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21年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作者: 蒋兆雷 黄庆春 叶谨谨 杨岚
摘要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第一核心,产业融合发展与休闲农业发展是产业兴旺的主要内容。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对2011—2021年的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相关文献进行下载查阅,利用Citespace软件对产业融合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进行关键词网络关系可视化分析,归纳了文献中设计的产业融合度较低、专业人才匮乏等休闲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概述产业融合视角下对发展休闲农业所提出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当前研究文献的看法,预测未来休闲农业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2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09-011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09.028
Abstract Industrial prosperity is the first cor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integration and leisure agriculture is the main content of industrial prosperity.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related to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from 2011 to 2021 is downloaded and consulted by the literature retrieval platform of CNKI. Keywords network relationship visualization analysis is performed on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leisure agri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dustry convergence using Citespace software. The restrictive facto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such as low degree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were summariz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proposed by scholar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leisure agri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were summarized. On this basis, some views on the current research literature and the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dustrial integration;Leisure agriculture;Rural revitalization;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 教育部2019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选题)项目(19JDSZK003);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2021WT010)。
作者简介 蒋兆雷(1974—),女,安徽合肥人,教授,硕士,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传播研究。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前景尤其可观,休闲农业的发展将会打破现有的城乡二元结构,融合城市产业资源,带动城乡的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产业与生态、文化、科技、社会、经济和教育的有机融合。冯建国等[1]认为休闲农业是都市农业的发展极,休闲农业的发展将会打破现有的城乡极端分离状态,融合城市产业资源,带动郊区经济发展,实现产业与生态、文化的有机融合,休闲农业的迅速发展体现出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胡成卉[2]认为单纯依靠休闲农业发展并不能给当地农民带来可持续性收益,应在休闲农业的基础上进行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增加收益的多渠道和长远性。该研究归纳总结2011—2021年关于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的文献,基于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梳理归纳当前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相应对策,为我国未来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发展提供参考基础,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文献量化分析
1.1 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将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作为研究主题,基于中国知网文献检索平台,采用“产业融合休闲农业”为主题词,以“产业融合”为主要主体,“休闲农业”为次要主题,检索时间为2011—2021年,获得相关学术期刊文献184篇,核心期刊发表文献数仅28篇,不及总发表文献数的1/6,我国2011—2021年产业融合下休闲农业相关研究文献统计情况见图1。
由图1可知,对产业融合下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研究以2011年为起点,2014年以前年均篇幅为2篇,2014—2018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为递增趋势,2018年高达39篇,主要原因是2013年开始,中央一号文件中都涉及关于休闲农业与产业融合发展相关内容,并出台《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2018年以后相关文献发表趋于稳定,年均篇幅为25篇左右,但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依旧是学者关注热点。
1.2 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可视化计量分析
1.2.1 引用及下载文献分析。
