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挂职视角下徐州市铜山区家庭农场创新发展研究

作者: 苗连琦 杨茂龙 李同立 黄晓慧

摘要 基于大学生与徐州市铜山区家庭农场的结对子挂职家庭农场主的实践活动,实地考察调研并亲自参加劳动,深入了解铜山区家庭农场发展特色及优势,整合梳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打造大学生挂职农场主的“徐州样本”,助力徐州市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也希望为其他地区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创新模式。

关键词 大学生;家庭农场;挂职农场主;结对子;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 F 32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6-0244-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6.057

College Students’ Temporary Employment Promotes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in Tongshan District,Xuzhou City

MIAO Lian-qi1, YANG Mao-long2,LI Tong-li2 et al

(1.Jiangs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Jiangsu 221116;2.Tongshan District Agricultural and Rural Bureau, Xuzhou,Jiangsu 221116)

Abstract Based on th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family farmers in Tongshan District,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personal participation in labor,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in Tongshan District, integrating and sorting out various problems i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and putting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imed at creating a “Xuzhou sample” of college students’ temporary farmers, and help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in Xuzhou,it also hop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amily farms in other reg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Family farm;Temporary farmer;Pair up;Innovation mechanism

基金项目 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农村局项目(HX2022035)。

作者简介 苗连琦(1979—),男,安徽砀山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前沿科技与经济管理研究。通信作者,讲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3-20;修回日期 2023-04-14

在保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促进农民增收,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1]。相关研究表明家庭农场作为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模式[2-3]。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首次提出“家庭农场”概念。2013年及以后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到“发展家庭农场”。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培育下,家庭农场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并继续呈现增长态势,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4]。据统计,至2021年底,家庭农场达到390万家。二十大以后的新时代新征程,应不断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机制创新,助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在此背景下,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江苏师范大学组织开展“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体验行动”,选派优秀大学生挂职家庭农场主结对子活动,进行了家庭农场的机制创新,推动了铜山区家庭农场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笔者以大学生挂职的家庭示范农场为例,通过资料搜集、实地考察、亲自参与劳动以及采访农场主等了解铜山区家庭农场发展特色及优势,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

1 徐州市铜山区家庭农场发展机制创新模式——大学生挂职农场主

2022年7月,徐州市铜山区农业农村局联合江苏师范大学组织开展“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体验行动”,选派优秀大学生挂职铜山区家庭农场主,参与“三农”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徐州市铜山区是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江苏省仅5家)和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江苏省仅4家),是农村发展改革的排头兵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拥有各级各类农场近3 000家,为大学生挂职家庭农场主、服务国家农村发展战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场域。

大学生挂职农场主,用自己的行动强化当代大学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同时为“三农”发展贡献自己的知识才干。大学生不仅结合挂职农场的经营特点认真有针对性地参加劳动,还充分利用获取信息便捷的优势梳理了挂职农场所处的行业或者产业国内国际发展概况,并从技术和经营2个角度对自身挂职农场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挖掘和调查分析,探索挂职农场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查询涉农相关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和国内外专业文献,在经过与指导老师团队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有利于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

大学生挂职家庭农场主这种创新模式,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阅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还能够让他们真正将自身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为“三农”工作寻求了新的视角和方向,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和新鲜血液,也为塑造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开辟了新的路径,找到了新的渠道。

2 铜山区家庭农场发展特色及优势

以首批50名大学生挂职农场主的50家铜山区示范家庭农场为例,分析其发展特色及优势。作为铜山区示范家庭农场,它们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1 经营规模大,辐射带动能力强

家庭农场要做大做强,首先要达到一定的规模。以佳文家庭农场为例,核心占地12.00 hm2,辐射带动周边家庭种植各类瓜果蔬菜面积66.67 hm2,成为郭集村重要的规模集聚型农业产业。其常年招收周边农村闲置劳动力,已成为带动郭集村及周边村庄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有效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铜山区鼎丰果蔬家庭农场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积极带动周边农户种植,提高村民收入,带动周边村民共同致富;固定提供10余个岗位,为农民提供优质的农业生产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就业。

2.2 数字化水平高,赋能家庭农场

利用数字技术,打造“无人农场”。以聚农家庭农场为例,其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5G、机器人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或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自主作业,完成农场生产、管理任务的一种全天候、全过程、全空间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5-6],促进了该家庭农场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科技化发展。

