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新发展”下咸宁市中国桂花城传承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 高丽 何岳球 孙志国 赖建东 陈洪国
摘要 咸宁市是全球桂花五大传统主产区之一、中国桂花之乡,正在全域建设“中国桂花城”。介绍咸宁市桂花产业概况,并从传统知识、生物遗传资源、植物新品种、专利、地理标志、商标等方面研究产业知识产权资源,分析咸宁市中国桂花城知识产权保护与传承创新存在的八点主要问题,提出把握新发展阶段,传承创新发展桂花传统产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桂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开拓国内外市场,构建桂花产业新发展格局等建议。
关键词 中国桂花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知识产权资源;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2-0256-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2.058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Osmanthus City in Xianning under Three “New Developments”
GAO Li,HE Yue-qiu,SUN Zhi-guo et al
(Centre for Cultural Studies on Southern Hubei Province,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ning,Hubei 437100)
Abstract Xianning City is one of the five traditional osmanthus producing areas in the world and the hometown of osmanthus in China,and is building the “Chinese Osmanthus City” in the whole reg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osmanthus industry in the city,studies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ources of the industry from the aspects of traditional knowledge,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new plant varieties,patents,geographical indications,trademarks,etc.There are eight main problems in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China Osmanthus City,and proposes to grasp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osmanthus traditional industry,to implemen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osmanthus industry,to develop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construct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of osmanthus industry and other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Key words China Osmanthus City;New development stage;New development concept;New development pattern;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ources;High-quality development
基金项目 湖北省科技创新人才及服务专项软科学研究项目(2022EDA060)。
作者简介 高丽(1983—),女,黑龙江漠河人,讲师,硕士,从事传统文化与名优特产研究。*通信作者,教授,硕士,从事传统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 2022-06-18
桂花(亦称木樨,、岩桂、九里香、金粟、天香等)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为木樨科(Oleaceae)木樨属(Osmanthus Lour.)常绿灌木或小乔木[1-3]。
2020年,咸宁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桂花特色产业、建设中国桂花城”的重大决策,将其作为建设“特色产业增长极、转型发展示范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重要抓手,坚持“以花旺城、以产兴城、产城融合”,抓紧编制“香规划”、建设“香平台”、提振“香产业”、挖掘“香文化”、擦亮“香品牌”,力争早日将咸宁打造成全国桂花产业聚集地、桂花科技引领地、桂花文化传承地、桂花旅游首选地、桂花康养目的地,建成全球知名的中国桂花城。2021年4月23日,咸宁市中国桂花城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强调,要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决策部署,将中桂花城建设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选调精兵强将,高标准推进;要实施全域植桂添香、全株加工利用、全方位文化挖掘、全产业链科技创新,争取用十年时间,把咸宁打造成全国桂花产业集聚地、桂花科技引领地、桂花文化传承地、桂花旅游首选地、桂花康养目的地,建成全球知名的中国桂花城。2021年6月10日出台的《咸安区打造桂花特色产业建设“中国桂花城”实施方案》,提出咸宁市咸安区发展目标:到2030年建成“中国桂花城”先行区和核心区;桂花基地面积由约4 000.0 hm2发展到5 333.3 hm2规模以上;桂花加工企业发展到20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50亿元。并且该《方案》要求扩大桂花种植面积,扩大桂花加工企业规模,开发桂花文化旅游产业,建立桂花科研支撑体系等。
