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御道口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

作者: 李楠 陈意兰 刘东明

河北承德御道口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管理建议0

摘要通过对承德御道口林场森林的生物多样性、面积与质量,以及森林资源结构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地森林存在树种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森林覆盖率低,林木质量较差,受人为干扰程度大,易受病虫害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及抗风险力不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保护与管理建议,对当地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森林经营方案的编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承德御道口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保护与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S75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23)11-009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1.02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Suggestions 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Forest Resources in Yudaokou Forest Farm of Chengde, Hebei Province

LI Nan CHEN Yi-lan LIU Dong-ming(1. Chengde  Yudaokou Agribusiness Group Company Limited, Chengde, Hebei 068463; 2.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50)

AbstractThe biodiversity, area, quality and structure of forest resources in Yudaokou forest farm of Chengde City were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We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local forest at present, such as few tree species, simple community structure, low forest coverage and poor quality, high degree of human disturbance, vulnerability to pests and diseases, resulting in poor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and weak risk resistance.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we put forward targeted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suggestions. These suggestions have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health, stabil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local forest ecosystem, and als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forest management plans.

Key wordsYudaokou forest farm of Chengde City;Forest resources;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Suggestions on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四大核心发展理念之一[1]。2019年12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新修订的《森林法》提出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

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森林资源结构是调查监测森林资源的重要指标。借助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手段,了解森林面积、蓄积、覆被率、树种、结构、分布以及林木生长情况等,充分掌握森林资源信息,才能对其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3-4]。笔者对承德御道口林场的森林资源相关资料进行整合、分析,结合实地调查及分析,总结御道口林场森林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全面提高森林质量、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为目的,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管理建议,以期为其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1区域概况

承德御道口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县北部坝上高寒地区,116°46′~117°26′E,42°02′~42°25′N,海拔1 230~1 820 m。全场东西长50 km,南北宽33 km,距承德260 km,距北京400 km。西部与内蒙古多伦县接壤,南部与围场县御道口乡毗邻,北部、东部与塞罕坝机械林场相连,地貌属典型的波状高原。现有森林总面积91 875.8 hm2,其中,林地面积61 487 hm2,包含有林地(约28 143 hm2)、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辅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等;非林地面积30 389 hm2,包含牧地、耕地、湿地、水域、建筑、道路等。

该区域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型高原气候,极端最高气温39 ℃,极端最低气温-42.9 ℃,年平均气温0.5 ℃;年无霜期约90 d;年降水量为460 mm。春季干燥,昼夜温差大,大风日数较多;夏季炎热,秋季清爽,降水多集中在7—9月;冬季受强蒙古冷高压影响常形成西北风,天气寒冷,降水稀少。土壤类型分为灰色森林土、草甸土、沼泽土、风沙土4个类型,土层厚度10~150 cm。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复杂的地貌促使当地形成了多样化的植被类型(包括针叶林、阔叶林、灌丛、草丛、草甸和沼生植被等),保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成为华北地区主要的植物、动物物种基因库。区内植物种类有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计100余科,近800种,乔木树种以落叶松(Larix gmelinii)、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云杉(Picea asperata)、山杨(Populus davidiana)、白桦(Betula platyphylla)、白榆(Ulmus pumila)、五角枫(Acer mono)、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房山栎(Quercus × fangshanensis)和粉枝柳(Salix rorida)为主,灌木主要有山杏(Prunus sibirica)、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照山白(Rhododendron micranthum)、迎红杜鹃(Rhododendron mucronulatum)等,寄生植物有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藤本植物有山葡萄(Vitis amurensis)和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草本植物多达数百种,其中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赤芍(Paeonia lactiflora)、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柴胡(Bupleurum chinense)、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等药用植物近百种,已记载的苔藓植物有200余种,蕨类植物有20余种。

2调查与分析方法

2.1调查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通过实地勘察地类(现地调查)方式对承德市御道口牧场管理区内森林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林地面积、覆盖率、树种组成及其龄级、径级和树高等。另外,结合森林防火、巡查等方式进行补充调查。

2.2数据获取及分析方法部分数据获自《承德市御道口牧场管理区林地保护和利用规划(2011—2020)》。对调查、收集获取的数据进行整合,使用Excel 2013软件统计分析,得出龄级结构、径级结构、树高结构分布情况。

