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基于改善人居环境的村庄规划研究
作者: 袁晨晨 马可莉 朱国安 陈鸿 梁鑫斌
摘要 传统村庄规划对人居环境内容重视不足,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被赋予新的内涵,村庄规划也有了新要求。以凤阳县刘府镇曹店社区为例,以问题为导向,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视角,针对生态保护、设施配套、特色凝练、产业布局、实施保障5个方面,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编制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美丽乡村规划编制提供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村庄规划;曹店社区
中图分类号 TU9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0-0269-04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0.064
Research on Village Planning to Improve Human Settl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Taking Caodian Community, Liufu Town Fengyang County as an Example
YUAN Chen-chen1, MA Ke-li1, ZHU Guo-an2 et al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hu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engyang, Anhui 233100;2.Tongl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Planning Bureau, Tongling, Anhui 244100)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planning does not pay enough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of human settlements. With the proposal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has been given new connotation, and the village planning also has new requirements. Taking Caodian Village in Liufu Town of Fengyang County as an example, problem oriented,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of village planning from five aspects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facilities, characteristics, industrial layout and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roving rural human settlem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support and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beautiful rural planning.
Key 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Village planning;Human settlement;Caodian Village
人居环境是为营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而对自然环境再创造的场所,包含所有自然空间与人文空间,分为居住、支撑、人类、社会和自然五大系统[1]。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乡村人居环境进行了多元研究。如借助生态群落演替理念或乡村建设状态演变探讨乡村人居环境发展的系统特征及动力机制[2-3];依据人居环境内涵构建指标体系对农村人居环境的建设质量或村民满意度等进行系统评价,分析并探讨村庄建设模式[4-7];还有从人居环境的多个影响要素出发,探讨乡村人居环境与乡村建设的关系[8-10]。乡村人居环境虽取得长期关注,但乡村规划依然套用传统方法,对农村地区突出的环境恶化、产业薄弱、缺乏村庄特色等问题重视不足,乡村空心化现象依然明显。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从产业、生态、社会、生活、治理5个方面赋予了新时期乡村人居环境的新内涵[11],村庄规划理应按照新的要求与目标进行编制。
1.1 促进村庄产业发展,提升村民收入
全面促进乡村经济与产业发展,既是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关键,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近20年,虽然政府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但城乡差距依旧明显。村庄依然存在产业发展滞后、村民收入低、常住村民以务农为主等问题,导致大量乡村人口外出打工。其根本原因是并未找到适合村庄的产业发展方式。部分乡村虽依托现有资源开发旅游,但多为散客,并未发生消费,无法为村民带来持续收益。乡村振兴要求建设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乡村,因此需要进一步促进村庄经济发展,整合村庄土地资源,开拓乡村优势特色产业,优化村庄产业布局,使乡村成为居业协同体[12]。
