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 黄健枫
摘要 根据湖北省各市(州)2011—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与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各市(州)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算,并采用Tobit模型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湖北省各市(州)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湖北省粮食生产效率的均值超过1,鄂中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值明显高于鄂东和鄂西,鄂东效率值虽然最低,但仍大于1。②劳动力转移规模对湖北省整体及各区域的影响均为负,且通过了0.01和0.05的显著性检验。从影响系数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仅为-0.009,对鄂东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系数绝对值也较小,而对鄂中和鄂西的影响系数绝对值较大,说明鄂中和鄂西粮食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较深,当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时,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面影响也较大。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粮食生产效率;超效率SBM模型;Tobit模型
中图分类号 S-9;F 32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192-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44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Hubei Province
HUANG Jian-fe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Hubei 434023)
Abstract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and grain production of cities (prefectures) in Hubei Province from 2011 to 2020, this paper uses the super-efficiency SBM model to calculate the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ities (prefectures), and uses Tobit model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the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cities (prefectures) in Hube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①The average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Hubei Province is more than 1, and the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the middle of Hubei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ast and west of Hubei. Although the efficiency value in the east of Hubei is the lowest, it is still greater than 1.②The impact of labor transfer scale on Hubei Province as a whole and all regions is negative, and has passed the significance test of 1% and 5%.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act coefficient, the impact coefficient of rural labor transfer o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only -0.009, and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impact coefficient o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Eastern Hubei is also small, while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impact coefficient o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central and Western Hubei is large, indicating that grain production in central and Western Hubei is deeply dependent on labor, and when rural labor transfer occurs, the negative impact on 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also large.
Key words Rural labor transfer;Grain production efficiency;Super-efficiency SBM model; Tobit model
作者简介 黄健枫 (1991—),男,广东佛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管理。
收稿日期 2022-07-22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来促进乡村振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更是重点提出了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并将此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重点,其根本目的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1]。而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必然会降低,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而这种转移多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为主[2]。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能够帮助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村就业率,但同时也会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短缺,进而影响农业发展[3]。
粮食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产业,粮食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依赖较深,尤其是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因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会更大。古语有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重大的全局性战略问题。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频发,尤其是以2022年年初俄乌冲突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影响最大,这也迫使世界各国加大了对粮食安全的关注度。农业发展到今天,已经很难通过扩大粮食生产规模来提高粮食产量,进而保障粮食安全,提高粮食生产效率是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的唯一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
农业劳动力是粮食生产的关键因素,其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已被学术界广泛关注。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分为部门间转移[4]和区域间转移[5],部门间转移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部门转移,区域转移则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有扩张效应[6],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使得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依赖大大降低,造成农村劳动力剩余[7]。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也存在两面性,一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多以男性青壮年劳动力为主[8],致使农业生产多以老年人和妇女为主[9],致使农村优质劳动力短缺,降低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投入[10],进而对粮食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会造成农村劳动力短缺,但也会扩大对粮食高效生产的需求[11],加快农业转型,促使粮食生产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快粮食生产集约化、现代化进程,提高粮食生产效率[12],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还可以提高农民收入[13],加大粮食生产的资金投入,进而提升粮食生产效率;还有一部分学者从生态角度探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环境的影响也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使粮食生产老龄化、妇女化,促使粮食生产者加大农药和化肥的投入,进而对农村环境产生污染[15];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使粮食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降低单位面积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同时大型机械的“深松翻”和“少免耕”技术,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在改善粮食生产环境的同时,增加粮食产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16]。
综上所述,学术界有关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研究已经较为完备,但仍有完善空间。首先,现有的研究以全国层面为主,对地市一级的研究较少;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大多数学者采用C-D函数和传统DEA模型,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测算存在一定的误差。笔者根据湖北省2011—202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粮食生产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slack based model,SBM)模型对湖北省各市(州)粮食生产效率进行测算,之后运用Tobit模型探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
1 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1.1 模型设定
1.1.1 超效率SBM模型。
DEA模型是种非参数效率评价方法。Tone等[17]在传统DEA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松弛变量的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作为改进型,Tone Kaoru通过对Anderson超效率模型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超效率SBM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min ρ*=1+1mmi=1si-xik1-1rrr=1sr+yrk(1)
s.t.xik≥nj=1,j≠kλjxij+si-
yrk≤nj=1,j≠kλjyrj+si+
nj=1λj=1;λj≥0
λj≥0,si-≥0,sr+≥0
式中,n代表决策单元个数;m代表决策单元投入变量个数;r代表决策单元产出变量个数,xik、yrk表示第k个决策单元的投入、产出变量;si-、sr+分别代表投入、产出的松弛变量;λj是约束条件;ρ*代表粮食生产效率,ρ*越大,效率越高。
1.1.2 Tobit模型。
BCC模型的测算出的效率值为截断离散数据,直接运用OLS模型进行回归会存在误差,因此运用Tobit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具体公式如下:
efficiencyit=α0+α1labit+γcontrolit+δi+tt+εit(2)
式(2)中,efficiencyit为被解释变量,表示i个决策单元第t年的粮食生产效率;labit为核心解释变量,表示i个决策单元第t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controlit为控制变量;δi为个体效应项;tt为时间效应项;εit为假定服从独立同分布的随机误差项;α0,α1、γ为待估参数[18]。
1.2 变量选取
1.2.1 粮食生产效率变量选取。
该研究中的投入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投入、机械投入、土地投入、资金投入、电力投入、化学投入和能源投入,并将粮食产量作为产出变量,各投入要素具体指标见表1。由于粮食相关指标并未直接统计,为确保投入要素与粮食产出口径的一致性,该研究借鉴闵锐等[19]和王淑红等[20]的方法,利用权重系数将粮食生产的各投入要素从农业生产投入要素中剥离出来。权重系数主要有2种:系数A=(农业总产值/农林牧渔总产值)×(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系数B=粮食播种面积/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粮食机械总动力、粮食生产用电量、粮食生产化肥施用量、粮食生产农药使用量和粮食生产柴油使用量由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用电量、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和农用柴油使用量乘以系数B得到,粮食从业人数、粮食从业人数则由农林牧渔固定资产投资和农林牧渔从业人数乘以系数A得到。
1.2.2 Tobit模型变量选取。
在考察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效率影响的过程中,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该研究还选取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收入差距、人均耕地面积、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对外开放度作为控制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