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实践研究

作者: 张鑫淼 韩雯 孔松

摘要 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探索破解农业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农村金融路径,进一步剖析经济薄弱地区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巨大潜力和满足多样化的农村金融需求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造血开发”型有效转变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环节之一。基于此,围绕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现状分析,以贵州省防止返贫的实践举措为例,进一步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金融有效防治返贫的困境等方面展开理论分析和对策探讨。研究认为,农村金融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可行路径具体包括:加大商业保险宣传力度,增强农村家庭的灾前保险意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资金流向农村重点产业;加强产教融合政策,提高精准帮扶脱贫农民就业率,实现产教融合协同防返贫。

关键词 农村金融;防止返贫;乡村振兴;经济薄弱地区;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19-0225-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19.051

Practial Research on Rural Finance to Prevent Poverty Return in Economically Areas

ZHANG Xin-miao, HAN Wen, KONG Song

(Big Data Application and Economics College (Big Data Finance College of Guiyang)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in social contradictions, exploring ways to solve the unbalanced and inadequate rural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agriculture and rural areas, further analyzing the great potential of financial support in economically weak areas for the in-depth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meeting the diversified rural financial needs are the achievements of China’s efforts to overcome poverty. It is one of the key links to realiz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of the way of returning to poverty from “blood transfusion relief” to “hematopoiesis development” and to stimulate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Based on this, focusing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finance effectively preventing poverty in economically weak areas, and taking the practical measures of Guizhou Province to prevent poverty as an example, further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are carried out on the difficulties of rural finance effectively preventing poverty in economically weak area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the feasible ways for rural finance to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economically weak areas from returning to poverty include: increasing the publicity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and enhancing the pre disaster insurance awareness of rural families;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monetary policy tools to guide the flow of funds to key rural industries;we will strengthen the policy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mprov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farmers who are targeted to help them get rid of poverty, and achiev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o prevent poverty.

Key words Rural finance;Anti-poverty;Rural revitalization;Economically week areas;Guizhou Province

在2020年我国实现脱贫攻坚任务后,要继续设立过渡期,巩固脱贫成果,这也是脱贫攻坚战完成后向乡村振兴转变的转折点。但在转变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防止返贫的长效机制,是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返贫方式从“输血救济”型向“造血开发”型有效转变和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关键环节之一。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对我国脱贫成果总结如下,目前,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区域性贫困的得到解决,消除了绝对贫困。脱贫攻坚工作的顺利完成,并不意味着解决贫困而巩固拓展贫困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接下来的工作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的监测机制和帮扶机制,增强其内生发展能力,持续稳定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可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巩固脱贫成果和促进经济薄弱地区的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政策衔接的“过渡期”,在此背景下,探讨农村金融政策措施如何降低农村防返贫概率,而防返贫要根据贫困脆弱性测度,有效降低贫困脆弱性,从而发挥防范返贫作用,实现农村家庭稳定脱贫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此展开了研究,郭露等[1]基于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论述了农村合作社通过增加收入、增加农户对社会的信任度一级提供隐形担保等方式,能够明显降低农村家庭的贫困脆弱性;张海洋等[2]从贫困脆弱性视角研究我国家庭中发现数字金融通过各种措施能够降低风险冲击,从而显著降低家庭陷入贫困的概率;返贫作为攻克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的一大难题,宋彦峰[3]认为如何有效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当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相对贫困将依然存在,防止返贫依然是贫困治理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刘霞等[4]基于河南省深度贫困地区金融扶贫实践,分析深度贫困地区存在的返贫风险,认为要建立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能阻断返贫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路径。

贵州省作为我国经济较为薄弱的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阶段最具“代表性”的贫困区域,贵州省具有特殊的经济、文化、民族等特征,贫困人口相对较多,返贫概率较大,贫困脆弱性相对较高。因此,如何防止返贫,缓解农村家庭贫困脆弱性是后脱贫时代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在乡村振兴视角下,分析农村金融发展如何有效防止经济薄弱地区尤其是贵州省返贫的实践研究;在总结贵州省农村金融防止返贫的经验教训,分析导致已脱贫的地区返贫的因素,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扶持机制,打通阻断返贫的路径,增加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加快乡村振兴步伐、助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部分。

2 农村金融防止经济薄弱地区返贫的现状分析

贵州省共有贫困县66个,贫困人口高达923万,其中192万搬出大山,目前贫困县全部退出贫困县行列,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5]。贵州省减贫人数、易地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首,脱贫攻坚实现了历史性胜利。当前贵州省加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时阻止返贫情况出现。因此,贫困县脱贫后需要更加关注贫困监测预测,逐步增加防止返贫的研究。

2.1 贵州农村金融发展与防治返贫现状分析

2020年贵州省增大对涉农企业、小微企业的扶贫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2020年末,贵州省金融进准扶贫贷款金额全国第一,贵州省实现了扶贫再贷款全覆盖66个国家级贫困县和16个深度贫困地区。贵州省农村金融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贵州省已有7个市州搭建地方征信平台,对全省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投放实现全省县域全覆盖,对农村助农取款点布放实现全省行政村全覆盖,农村支付环境得到极大改善[6]。

2021年贵州省率先全面建立防止因病返贫机制,强化预警监测,利用大数据来进行预警监测,能够及时发现返贫致贫风险。并在三重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发展与基本医疗保险相衔接的商业健康保险。2021年末贵州省建立健全防治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及时消除超过40万易返贫人口返贫致贫风险,超过330万脱贫劳动力稳定外出务工[7]。贵州省不断深化粤黔东西部协作和中央点位定点帮扶,有效地推动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转变,逐步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建成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2022年贵州省健全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简化操作,各部门监测平台数据进行全面互通,缩短时间,提高监测帮扶效率,从而将返贫风险解决在萌芽阶段。与此同时,将产业就业帮扶作为解决脱贫人口增收的着力点,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提高脱贫人口家庭经营性收入。在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进行补短板促发展的项目,增强脱贫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2021年贵州省脱贫人口相对我国收入的增长达到16.9%,相对其他农民的人均收入增长增加了6.4百分点,2021年脱贫地区外出打工人数是3 145万,比上年增加了126万,这表明贵州省巩固脱贫成果显著,有效地阻止了规模性返贫问题的发生。2022年贵州省将继续健全完善防治返贫监测机制,进一步加大监测范围,提高帮扶措施落实的效率,重点加大产业就业。

2.2 贵州农村金融防止返贫举措

2.2.1 落实防治返贫政策。

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相关优惠政策,提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由于,贵州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增收渠道少,严重缺少资金支持。为了改善贵州省农村生产生活资金短缺的现状,贵州银保监局、贵州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联合推动建立贵州省农业保险联席会议制度,增加贵州省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补贴范围,对农业保险实施规范等做出具体规定。政府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解决农村家庭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从而实现长期稳定脱贫,降低农村家庭返贫的可能性。贵州省政府建立省、市、县3级定期定点融资对接机制,实施“引金入黔”工程,2021—2023年累计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 800亿元以上;落实银保监共担的政策担保机制,确保3年累计新增贷款12万亿元以上[8]。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