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第20期

安徽农业科学

安徽农业科学2023年第20期

半月刊 农业乡村

简介

《安徽农业科学》是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期刊,2015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A类学术期刊(首批)。主要刊登全国范围的农、林、牧、渔业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农业经济、农业信息技术研究等与农业有关的学术研究论文,追踪报道各学科的最新实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目录

基础科学·综述 | 微塑料/纳米塑料对维管植物的影响

摘要 微塑料/纳米塑料(micplastics/nanoplastics,MPs/NPs)广泛存在于环境中,被认为是一类对环境构成巨大威胁的新兴污染物。通过综述MPs/NPs对维管植物生长和生理的作用,可以揭示微塑料对根系发育、叶绿素含量、...

基础科学·综述 | 鱼类去脏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与展望

摘要 内脏是鱼体中占比最大的一类副产物,在加工或烹饪前,都必须进行去脏处理,是最复杂、最耗时的一道工序。目前鱼类的去脏绝大多数依赖人工,存在处理效率低,环境脏乱、污染大等问题,急需研发新的去脏技术与装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对目前国内外...

基础科学·综述 | 玉米南方锈病的研究进展及防治对策研究

摘要 玉米南方锈病是由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一种破坏性极强的气传性真菌病害,严重威胁玉米生产和粮食安全。近年,由于极端气候频发以及缺少抗锈种质资源,玉米南方锈病越来越严重。因此,深入了解玉米南...

农艺·园艺 | 皖南丘陵山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现状与建议

摘要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食用植物油的最主要来源。安徽省是全国油菜主产地之一,有沿江和江淮两大集中优势产区,2023年全省油菜种植面积46.97万hm2。种植模式和生产特点导致油菜机械化生产难度大,尤其是种植和收获2个环节机械化率...

农艺·园艺 | 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扬香玉200的选育与应用

摘要 扬香玉200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与江苏焦点富硒农业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稻瘟病抗性与优质高产协同提升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稻米品质优、综合抗性好、高产广适等优点。介绍了该品...

农艺·园艺 | 播种量和行距对穴旱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摘要 [目的]为伊犁稻区(穴)旱直播播种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稻46号为供试材料,采用2因素裂区试验设计,设置4个播种量水平处理和2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密度组合对水稻生殖生长及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播量与行距2因素中,单个因...

农艺·园艺 | 牛至全日照间歇喷雾扦插育苗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牛至全日照间歇喷雾法扦插育苗的生根及成活情况。[方法]采用牛至不同插穗类型、不同基质配比进行扦插育苗,通过对生根及成活情况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因素对牛至全日照间歇喷雾法扦插育苗的影响。[结果]从生长点开始向下第一至第四节作插...

农艺·园艺 | 2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植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比较

摘要 为促进广东地区无花果产业发展,筛选和培育适合本地的种质资源。以20份无花果种质资源为材料,调查分析其树势、叶面积、SPAD、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等13个性状。结果表明,性状变异系数在5.77%~34.69%,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呈极...

农艺·园艺 | 不同温度处理对卷丹百合珠芽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摘要 以卷丹百合珠芽为材料,研究其在5 、10 、15 、20 ℃ 4种温度处理下,珠芽内部的生理指标变化以及不同温度处理对出苗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处理一段时间后,珠芽的组织含水量均有所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速度越快;珠芽可溶性蛋白...

资源·环境 | 不同处理方式对叶菜废弃物农残含量的影响

摘要 [目的]探索叶菜废弃物农药残留的去除方法。[方法]以白菜和甘蓝废弃物为试材,实施叶面喷施敌敌畏1∶1 000倍液作业,后作日晒、水煮、微波炉加热、枯草芽孢杆菌施用、切碎沤肥、整叶沤肥处理,拟研究不同处理方式对叶菜废弃物农残含量的影响。...

资源·环境 | 臭氧水降解土壤农药残留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臭氧水降解土壤农药残留的效果。[方法]利用不同浓度臭氧水分别浇灌喷有毒死蜱、乐果、多菌灵、氯氟氰菊酯4种农药的蔬菜瓜果类种植土壤和果树类种植土壤,比较臭氧水对不同农药的降解效果以及对不同土壤中农药的降解效果。[结果]无论是...

资源·环境 | 新自然保护地体系下我国海洋保护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摘要 建立海洋保护区是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重要举措之一。深入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在保护自然中应对挑战,实现人类与海洋之间的和谐共存,是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对我国海洋保护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进行梳理、界定...

动物科学·生物技术 | 夏季圈养黑麂对室外圈舍的选择利用

摘要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动物,但有关圈养黑麂的行为学和圈舍选择的研究十分有限。采用瞬时扫描法,对北京动物园2个圈舍共18只圈养黑麂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圈养黑麂对室外圈舍中的垫...