3森林资源现状分析结果

3.1森林资源数量承德御道口林场共有5个分场,林地总面积61 486.7 hm2,活立木蓄积量1 206 755.3 m3,分布于5个分场,最大的四分场林地面积达20 987.5 hm2(约占总面积的34.1%),活立木总蓄积量606 119.2 m3(约占总蓄积量的50.2%),剩余五分场、二分场、三分场和一分场林地面积依次递减。总体森林覆盖率为55.8%,各分场之间覆盖率差别较大;其中,一分场森林覆盖率最高(65.2 %),其次是四分场(63.4%),二分场最低,仅47.4 %。

3.2森林资源质量

3.2.1单位蓄积量和混交林比重。林区内有林地总蓄积量1 184 273.0 m3,单位蓄积量为42.1 m3/hm2,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78 m3/hm2)。其中一分场的森林单位蓄积量最低,仅19.7 m3/hm2,主要是由于该区域的针叶林中幼龄林居多,阔叶林为多代萌生矮林,导致总体蓄积量低。林区内混交林总面积577.9 hm2(二、三、四分场较多,均在140 hm2左右),仅占有林地2.1%,且大多表现为不良竞争,目标树种生长受抑制,急需人工抚育或干预,为目标树种创造良好的生长空间。

3.2.2珍贵树种比重。林区内主要珍贵树种有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黄榆(Ulmus macrocarpa)(据国家林草局《中国主要栽培珍贵树种参考名录》,2017年版),总面积1 084.7 hm2,总蓄积量19 887 m3,占有林地3.9%,蓄积量占有林地1.7%。珍贵树种少,占比低,质量也偏低,主要是由多代萌生矮林及生长不良等原因造成。

3.3森林资源结构

3.3.1森林类别结构。林场内森林类别主要包含经济林、重点公益林和一般公益林。公益林总面积36 502.5 hm2,占林地面积的59.4%;经济林面积24 984.2 hm2,占林地面积40.6%。公益林总蓄积量906 695.7 m3,占总蓄积量75.1%,经济林总蓄积量300 059.6 m3,占总蓄积量的24.9%。公益林中,重点公益林的面积和蓄积量均高于一般公益林。公益林蓄积量占比大于面积占比,说明其质量高于经济林。

3.3.2树种组成。林区内树种较单一,总共仅有10个树种。主要树种为落叶松(Larix gmelinii)、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榆树(Ulmus pumila)和云杉(Picea asperata),这5个树种林地面积占比共计达99.3%,总蓄积量占比共计99.1%。但是地带性顶极植被建群种云杉林面积占比仅约1.5%,蓄积量占比仅0.1%。另外,还零星分布有山杨(Populus davidiana)、河北杨(Populus hopeiensis)、山杏(Prunus sibirica)、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和粉枝柳(Salix linearistipularis)。

3.3.3树种结构。以面积为权重,按小班进行加权平均,对林场内主要树种林龄、径级、树高进行分析,结果见表1。林场树种平均林龄为23.5年。通过分阶段分析,≤10年的占比7.8 %,>10~20年占总面积的46.7%,>20~40年的占32.3%,而>40~50年仅有13.2%,无超过50年的树种。因此,林场内主要树种整体林龄偏小。林场内树种的胸径平均9.4 cm,其中>5~10 cm占比44.5%,>10~15 cm占比36.7%,剩余依次为≤5、>15~20、>20~25、>25 cm,无胸径大于30 cm的树种。因此,林场内树种的径级偏小。林场内树种的树高平均5.6 m,>5~10 m占比55.0%,≤5 m占比43.7%,>10~15 m占比1.3%,整体树高也偏低。

3.4森林健康森林资源是林业现代化建设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恢复越来越受重视;培育并保护管理好森林资源对于保护好绿水青山、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在林业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5-7]。

通过对承德御道口林场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发现林场区域内森林存在以下特点:

(1)森林覆盖率和单位蓄积量低,森林质量较差。全场林地面积61 486.7 hm2,而有林地仅有28 142.7 hm2,占比45.8%,现有林地利用不足,造成林地资源浪费。森林以针叶林为主,混交林比例低。而针叶林多是幼龄林,径级偏小,树高偏低,森林生产力不足;阔叶林为多代萌生矮林且生长不良,质量残次,生长量小(甚至小于枯损量),导致该地森林单位蓄积量总体较低(仅有42.1 m3/hm2)。珍贵树种少,森林经济效益和质量不高。公益林质量总体上高于经济林。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