通过对获取的184篇文献进行整理、筛选,剔除与该研究不相符和重复的文献,最终对于筛选后34篇基于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图2)。由此可得,在2011—2021年发表的34篇文献共被引用了448次,总参考数209次,总下载次数达到17 149次,篇幅参考数6.15次,篇均被引数13.18次,篇均下载数504.38次,
1.2.2 研究内容分析。
对检索的34篇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构建关键词共现网络 (图2) ,以了解研究内容的分布情况。关键词节点越大则表示在文献中出现频次越多,节点间连接线粗细程度表示关键词关联度强弱,图中关键词节点较大较明显的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除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外,关键词乡村振兴节点与其他节点间连接线条相对较粗,证明对产业融合、休闲农业和乡村振兴的研究较多。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产业兴旺,产业融合与休闲农业是产业兴旺中的重要内容,文献主要涉及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我国乡村振兴发展具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2 产业融合视角下制约休闲农业发展问题
2.1 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低
贾珍珍[3]对河南休闲农业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较为牵强,二者之间的联系较为简单,主要依靠发展“门票经济”为主,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并非适合发展休闲农业地区借用休闲农业名义进行短期获利发展,这样的生硬产业融合限制休闲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刘敏[4]对目前休闲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研与分析,指出现实休闲农业项目开发与经营过程中,经营者们对三产融合的认识还不够,并未将休闲农业与产业融合的内涵深度挖掘,缺乏对产业间文化资源的重视,使得农业与其他产业的产业融合只体现在表面程度,无法让休闲农业下产业深度融合。吴双双等[5]在对湖南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分析中发现,当前休闲农业所面临的问题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作为农业大省缺乏农耕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农业产业项目仅限于游客观光旅游,造成产业链缺失工业与商贸的一体化融合发展。
2.2 政府扶持力度有限,整体规划不全面
产业的发展需要拥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导。吴小霞等[6]结合武夷山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分析其现状,指出武夷山市虽然旅游业发展程度较好,但由于休闲农业需要多部门协调发展,造成武夷山市政府对休闲农业项目的开发和引导不足,对于整个休闲农业体系的整体规划布局不到位,导致未形成具有特色的产品与项目。陈姗姗等[7]通过对河南乡村旅游业发展进行调研,发现对建设休闲农业配套设施所涉及的土地产权问题,当地镇府并没有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容易造成后期土地产权不明确与当地农户产生纠纷问题,同时也缺失对休闲农业建设发展的财政奖励与金融扶持政策。赖启福等[8]认为现阶段国内出现休闲农业产业低度融合的原因在于涉农管理部门的农业管理体制存在权责不明确、职能交叉重叠等现象,使得休闲农业发展无法一体化管理,也缺失对行业的监督指导作用。
2.3 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特色与创新
形式单一的休闲农业无法继续挽留消费者的二次光临。刘鑫[9]通过对无锡桃源村的休闲农业产品层次分析,发现桃源村主要以农家乐、观赏采摘、蔬菜园区农耕体验等形式经营,与其他地区的休闲农业相比,开发层次较低,同质化严重,缺少符合本地特色的创新项目。孙苏苏[10]通过对海南省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分析,发现海南休闲农业产品多以农家乐形式存在,且规模都普遍偏小,缺乏科学规划管理,造成同质化严重,出现恶劣竞争情况。余华荣等[11]认为从化区虽以花卉为特色初步形成具有规模化的休闲农业产业,但依旧存在经营模式单一的现象,主要以“一日游”“花果期”等消费形式为主,缺乏“过夜经济”模式。林惠虾[12]认为由于休闲农业的门槛较低,一户农户便可开发运营,一旦发现有利可图,周围农户便效仿,各项目与场所大同小异,同质化严重,农家乐建设以城市酒店为标准,去农化严重,缺乏创意与吸引力。
2.4 专业人才匮乏
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依靠具有专业性人才的共同创建的。陈俊红等[13]
探究影响北京市大华山镇产业融合障碍,发现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高素质劳动力流失严重,在村从事农业经营活动的劳动力普遍不具备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对休闲农业的经营开发主要依靠效仿为主,制约了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黄登春等[14]认为张家口出现拉客宰客、恶性竞争等现象的原因在于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休闲农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同时缺失新鲜血液的注入,村里出去的大学生较少回到农村发展,出现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断层,不利于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王剑等[15]通过对通州瑞正园的问卷调研发现从业人员中专业人员占比较小,多数管理人员经验不足,大多数从业人员文化程度不高,具有两年相关工作经验的只有15%,缺乏对休闲农业的职业素养。
2.5 资金缺乏,设施建设落后
休闲农业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自身投资能力与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有限[16]。宋嘉琳[17]认为现今休闲农业的配套设施停留在“吃、住、娱”,对于购物产所、环境卫生、通信网络等建设依旧相对落后,不能满足消费者的最大消费需求。姚展鹏等[18]基于融合模型实证研究山西太古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旅游交通与农业产业链基础设施融合不充分,休闲旅游区交通与用水设施还相对落后,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破坏游客对该地区印象。谢宏[19]通过对广东省阳西县程村镇休闲农业旅游开发SWOT分析,指出其存在休闲旅游项目数量少、配套设施不足、档次不高等公共设施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3 产业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对策概述
3.1 深度挖掘产业资源,优化三产融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