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 唐英 李斌斌 周先颖
摘要 推动“交通+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是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文献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系统梳理了“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提出了“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三大核心内涵以及乡村特色产业路定义分类。进而通过分析当前重庆市“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现状,针对其面临的产业通道通行服务能力较弱、配套设施不足、服务品质有待提高等诸多困境,给出了增强公路与乡村特色产业的衔接、拓展乡村特色产业路产业服务功能、培育乡村特色旅游交通产品、强化乡村特色产业路资源要素保障等具体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路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245-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55
Research on Integrate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of Transportation &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TANG Ying1,LI Bin-bin2,ZHOU Xian-ying1
(1.Chongqing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enter,Chongqing 400060;2.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
Abstract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s an important starting point for boos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Through literature collection, field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relevant discussions on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three core connotations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roads.Furthermor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in Chongqing, and aiming at many difficulties faced by it, such as weak industrial passageway service capacity, insufficient supporting facilities, and low service quality, thes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given: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oads and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expand the industrial service functions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roads, cultivate rural characteristic tourism transportation products, and strengthen the resource elements guarantee of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roads.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Transportation & 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Integrated development;Rur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ial roads
作者简介 唐英(1991—),女,重庆人,工程师,硕士,从事城市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特色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产业经济支撑,农村交通作为乡村振兴的先决条件,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交通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交通运输自身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系统转型升级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要求,《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也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农村公路骨干网络,加强乡村特色产业路、旅游路、资源路建设,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乡村特色产业路对于促进农村公路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缩小城乡差距,助力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重庆乡村特色产业优势明显,正大力培育建设乡村特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集群,为此,研究“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对策,构建完善乡村特色产业路网络,有利于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对外通道联系能力,有效促进农村地区交通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资源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公路交通发展新动能,繁荣发展路衍经济,助推乡村特色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增长极。
基于此,笔者首先系统梳理“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论述,提出“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核心内涵以及乡村特色产业路的功能分类;然后,分析重庆市“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最后,基于现存问题提出未来推动重庆市“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1 “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概述
1.1 “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相关论述
乡村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我国乡村区域范围内,经过长期发展积淀形成的具有独特资源条件、明显区域特征、特殊产品品质、特定消费市场和核心竞争能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涵盖特色种养、乡村休闲旅游等地域特征鲜明、乡土气息浓厚多样性的乡村产业,是农村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对于促进乡村振兴起着重要作用[1-3]。其中,乡村休闲旅游业是农业功能拓展、乡村价值发掘、业态类型创新的新产业, 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4]。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农业农村部等各部委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也提出了交通助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论述(表1)[5-10]。2021年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巩固拓展交通运输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农村交通高质量发展,推进交通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强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和旅游航道建设,推动串联乡村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主要产业和资源节点、中小城镇和特色村庄等公路、航道建设,以农村公路为依托,探索支持路衍经济发展的路径[11]。农村公路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如贵州农村公路通过加快建设产业路、旅游路和资源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12]。
同广大农村发展联系紧密的交通与乡村产业发展的关系,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比较崭新的交叉研究领域。目前也有不少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黄承锋等[13]对三峡库区农村公路经济带进行考察,深入分析农村公路对启动当地经济产业的多重效应,解释了农村公路与产业发展关联机制,通过空间聚集所带来的吸附效应和直接创造交通运输及相关产业的投弹效应,拉动农村公路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当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和结构升级。袁铭宇等[14]以农村公路为切入点,探究了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延长的作用机理。刘龙[15]对新时期交通运输与其他产业融合特征进行研究,提出加强交通运输设施融合与产品创新,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以上文献较多分析农村公路对乡村产业的积极带动作用,尚未对交通与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进行深入探究。
1.2 “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内涵
基于资料分析、文献收集、实地调研等方法,提出“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三大核心内涵:一是构建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图1),推动乡村特色产业路规划建设,畅通乡村特色产业对外衔接通道,强化乡村特色产业互联互通;二是拓展乡村特色产业路通道产业服务功能,完善公路配套设施,提升公路建设品质;三是推动乡村特色产业路路衍资源开发利用,培育路衍经济发展新动能,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交通产品。
该研究所提到的乡村特色产业路为普通公路,为解决乡村特色产业到城区或主要枢纽或高速公路下道口“最后一公里”的公路。根据其承担的功能分为2类,一类为骨干性道路,为乡村特色产业园至城区、高速公路下道口提供快捷性交通转换及干道运输的地方公路连接线,具有交通量较大、交通流组成复杂等特点;一类为服务性道路,连通特色种养、乡村休闲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的道路,提供产业运输、观光旅游通道,具有交通流量季节性变化等特点。
2 重庆市“交通+乡村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乡村特色产业路总体技术标准偏低,通行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截至2021年底,重庆市普通公路总里程达18万km,普通公路网面积密度达219 km/km2,人口密度达57 km/万人,公路网面积密度居西部第一,乡镇通三级、通双车道比例分别达80%、98%,建制村通畅率达100%,具备条件的村民小组通达率、通畅率分别达100%、92%,交通助推乡村振兴成效显著。但整体技术等级仍偏低,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仅9.7%(表2),低于周边湖北(14.3%)、浙江(24.9%)、陕西(15.8%)等省份。部分骨干性道路路段通行能力与交通出行需求不相适应,路段交通拥堵严重,部分连通特色种养、乡村休闲旅游等乡村特色产业的服务性道路路段存在服务路况较差、路基宽度较窄,公路对快速发展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作用不足,影响和制约乡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公路技术等级和路况亟需进一步提升。目前全市1 887 km乡村特色产业路中,双车道及以上公路为1 730 km,占比91.7%,骨干性道路路段通双车道及以上公路比例较高,但仍存在近53.4%的乡村特色产业服务性道路路段未通双车道,部分乡村特色产业路通行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2.2 乡村特色产业路通道产业服务功能单一,公路建设品质有待提升
截至2021年,重庆市共计开发柑橘、榨菜、柠檬等优势特色产业213.33万hm2,创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30个,累计培育7个100亿级、8个50亿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业产业年增加值达1 922亿元,同比增长7.8%,较平均水平高0.7百分点,全市共计拥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5个、镇3个,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94个,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区)12个、示范点23个,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乡镇168个、示范村(社区)471个、示范点666个。目前已成功打造“隆平五彩田园”、忠县“三峡橘乡”田园综合体等58个规模以上乡村特色产业,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快速发展。但通达乡村特色产业的公路建设品质对产业的支撑不足,现有公路建设更多注重公路的通达性,忽略了公路的服务特性,部分乡村特色产业路安全设施不足、交通标识指示系统不完善,服务区功能单一,观景台、驿站、自驾游露营基地等配套设施缺乏,公路服务水平较低,公路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乡村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