据,由于经济变量时间序列数据多为非平稳序列,因此有必要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该研究采用ADF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见表2。

通过检验发现,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市场价格的水平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数据平稳,即均服从一阶单整,故需要用协整理论进一步分析两者之间长期均衡关系。

2.3 Johansen协整检验

由于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与市场价都是一阶单整序列,为检验其是否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方法,检验结果见表3。

由表3中最大统计量和轨迹统计量对应的P值可知,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早籼稻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与其市场价均存在1个协整方程,中籼稻的最低收购价和其市场价存在2个协整方程,即稻谷最低收购价和其市场价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2.4 Granger因果检验 虽已证明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但这种长期均衡关系究竟是最低价格的变动引起市场价的变动,还是市场价的变动引起最低价格的变动,需要对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进行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在0.10的显著性水平下,早籼稻和中籼稻均只存在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稻谷市场价格是导致其最低收购价格的Granger原因,最低收购价格不是其市场价变化的Granger原因,而粳稻的最低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互为Granger原因。

为准确反映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和市场价的关系,从两者因果关系出发,利用Excel构造了两者的非线性回归模型:

Y1=30.037e0.010 9X1(R2=0.946 7)(1)

Y2=32.313e0.010 5X2 (R2=0.925 3)(2)

Y3=28.993e0.010 9X3 (R2=0.947 9)(3)

X3=55.045e0.006 7Y3 (R2=0.906 3)(4)

从式(1)、(2)可知,早籼稻和中籼稻市场对最低收购价有显著正向影响,市场价每变化1个单位,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将同向波动1.09%,中籼稻最低收购价也将同向波动1.05%。从式(3)、(4)可知,粳稻市场价与最低收购价之间显著正相关,粳稻市场价每变化1单位,会带动最低收购价同向波动1.09%;当粳稻最低收购价每变动1个单位,其市场价也将同向波动0.67%。

2.5 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测量内生变量对误差的反映程度,即通过在扰动项上加上一个标准差大小的信息以观其对内生变量的现值和未来值的影响。

2.5.1 早籼稻市价与最低收购价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利用Eviews 8.0模拟的早籼稻市价与最低收购价的脉冲响应路径曲线见图2。

从图2(a)可知,最低收购价格对于来自市场价格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当期反映仅1%,但随后增大,并于第3期达到最大值10%,随后呈现下降趋势;从图2(b)来看,市场价面对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并无显著反应。对比图2(a)说明,早籼稻市场价对最低收购价的影响显著大于最低收购价对市场价的影响,与之前Gromger因果检验的结果相吻合。从图2(c)来看,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对自身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当期也只是作出2%的反应,随后持续减弱;从图2(d)来看,早籼稻市场价格对自身一个标准差的冲击,在当期就表现出较大反应,接近9%,随后出现下降趋势。这说明,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受市场价的影响大于受自身的影响;早籼稻市场价受自身的影响要大于来自最低收购价格的影响。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