聚焦电商平台,打造多样化产销方式。以军秀家庭农场为例,农场主创立了个人抖音账号,通过Vlog、Plog形式介绍葡萄萌芽、生长、疏果、结果的过程,已收获2 000多位粉丝,平均浏览量6 000人次以上。网友可以线上下单,农场线下自行配送到指定地点,这种模式强调消费者线上购买和鲜果线下送货上门,提高了产品交易效率,优化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感。

2.3 多业态经营,经营品类不断拓宽

根据自身情况,多数农场都避免单一经营。胜利家庭农场目前多作物种植,经济作物有大蒜、草莓、西瓜,普通农作物种植有小麦和玉米,进行品种鸡养殖,对外经营饭庄,发展草莓采摘,种养摘结合,并且能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养殖规模,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最大化经济效益。

山水伊人家庭农场以种植、饲养和旅游参观为主要经营项目,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农村种植旅游业同质化倾向严重的问题,该农场通过挖掘农场潜力、开发多样化的经营项目等方式来解决,在保护周边生态环境的同时,形成了集种、养、参观、采摘为一体的新型农业,有效提高了农场的收入,并获得了当地“龙头企业”的称号。

2.4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提高农作物产能效率

充分利用现代化农耕机械是不少农场的特色。佳文农场各类种植设备完善,可以实时监测各类蔬菜生长环境,有效预防各类蔬菜疾病,蔬菜种植全周期应用物理技术、生物技术进行防虫防害,实现了绿色防控百分百覆盖。

顺发家庭农场种植面积86.67 hm2,占地较大,便于机械化种植经营。作为铜山区张集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方,农场内购置了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撒粪机、烘干机等多种农机设备,提高了农业机械化的程度,大大提高了小麦和水稻的种植、收割效率,同时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人力的劳动成本。

2.5 建立家庭农场联盟,帮助其他农场销售产品

伊庄镇联合区域内26家家庭农场、生态农庄自发组建休闲观光产业联盟,抱团发展。大丰家庭农场以草莓生产采摘为主,建立社群营销渠道。联盟建立后,秉持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主动将其他农场的农产品进行整合,借助营销平台统一对外销售,扩大自身产品供应范围,同时也帮助了其他农场销售产品[7]。

2.6 挖掘文化底蕴,建设深厚品牌

铜山区鼎丰果蔬家庭农场主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响应家乡大力推进“三乡工程”招引人才返乡的号召,回乡经营8.00 hm2的葡萄园。由于专业对口,其攻克了葡萄种植中的主要核心技术问题,经过一代代的精心栽培,栽培技术也不断成熟。一直致力于用心栽培出品质最优的果品,扩大贸易范围。主要对接大型批发档口、大型商超等大客户,以礼品、本地零售、线上零售为辅。现年收入超过200万元,成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被提名为2022年江苏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金珩家庭农场在汉王镇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一方面,其宣传到位。铜山新闻、农业频道、徐州夜新闻、徐州广播频道、江苏卫视、CCTV7等多家电视台曾到金珩农场采访报道,进行宣传,江苏省工业厅、徐州市统计局等单位曾到农场调研,进而也开拓了企事业单位团体订购市场,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场知名度,吸引了周围诸多顾客。另一方面,金珩农场品牌声誉也值得信赖。是汉王镇唯一的省级示范农场,并在2021年度获得“十佳家庭农场”。金珩农场挂靠汉王农业公司注册的品牌商标,名为“拔剑泉”,每个包装礼盒上都印有标志,同时在礼盒侧面标注了金珩农场的具体位置,很多顾客慕名而来。

2015年,解忧蚕桑生态园家庭农场主注册了“解忧故里”品牌,以示对历史上刘解忧公主的尊崇和缅怀。解忧公主是汉家皇室公主,为了汉朝和匈奴的友好往来,作为和亲公主远嫁乌孙,同时也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之一,解忧公主把汉代的丝织、桑蚕文化带到了乌孙。“解忧故里”品牌的注册使用,让品牌成为影响力,让影响力成为财富,成为拉动徐州地区经济增长的旅游品牌和文化效应。同时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两汉文化这一丝绸之路的主要承载和构成,对徐州融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规划具有一定的推动和融合作用。

3 铜山区家庭农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