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原生动物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 黄倩 朱时应 王壮壮 贺凯 李天顺 普布

我国原生动物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0

摘要 原生动物是简单的真核单细胞动物,随着研究方法不断完善,原生动物开始受到国家和研究者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原生动物的发展现状,检索了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83年至今关于我国原生动物的相关文献,利用Excel、Origin等统计软件对检索到的3 872篇原生动物研究文献的年发表数量、学科领域分布、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文献来源以及基金项目分布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原生动物研究的发展现状及方向。结果显示,1983年来我国原生动物研究呈上升趋势,之后略微下降,最后呈稳定趋势。原生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用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技术研究等层次以及涉及生命科学、农业、水产、林业等30个学科,文献发布机构主要集中在研究所、高校等。文献来源分布比较多,发文量最多的为《生物学通报》,共91篇,其次为《水生生物学报》66篇;基金项目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文章数量最多。此外,利用现代分子手段阐述原生动物的微观调控机制将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该研究结果可为原生动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向。

关键词 原生动物;群落特征;多样性;文献计量

中图分类号 S 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196-07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45

Metrological Analysis of Chinese Protozoan Research Documents

HUANG Qian1, ZHU Shi-ying1, WANG Zhuang-zhuang2 et al

(1.Plateau Zoology Laboratory,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College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Tibet 850000;2.Insitute of Fisheries Sciences,Tibet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and Animal Husbandry Sciences,Lhasa,Tibet 850000)

Abstract Protozoa are simple eukaryotic unicellular animal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research methods, protozoa began to receive the attention of nations and researcher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otozoa, we searched the literature on Chinese protozoa from 1983 to present in CNKI database. Excel, Origin and other statistical software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annual publications, subject area distribution, core author,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literature source, fund project distribution of 3 872 literatur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direction of protozoa research were discuss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tudy of Chinese protozoa showed a rising trend since 1983, then decreased slightly, and finally showed a steady trend. Researches on protozoa mainly focused on applied basic research, basic research,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other layers, as well as 30 disciplines of life science, agriculture, aquatic product, forestry and so on. Literature sources were widely distributed. Bulletin of Biology had the most literature (91), followed by Acta Hydrobiologica Sinica(66). As for the aspect of fund,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funded the most largest number of articles. Moreover, it will be one of the future directions to elucidate the microregulatory mechanism of protozoa by modern molecular means. The research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 direction for further study of protozoa.

Key words Protozoan;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Diversity;Bibliometrics

基金项目 “一江四河”流域生物多样性调研与维持机制评价综合科学考察项目(藏财科教指〔2021〕1号,藏财教指〔2019〕01号);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专项资金(藏财预指〔2022〕1号中央直达资金)。

作者简介 黄倩(1996—),女,广西上思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动物生态学。*通信作者,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7-15

原生动物是简单、低等、原始的真核生物,个体只由1个细胞构成,但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不仅在各种水环境(淡水、咸水、温泉等)中可以生存,甚至还有众多寄生种类。目前已知的原生动物有4万多种[1-2]。1674年,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原生动物首次被发现,之后林奈于1758年在《自然分类》中描述了2种原生动物,目前世界上已知和被描述的原生动物有6.5万多种[3-4]。动物学家Bütschl把原生动物的类群分为4大纲(鞭毛虫纲、肉足虫纲、孢子虫纲、纤毛虫纲)[5]。大部分原生动物以细菌以及真菌为食,在土壤食物链和食物网中担任初级消费者的角色,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6]。原生动物种类繁多,在水质净化系统中,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一定的响应关系[7],且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因此被称作是一种良好的环境监测指示性生物[8-9],原生动物在土壤理化特征的改善、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10-12]。20世纪初,Martin团队首次确认了原生动物是一个相对独立存在的群落[13],这一学术研究的发现对于当时原生动物的研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转折,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原生动物系统而详细的研究。近几十年,国际上对于原生动物的研究已经逐渐趋向于微域环境的分析。然而,我国对于原生动物的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因此有关原生动物的研究报道资料较为稀少。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原生动物的研究领域逐渐发展并取得了诸多成就。人们对原生动物的研究也开始从简单的宏观(形态结构、群落特征等)逐渐往微观(分子、基因)层面发展[6]。

文献计量学是情报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数学和统计学的方法对某一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计量和定量分析[14],研究其分布结构、数量、发展规律和管理,以此来反映某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15-16]。刘植惠在《科技情报工作》上发表的《文献计量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是我国文献计量学研究领域报道最早的文章[17]。1979—1982年期间,我国文献计量学处于起步阶段;1983—1987年,文献计量学进入了大学的讲坛,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步入发展初期阶段[18];1988年以来,我国在文献计量学方面取得了诸多标志性成就,发表相关论著数量大幅上升,标志着我国文献计量学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19]。文献计量学是度量科学技术水平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手段[20]。以往关于以原生动物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主题大多较为细致,较少用文献计量学手段从宏观角度对原生动物领域进行分析[21]。鉴于此,笔者以中国知网(CNKI)作为数据来源,以“原生动物”为主题进行检索,对发表在国内期刊上有关原生动物的文献进行计量学分析,全面反映我国原生动物的进展、发展趋势和热点,为今后原生动物领域的发展趋势及研究动向提供参考。

1 资料和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进行检索,利用“原生动物”进行主题检索,检索发表在国内关于原生动物的文献,最终得到3 872篇数据集,对数据集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文献综述、期刊、学位论文、国内会议等)。2013年发表的相关文献量最多,为182篇;1983年发表的篇数最少,为27篇。从文献分布类型来看,发文量最多的为研究性论文,为555篇。

1.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检索文献中提取发表年份、主次要主题、研究层次、作者所属机构、学科领域分布、文献来源、基金项目等,采用Excel、Origin等统计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绘图[22]。

1.3 数据采集范围 数据采集时间为1983年至2022年6月。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年份的发文数量和发文学科分布

2.1.1 不同年份的发文数量。

对不同年份发表的文章数量进行分析,能够反映原生动物领域研究的发展速度、趋势以及在一定程度反映研究者对该领域的重视程度。从不同年份发文数量的分布情况来看(图1),2013年发表的原生动物文献量最多,为182篇;2007、2008和2009年发文量次之,分别为176、179、171篇;1983年发表的文献篇数最少,为27篇。根据各年份的发文量可以将原生动物研究这一领域的发展分为4个阶段:1983—1991年为研究起始阶段,该阶段属于研究起步期,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者比较少,文献发表的数量

也比较少;1992—2002年为研究的缓慢增长期,该阶段不少研究者开始关注这一领域,但由于方法和技术的不成熟,故这一阶段的发文量呈缓慢增长;2003—2013年为文章的激增期,这一阶段的文章大幅度激增,该领域成为研究热点之一;2013年之后的发文量开始下降,但文章篇数保持在90~150篇。总体上看,以原生动物为研究主题的年发文量在95%的置信区间内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2.1.2 学科分布。由表1可知,原生动物研究涉及30个学科,发文量前10的学科分别是生物学(Biology)、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Resource Use)、水产和渔业(Aquatic And Fisheries)、农业基础科学(Basic Agricultural Science)、农艺学(Agronomy)、畜牧与动物医学(Animal Husbandry And Animal Medicine)、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植物保护(Plant Protection)、林业 (Forestry)、轻工业手工业(Light Industry And Handicraft Industry),这些领域可能在未来几年仍为原生动物研究的重要科学领域。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