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专业本科学位论文质量分析及提升途径探讨

作者: 朱守晶 却志群 史文娟

农学专业本科学位论文质量分析及提升途径探讨0

摘要 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在检验本科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研究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也是衡量高校毕业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宜春学院近些年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研究背景、指导教师职称、指导学生人数、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毕业论文成绩、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毕业论文选题与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提高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位论文;指导教师;选题方向;论文质量;农学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08-0271-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8.061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Analysis of the Quality and Promotion Approaches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in Agriculture Major—Taking Yichun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ZHU Shou-jing QUE Zhi-qun SHI Wen-juan(1.College of Agriculture,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Fengyang,Anhui 233100;2.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Yichun University,Yichun,Jiangxi 336000)

AbstractUndergraduate thesis is an important practice link in the cultivation of undergraduates in agriculture major,which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measurement of the grasp degree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research abi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 undergraduates.Undergraduate thesis is also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evaluate the education quality of university graduates.The tutor’s research background,professional title,number of students guided by each tutor,the research direction and object of each undergraduate thesis,thesis scor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in agriculture major in recent years in Yichun University were analyzed,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opic selection and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is were discussed.And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heses in agriculture major.

Key wordsUndergraduate thesis;Tutor;Topic direction;Quality of thesis;Agronomy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1]。随着我国农业逐渐由传统型向现代农业转型,农学专业毕业生成为保障农业发展和顺利转型的主力军。因此,培养知农、爱农、兴农以及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开拓能力强的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成为高等院校农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2-3]。本科毕业论文作为农学专业本科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实践环节之一,在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6]。同时,毕业论文作为连接农学专业本科生与实验室、农田的桥梁,可以让本科生参与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毕业后从事农业生产或继续深造提供条件。

研究表明,部分院校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参差不齐,存在诸多问题[7-9],比如论文选题空洞,与专业培养目标联系不密切;研究内容简单,缺乏实用性;论文写作格式不规范,逻辑性差,细节问题多;文献检索能力差,讨论部分分析深度不够;数据分析方法不正规、不严谨等。笔者以宜春学院农学专业2018—2021年的181份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探讨影响农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质量的因素,并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农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和相关培养策略的改进提供参考。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宜春学院农学专业2018—2021年本科毕业论文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56份,2019年47份,2020年42份,2021年36份,共计181份论文。

1.2研究方法以农学专业181份毕业论文为基础,按照不同分类进行归纳整理,提取相关信息,从指导教师研究背景、指导教师职称、指导学生人数、毕业论文选题方向、毕业论文研究对象、毕业论文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农学专业毕业论文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情况分析对2018—2021年农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专业背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学专业2018—2021年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人数共有14人,均为农学相关专业背景,包括作物遗传育种、植物学、植物保护、遗传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分别从事水稻、油菜、苎麻等作物的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其中以作物遗传育种专业指导教师的比例最高,教师的专业背景保证了毕业生选题与农学专业的吻合性(表1)。从每年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人数来看,2018—2021年农学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从2018年的9人增加到2021年的13人。人均指导毕业生人数则呈逐年递减的趋势,2018年最多,为6.22人;个别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过多,达到了13人,2021年逐渐减少到人均指导2.77人(表2)。人均指导毕业生人数的减少与指导教师人数的增加有关,有利于指导教师更加集中精力对学生试验和毕业论文写作进行指导,从而更有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高。2018—2021年,从职称结构来看,具有副高职称(副教授)的教师指导的学生最多,分别为39、21、33和22人;其次为中级讲师,分别为13、18、8和11人;指导人数最少的是教授(高级职称),分别为4、8、1和3人(图1)。结果表明,具有中级和副高职称的教师是指导毕业生毕业论文的主要力量。教授指导毕业生较少的原因可能与农学专业高级职称教师人数较少有关。从表2可知,该高校农学专业参与指导毕业论文的教授仅为1人。