三个“新发展”是指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4-6]。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核心要义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战略导向,均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
基于此,该研究调研咸宁市桂花产业及其知识产权资源,并寻求在知识产权强国战略与三个“新发展”下,咸宁市“中国桂花城”传承创新发展策略。
1 咸宁市桂花产业概况
1.1 古桂资源丰富
咸宁市种植桂花有2 300余年历史,全市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桂树2 000余株,占全国古桂的92%。其中,树龄200~500年的1 250株;树龄500年以上的150株;树龄600年以上的3株。主要有观桂园古桂、木梓坳古桂、花园村古桂、葛藤坪古桂、夏家垅古桂、太原韩古桂、汀泗“丹桂王”等。
1.2 桂花分布广泛、品种众多
咸宁市桂花分布广泛,全市6县(市、区)45个乡镇均有分布。桂花品种众多,有102个(45个本地品种,57个外地引种)。全市年销售桂花树2万株、桂花苗超过5 000万株、鲜花90万kg,桂花苗木产业与鲜桂花产量位居全国前列。
1.3 桂花五大传统主产区
湖北咸宁与广西桂林、浙江杭州、江苏苏州(吴县)、四川成都(新都)为全球桂花五大传统主产区,有“中国桂花之乡”美名。
1.4 桂花产品种类繁多
全市桂花产品种类多,有桂花食品、酒类、饮料、日化产品、旅游产品等系列产品,包括桂花蜜、糖桂花、桂花酱、桂花糕、桂花饼、桂花浸膏、桂花精油、桂花清酒、桂花蜜酒、桂花米酒、桂花茶、桂花牛奶、桂花露、桂花护肤品和化妆品、桂花旅游产品等。
1.5 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中国桂花城建设
《咸宁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咸安区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中国桂花城核心区;聚力打造桂花等百亿产业,振兴发展桂花等传统优势产业;全面推进桂花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中国桂花城”,打响“中国桂花之乡”品牌,建成全国名优桂花主产区、桂花名优品种研发培育中心、桂花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建设桂花种质资源保存与良繁基地和标准种植基地;打造“咸安桂花”等一批绿色优质公用品牌;以中国桂花城核心区等旅游项目建设为重点,打造旅游发展精品项目和核心吸引物;依托桂花等特色农林资源,研发生产桂花等特色饮料产品;延长桂花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链;推进“一县一品”“一业一品”建设,重点抓好桂花等特色产业发展等。
2 桂花产业知识产权资源
与桂花产业相关的知识产权资源主要有:传统知识、生物遗传资源、林草植物新品种、专利、地理标志、商标等[7-9]。
2.1 传统知识 咸宁市桂花种植历史悠久,相关的传统知识丰富,主要包括传统农业种植知识、传统桂花产品(桂花茶、桂花酒、桂花佳酿酒、桂花糕、桂花饼、桂花晶、桂花浸膏、桂花酱等)、传统制作技艺、桂花传统医药知识、有关桂花的民间传说、传统音乐、民俗等。
2.2 生物遗传资源
咸宁市桂花生物遗传资源较丰富,现有102个桂花品种(45个本地品种,57个外地引种),其中,潜山国家森林公园中的桂花园有88个桂花品种。
全市四季桂品种群有12个品种。其中,本地品种5个,为大叶四季桂、小叶四季桂、月桂(月月桂)、大叶佛顶珠、长梗素花;外地引种7个,为日香桂、淡妆、天女散花、天香台阁、橙黄四季桂(月月红)、小叶佛顶珠、皱叶四季桂。
银桂品种群有36个品种。其中,本地品种17个,为长瓣银桂、柳叶桂(银星、柳叶银桂)、银盏碧珠、江南丽人、长梗白、秋韵(晚香玉)、白洁(白吉)、鹅黄、紫梗籽银桂、波叶银桂、圆叶银桂、赤苞黄、银星(柳叶桂)、银铃、银粟、矩叶银桂、小花银桂;外地引种19个,为九龙桂(龙桂、中华龙桂)、早银桂、玉玲珑、长叶碧珠、九曲、晚银桂(晚黄、小叶银桂)、香云、籽银桂(籽桂)、青尖、粟玉、串银球、大花早银桂、厚瓣银桂、宽叶籽银桂、阔叶早银桂、青山银桂、硬叶银桂、玉荷、玉帘银丝。
金桂品种群有29个品种。其中,本地品种14个,为大花金桂、大叶黄、潢川金桂、醉云、金盏碧珠、齿叶金桂、咸宁晚桂、球桂(球金桂、花球金桂)、金光、圆瓣金桂、柳叶苏桂(柳叶金桂)、阳光、波叶金桂(金桂)、月宫遗金;外地引种15个,为速生金桂、垂枝黄、丛中笑、金球桂、万点金、杭州黄、矮黄桂、卷叶金桂、墨叶金桂、小花金桂、早籽黄、金冠、金花台阁、早金桂、苏金桂。
丹桂品种群有23个品种。其中,本地品种9个,为朱砂丹桂(软叶丹桂、丹桂、紫砂桂)、满条红(红花)、小叶丹桂、齿丹桂(齿叶丹桂)、籽丹桂、大花丹桂、柳叶丹桂、橙红丹桂(咸宁丹桂、红艳)、柳叶红;外地引种14个,为早花丹桂、红颜凝香、雄黄桂、硬叶丹桂、状元红、浦城丹桂、平脉红、速生丹桂、醉肌红、杭州丹桂、娇容、馥桂、大叶丹桂、宽叶红。
彩叶桂品种群有2个品种,均是外地引种,为金田彩桂、金叶天香。
另外,其他木犀属植物有4种。其中,本地种有咸宁山桂(亦称野桂花、铁桂、木桂),外地引种3个,为日本柊树、牛矢果、宁波木犀。
2.3 林草植物新品种
2000年2月2日,国家林业局令第5号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林业部分)》(第二批)。其中包含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迄今为止,全国已申请82个桂花的林草植物新品种(原林业植物新品种),授权65个桂花新品种。然而,这些植物新品种的原产地和申请人(品种权人)的所在地,均与咸宁市不相关。
2.4 专利 迄今为止,咸宁市已获涉及桂花的国家专利仅85项(表1)。其中,54项发明专利,占63.53%;28项实用新型专利,占32.94%;3项外观设计专利,占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