1.2 优化乡村配套设施,改善村民生活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不均衡是制约乡村发展、形成空心化的重要原因。乡村要振兴,配套设施必须完善优化。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处于环境整治阶段的后期,景观环境有了一定提升,但农村污水、垃圾和旱厕等问题急需解决,这也是影响农村生活品质的关键。同时许多乡村的教育、医疗等设施仍十分匮乏。很多农村中小学师资及硬件的不足,导致农村孩子上学比较困难;此外,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乡村医疗及养老设施问题也日益凸显,许多村庄还存在缺乏活动场地和体育设施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乡村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1.3 美化乡村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得以全面发展,但在发展进程中也跟城市一样,存在大量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如村民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使土地质量下降、过度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导致土地沙化、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等。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农民对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城市居民也希望农村具有清新的空气、优美的乡土景观,满满的乡愁。同时,整洁的村容村貌也是建设宜居村庄的本底。所以,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更要处理好经济产业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联系。
1.4 挖掘村庄特色文化,提高建筑水平
乡村文化是村民在长期的农村生活生产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所有物质习俗与精神文明的总称[13]。我国长期以来以农为本,乡村就是中华文化的根。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很多乡村文化埋没于历史进程的长河之中,人们更多接触到的是快餐文化,没有多少人能记得住乡愁。且乡村建设同质化严重,使得乡村缺乏特色,这也是乡村缺乏凝聚力、人口大量流失的一大原因。所以乡村振兴应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为基础,唤起村民的文化意识,使农民体会到家乡文化的厚重感,增加对家乡的自豪感,从而使更多村民参与到乡村建设之中。
1.5 建立村庄长效治理机制,共创长久发展
乡村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考虑长久发展。现在很多村庄规划仅是对空间、产业作了符合规范的设计,但如何保持村庄整洁、促进村庄长久发展的研究尚少。为建设真正宜居的乡村,需要改进传统村庄规划方法,让村民参与到规划的全过程,并积极征集村民意见,让乡村真正成为由村民自己意愿建设并管理的,共创村庄的长久发展。
2 曹店社区概况分析
2.1 曹店社区村域概况
曹店社区是安徽省凤阳县刘府镇所辖村庄,位于镇区东南部,总面积16 km2。北接拐王村、南邻光明村、西近耿冲村、东临士敏村。距离刘府镇16.0 km,距离凤阳县28.4 km,距离蚌埠市30.1 km。曹店社区对外交通主要依靠与县道X048相连的S310省道,可以方便地连接至蚌淮与宁洛高速连接线、刘府镇等周边地区,交通较为便利,各居民点均已通公路。
曹店社区是由原中心村、街北村、栗山村合并而成,区划调整后有5个自然村,23个村民组,总人口4 713人。邻近官沟水库,水资源充足。共承包土地总面积560.80 hm2,塘坝30多座约66.67 hm2。村内主导产业为水稻、小麦。果树基地包含山核桃基地6.67 hm2,板栗基地133.33 hm2。
2.2 曹店社区中心村概况
曹店社区中心村现状户数403户,共1 258人。村内公共服务设施基本满足服务需求,有便民服务中心、中学、小学、卫生室、养老院、商店、金融服务网点等设施。多数公共建筑较为破旧,且村内缺少村民活动广场、停车场地。村内主要道路多为水泥路,除北部幸福街外,其他道路路面破损较为严重,且断头路较多,道路两侧绿化、照明不足。村庄环卫、交通、给排水等市政设施配置不完善。村庄景观未成体系,现存人文资源不能有效利用,需规划提升。
2.3 曹店社区现状存在问题
2.3.1 村庄环境整体较差。
村庄由于缺乏规划设计,生活环境风貌较差,垃圾收集措施不完善,缺乏合理清理,造成了村内房前屋后杂物乱堆的现象。村内及周边原有生态系统保护不到位,尤其是水体保护方面缺乏管理,环境整体较差。
2.3.2 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
村庄公共服务设施虽能满足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但基础设施建设极不完善。缺乏必要的排水设施,也没有固定的环境卫生设施。村庄内卫生厕所、水体污染问题也颇为明显,从村庄可持续发展考虑,村庄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2.3.3 活动场地不足,无明显村庄节点。
村庄内虽有较多空地,但大都堆砌杂物,并未形成公共活动场地,许多村民反映没有集中活动场所。另外,村庄建设较为均质,没有展现村庄形象的标志物和节点空间,建筑也多为板式住宅,缺乏特色。
2.3.4 产业发展动力不足。
村庄主要为传统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不高,且发展模式单一,基础薄弱,缺少具有长久活力的产业发展模式。另外,产业发展空间较为混杂,当地村民缺乏对土地的科学利用,导致大量土地利用效率较为低下。
2.3.5 村庄特色遗失,乡风有待提升。
曹店社区具有突出的红色历史及传统文化,但流传较少,许多村民甚至不清楚村庄的历史。另外,由于大量村民外出打工导致村庄空心化严重;且村庄缺乏良好风气的宣传,造成乡风不够文明,邻里之间关系淡化,乡村凝聚力较弱。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曹店社区规划编制探索
通过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改善曹店社区的村容村貌,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完善配套设施,挖掘村庄特色,塑造乡风文明,把曹店社区打造成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美丽乡村。
3.1 修复村庄生态功能,明确乡村管控空间
曹店社区山水相抱,南部为骨头山、玉头山,西部为鸡笼山,北部有栗山,东北部为官沟水库,周边有大量农田,整体山水田园环境本底丰富(图1)。
规划依据良好的生态资源禀赋,保护村域生态环境。通过对刘府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管控要求,划定乡村管控空间。并在村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宣传,引导村民提升环保意识,完成村庄的山水环境整治等生态功能修复工作。
3.2 加强村庄环境整治,补齐乡村设施短板
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提出“四清四化五改”的目标,全面改善曹店社区杂物乱堆放、路边乱停车等村容村貌脏乱的问题,对破损路面和路灯进行维修,并着手解决村内缺少污水处理设施等配套设施问题。
3.2.1 加强村庄环境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