2.2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分析2018—2021年农学本科毕业论文按选题方向可分为基因挖掘、组织培养、性状及遗传分析、生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转基因作物研究6大类。不同论文选题方向所占比重由高到低依次为基因挖掘61篇(33.70%)、性状及遗传分析53篇(29.28%)、生产栽培技术27篇(14.92%)、转基因植物研究16篇(8.84%)、组织培养研究12篇(6.63%),植物病虫害防治12篇(6.63%)。以上结果表明,该高校农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主要集中在与作物育种密切相关的重要基因挖掘和作物新品种的性状及遗传特性分析方面(表3)。

2.3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分析通过对2018—2021年农学本科毕业论文按研究对象进行分类,主要可以分为11个类型(表4)。在181篇毕业论文中,涉及主要农作物水稻和油菜的论文最多,分别有107篇(59.12%)和26篇(14.36%),涉及草莓、苎麻、薯类、病虫害、药材、蔬菜、拟南芥、大豆/花生及其他作物的论文篇数为1~8篇。主要农作物的论文数量为133篇,占论文总篇数的73.48%,占有绝对的优势,说明该专业学生选题的专业特色明显。同时,毕业生选题也具有地域特色,在以上作物中草莓、苎麻、薯类是该高校所在地的特色作物,种植广泛,说明毕业生选题也受到地域需求的影响。

2.4毕业论文成绩分布对2018—2021年农学专业181份毕业论文的成绩进行统计,发现2018年农学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有1篇,成绩良好的有41篇,成绩中等的有14篇;2019年农学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有1篇,成绩良好的有43篇,成绩中等的有3篇;2020年农学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有5篇,良好的有33篇,中等的有4篇;2021届农学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有3篇,成绩良好的有24篇,成绩中等的有9篇。综合来看,农学专业毕业论文成绩主要分布在良好(80~89分)区间,占比77.90%,论文整体质量较好(表5)。从指导教师职称来看,毕业论文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其指导教师均为教授或副教授。

2.5毕业论文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对2018—2021年毕业论文的基本情况分析结果表明,毕业论文的选题、研究方向与专业的吻合度较高,从论文成绩来看,绝大部分论文质量良好,个别论文仍存在一些典型性问题:①论文题目过于笼统,不能准确概括研究内容及研究重点,或者论文题目不够准确,偏离研究内容;②摘要要素缺乏,有些论文摘要只有研究方法,缺少研究目的或研究结果;③有些论文工作量大,学生也在田间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大量的数据,但在论文中只是简单罗列数据,没有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导致论文结果不够准确;④讨论部分内容过少,讨论是一篇论文的精华部分,但有些论文在讨论部分只是简单的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或者没有与前人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缺乏自己的见解,引用的文献量也过少,即文献收集整理能力较弱;⑤论文格式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本科毕业论文的格式模板进行撰写,另外在参考文献部分引用格式不规范。

3讨论

3.1指导教师资源配置对毕业论文选题和质量的影响

3.1.1指导教师研究背景。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过程中,指导教师是影响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和写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10]。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大都是指导教师研究课题的一部分。该研究结果表明,论文指导教师的研究背景对农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方向有重要的影响。该高校2018—2021年农学专业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向大多集中在与作物抗性或产量相关的重要基因资源挖掘以及新品种产量和品质性状的调查分析方向,这与大部分指导教师的专业方向为作物遗传育种有关。因此,如果要增加毕业论文选题方向的多样性,可对不同研究方向教师指导学生数量进行适当调整。

51卷8期朱守晶等农学专业本科学位论文质量分析及提升途径探讨3.1.2教师人均指导学生数量。教师人均指导学生数量也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相较于硕士研究生,大部分本科生的专业知识积累和专业技能水平有限,在试验设计、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方面工作中需要指导教师在总体和各个细节方面投入较多的精力。因此,若教师人均指导学生数量过多,会分散指导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影响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效果。该研究结果表明,2020和2021年教师人均指导学生数量相对于2018和2019年明显减少,优秀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这表明适当增加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数量,减少指导毕业生数量有助于毕业论文质量的提升。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