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作者: 李宝春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是水环境污染问题却日益凸显,已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挑战。指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要求,综述了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污染源,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困境,并从完善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工作、加大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监管力度、提高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加大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资源的投入4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对策,以期为今后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水环境污染;农村;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 X 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24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56
Research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Chinese Rural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LI Bao-chun
(Anhui and Huaihe River Institute of Hydraulic Research,Hefei,Anhui 230088)
Abstract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speed of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obviously accelerated, but the problem of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halleng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requirements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summarizes the main sources of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and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facing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rural water environment pollu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vitalization strategy.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from four aspects:Perfecting legislation of rural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engthening supervision of rural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creas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rural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increasing investment in rural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sources,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rural 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work and the smooth implementation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Wate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Rural;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作者简介 李宝春(1978—),男,安徽六安人,工程师,从事水利工程设计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1-05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意义和总体要求等内容,并提出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1]。同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是生态宜居[2]。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推进,我国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农村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排放量也不断增长,导致农村水环境出现严重污染,且形势日益严峻[3]。农村水环境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日常生活、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直接关系到农村生态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已成为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面临的重要挑战[4]。因此,针对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困境,研究相应的防治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要求
1.1 基于当前实际,加强对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 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大多数制度是将城市和工业污染防治作为重点,存在轻视农村的思想,没有平衡好城市、农村、工业之间的关系,缺少对农村水环境的有效保护。为了实现城市、农村水环境保护并重,首先要加强对农村水环境污染的防治工作,以切实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要加大绿色生态农业的推广力度,从源头上对农业水污染进行治理,有效实现生产清洁化、产业生态化。此外,大力推广施用有机肥,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加大对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水治理力度,大力推广应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加强对农业水土的保护。同时,也要加强对流域水环境的治理,避免出现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的情况。对于农村饮用水污染防治,要加大对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力度和对地下水超采的综合治理力度。为了确保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落到实处,还要加大对农村水环境监管的力度,并将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主体的责任落到实处。
1.2 基于宏观层面,科学认知农村水环境系统
农村水环境系统具有多种变化方式,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系统,系统内部与外部的能量、物质交换,是系统对人类活动所产生的干扰的直接反应,这就要求相关制度从宏观上科学认知农村水环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但是,目前我国相关的水环境法规仅将单一的水环境要素保护作为中心,忽视了水环境要素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导致水环境法律规范的价值融贯性较差。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制度既要关注农村水资源,又要在宏观层面将农村的“山、水、林、湖、田、草”作为一个共同体,实行统一保护,在将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作为重点的同时,也要考虑农村生态系统的治理。首先,要支持和引导实施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工程,从降低生态压力的角度考虑,要进一步优化耕地、河流、森林等休养生息制度。其次,要大力推广实施耕地轮作制度,科学划分生态禁捕和限捕的区域,优化农村水环境生态保护制度。同时,要做好水资源消耗强度、总量的控制,不断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水环境质量。
1.3 基于未来视角,大力推广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教育和宣传
当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度较低,广大农民的参与意识和水环境保护意识均较低,急需对农民进行水环境污染防治的教育和宣传,以提升广大农民对水环境保护的内在需求,并从根本上激发农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积极性。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民由于受教育水平低,对水环境污染防治知识的掌握有限,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社会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广大农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知识水平,同时也要加大学校教育,提升农民子女的水环境保护意识,以不断增强广大农村地区的整体水环境保护综合素质;此外,要大力提倡和鼓励农民参与水环境保护的各项社会活动,不断提升他们对参与水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同感,让他们逐步树立起水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主要污染源
2.1 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属于非点源污染,具有涉及范围广、防控难度大等特点,主要是农业生产过程中不恰当地使用农药和化肥等引起的污染。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面积占全世界耕地面积10%以下,但是氮肥、磷肥施用量却分别占全世界施用量的30%以上和26%以上。此外,我国农药每年使用量约340万t,其中约90%进入生态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威胁[5]。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大面积、不确定性等特征,再加上近些年国家对农业面源污染并未给予足够重视,导致大量农业面源污染进入水源,农村水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2 乡镇企业污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我国乡镇企业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既实现了农村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也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现实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城镇化发展。但是,乡镇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尤其是造成了农村水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我国的乡镇企业大多为造纸厂、化工厂、炼铁厂等粗犷型企业,具有规模小、技术含量低、资源消耗量大等特点,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且废水只经过简单沉淀就直接排放,造成河流、空地等发生大面积污染,且已形成较多的黑色水域,对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严重影响。
2.3 畜禽养殖污染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主要经营方式已经呈现出向畜禽养殖业发展的趋势,但是这种转变在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弊端,已成为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目前,我国畜禽养殖每年产生的粪污量超过40亿t,氨、磷、钾每年排放量分别约为550万、300万和400万t,每年畜禽养殖产生排放物的化学需氧量超过1 200万t。据国家生态环境部门调查统计,早在2002年我国畜禽养殖业产生的畜禽粪便和COD排放量远超过生活用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总和,而且我国农村地区的畜禽养殖场所大多距离水源较近,也没有对养殖场所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评价,缺乏环境污染防治有效措施[6]。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面临的困境
3.1 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立法工作相对滞后
3.1.1 未重视立法的系统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在立法之初较好地满足了环境发展的需求,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逐渐下降,这种以单一环境要素、生态保护、污染防治区分的环境法律由于缺少对环境的系统性认识,已难以与当前环境保护的实际需求相适应。此外,随着部门环境法的快速崛起,近年来涌现了大量的环境保护法律,但是这些法律的系统性较差,彼此之间无法形成合力,还有的法律之间存在冲突,无法有效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是目前我国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主要依据,但是其中涉及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的内容少[7]。随着我国环境法治发展速度加快,关于环境保护的行政法规逐渐增多,但是这些行政法规基本上都是针对城市、工业水污染的防治,并不适用于农村水环境污染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