林业科学·休闲农业 | 闽江源杉木退化人工林修复改造效果

摘要 通过对福建省建宁县闽江源多代连栽的杉木退化人工林进行修复改造试验,分析不同技术措施对杉木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择伐+林下套种(Ⅰ)、疏伐+施肥(Ⅱ)和割灌除草+修枝+施肥(Ⅲ)3种修复改造技术措施,对闽江源杉木退化人工林有较好的...

植物保护·植物营养 | 缓控释一体肥施用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

摘要 为明确缓控释一体肥施用对烤烟生长和产质量的影响,以翠碧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量缓控释一体肥对烤烟生育期、农艺性状、化学成分、感官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缓控释一体肥施用量的增加,打顶期烟株株高、茎围、有效...

食品科学·药用生物 |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红曲苦荞茶配方

摘要 [目的]探究红曲苦荞茶的配方及冲泡条件。[方法]以红曲、苦荞麦、白茶为原料制成红曲苦荞茶,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价为指标筛选口感最佳的红曲苦荞茶配方及其冲泡条件;其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用正交试验与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对红曲苦...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 金银花风味水煮花生加工工艺研究

摘要 为探讨金银花风味水煮花生的最佳加工工艺,研究了微波法制备金银花提取液的4个影响因素,并分析了不同金银花提取液添加量、食盐添加量对金银花风味水煮花生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加工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65%、微波功率400 W、辐射时间...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 不同压扁做形处理对扁形红茶品质的影响

摘要 [目的]开发具有龙井茶形状特征的扁形红茶。[方法]在冻融发酵后,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全自动扁茶炒制机压扁做形中的温度、投叶量和时间等参数进行比较优化,并对处理茶样的感官品质、色差和理化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不同做形处理对扁形红茶...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 采前喷施叶面肥对火龙果贮藏性能的影响

摘要 以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采前喷施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对果实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可提高果实的还原糖、可滴定酸和甜菜碱含量,延缓果实贮藏期间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速率。其中...

贮运加工·检测分析 | 原位电离质谱快速筛查猪肉中10种喹诺酮

摘要 [目的]建立原位电离质谱实时快速直接分析猪肉中10种喹诺酮的方法,同时通过基质效应、检出限、标准曲线线性相关性和精密度进行方法学评价。[方法]猪肉经粉碎,乙腈提取,净化后采用DART原位软电离源与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DART-QQ...

农业工程·农业气象 | 基于乡村伦理视角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摘要 乡村是中国社会的基础,是中国传统伦理精神形成和孕育的基本单位。乡村伦理是存在于乡村各种关系之间的规则、秩序、规范和规律,是对乡村社会关系的反映,乡村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乡村景观设计是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乡村建设的推进,从...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摘要 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历经多次变革与创新,在管理体制、组织结构、发展模式方面不断探索调整,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广东各区、市、乡镇、街道依据自身地方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东莞市建立了多层次的监管体系,英...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模式

摘要 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农业数字金融产品服务的可及性逐步增强,其中以农业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是涉农金融的重要创新之一。以广东海大集团和广东省农垦集团公司为例,通过分析“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的运行机制和风险控...

农业经济·农业信息 | 西畴乌骨鸡产业联农带农效应研究分析

摘要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及省委实施“一二三”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总要求,2019年西畴县将西畴乌骨鸡产业确立为“一县一业”主导发展产业,加快以绿色食品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发展基地建设...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法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摘要 新疆农业大学结合乡村振兴法治建设的综合性、专业性、时代性需求,着力于涉农法律人才培养和助力乡村振兴教育研究。在剖析法学专业建设现状基础上,对涉农法律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进行思路设计,总结优势基础。探索路径并积极践行,建设多功能团队,在...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利益取向的农民环境抗争行为动力机制研究

摘要 当前环境抗争研究中存在着一种“污染-抗争”的前提预设,忽视了抗争者本身目标取向的复杂性与多样性。通过X村环境抗争的案例研究,发现村民与污染企业之间关系经历了“利益结合-利益分化-利益转向”3个阶段的变化,每个阶段中村民的利益取向是导致...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我国近代乡村平民教育的发轫与早期运作

摘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华工在为英法美等协约国军队服务的过程中,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深受西方文化霸权主义欺凌之苦。在中西方接受过良好教育的晏阳初等人以志愿者身份向他们普及生活知识,传播新闻信息和国内外文化,使华工们从认知到情感都发生了一...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植物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探索

摘要 以植物学课程思政为对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分析植物学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及其课程目标,阐述了植物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方法及案例,为农学院校植物学思政课程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课程思政;植物学;思政元素;立德树...

农业管理·农业教育 | 园艺专业技能课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 在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的思政教育建设背景下,将专业知识同高校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是培养高校人才的主要保障。挖掘并融合专业技能课程中蕴藏的思政元素是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的前提。在园艺专业技能课的实践教学中,通过探寻分析课程内容,充分地挖掘园艺专...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