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赋能乡村振兴路径研究

作者: 郝芷瑜 锁楠

摘要 促进共同富裕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的重要一环。乡村教师队伍作为关键力量之一,对乡村地区的发展和振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如何通过赋能乡村教师队伍来促进乡村振兴,理清乡村教师队伍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质量教师队伍的路径,以期发挥乡村教师队伍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性作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关键词 共同富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3)20-0257-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3.20.060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Empowered by Rural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Common Prosperity

HAO Zhi-yu, SUO Nan

(School of Education,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Guizhou 550025)

Abstract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is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 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s one of the key forces, rural teachers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This paper discussed how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by empowering rural teachers in the context of common prosperity,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teacher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build a path of high-quality teachers on this basis, so as to play the leading role of rural teachers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Key words Common prosperity;Rural teachers;Team building;Rural revitalization

党的二十大将共同富裕作为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性构成部分。乡村教师队伍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建设者,承担着培养乡村人才、促进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等重要任务。赋能乡村教师队伍可以优化乡村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乡村教育水平,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人才储备和智力支持。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战略,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探析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关联与逻辑,并提出促进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1 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关系

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的主要推动力量,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应坚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科学系统筹划。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乡村教师队伍将有利于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1.1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关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话题,它直接影响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乡村教师作为乡村发展不可或缺的人才队伍,其建设与发展是乡村振兴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人才建设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的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此外,乡村教师队伍还可以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帮助当地农民掌握更多的生产技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经济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在城乡融合的大背景下,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更多的融合。在此过程中,乡村教师队伍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加强与城市教师队伍的交流合作,乡村教师队伍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并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为乡村地区学生服务。因此,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赋权乡村人才引入与回流

乡村人才引入和回流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息息相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引入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同时也要保证留得住现有的优秀教师。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乡村教育必须成为一种吸引人才的机制,这也意味着宏观政策需要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平台。在当今提倡爱国拥军、尊师重教的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引入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和回流乡村教师,加强乡村教育建设,才能进一步促进乡村教育的发展和带动乡村地区经济的繁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不仅关系到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和乡村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关系到乡村人才引入和回流。只有拥有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人才来到乡村,同时也能够保障乡村人才的回流,共同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2 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赋能乡村振兴的必然价值

在共同富裕大环境下,留住乡村教师并促进其专业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具有特殊的意义。优秀的教师队伍是构建本土化乡村教育氛围的必要因素之一,乡村教育的发展也依托于高素质的教师团队。随着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和政策的颁布,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理清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逻辑有利于“以人才带动地区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2.1 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可以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教育成为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因素。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乡村教育的核心问题,也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支撑。在共同富裕背景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既能促进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又能推动政治生活共同充裕。乡村发展的核心在于农民,而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乡村教师是推动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石,而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实现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标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只有教师队伍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从而推动当地人才建设。其次,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可以解决乡村教育普及率低、教育质量差的问题,提高乡村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还能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乡村教育事业中来,让那些远离都市的乡村地区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增强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

2.2 高水平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能促使政治生活共同充裕

党政统筹推进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2]。乡村教师队伍的升级和发展,不仅需要有技术技能,而且要有政治素质。乡村教师队伍的工作涉及教育、思想、文化、思想政治等方面,因此高水平乡村教师的培养就是培养担负乡村发展、文化传承、人民幸福的乡村建设者。高水平的乡村教师队伍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教学水平,且兼具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队伍工作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乡村教育的质量。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理论教育,提高教师的党性觉悟和政治素养,培养教师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以及裨益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观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乡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有助于推进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有助于实现党的二十大各项决策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要求,也有助于将党和国家各项关于乡村教育和乡村发展的原则与方针落到实处,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助力。因此,加强乡村教师的培训与发展不仅能够推动乡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且为政治生活共同充裕创造了更加坚实的基础。丰富的文化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精神将乡村教师队伍打造成真正的乡村文化建设者,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打下坚实、稳定的基础。

2.3 高效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能督促精神生活共同充盈

乡村教师队伍的高效建设有利于实现乡村教育目标,强化乡村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乡村振兴增添活力。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力量,适应现代信息技术融入教育的发展,加快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提高教学效率。在健全乡村教育管理体制的同时,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履历,对教师的课程考核、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要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从而督促教师持续提升教学效果。在乡村文化日渐衰弱的背景下,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中的文化传承者,从进入乡村学校起就面临着主动或被动离开乡村的境遇。乡村学校为了提高乡村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应重塑乡村文化价值[3],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教育以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为抓点,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以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快速提升,充裕乡村的精神文化生活,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总之,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既要注重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也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传统文化继承,提高乡村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终身发展能力,不断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

3 共同富裕背景下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

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乡村教育能够助推乡村振兴平稳发展,而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则是重中之重。乡村教师队伍是连接城乡的桥梁,是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3.1 改进顶层设计,完善乡村教师队伍的发展通道

国家把乡村教育建设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重点提出要振兴乡村教育,加快乡村人才建设。为了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的发展通道[4],首先应进一步明确乡村教育的发展目标和战略,制定相关政策,提高乡村教育的地位和影响力,夯实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其次,可以打造统一的乡村教师队伍信息平台,实现全面管理和服务,提高信息的共享和流通效率,方便相关部门对乡村教师队伍的信息化采集和统计。再次,应完善乡村教师队伍考核机制,创新考核方式,将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纳入综合考核体系中,重视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教学研究能力,为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打下基础。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不仅要有稳定的人才补充机制,而且要建立健全的师资培训体系和评价机制。要加强培训机制,提升乡村教师的自身素质,同时要针对不同地区和类型学校的教学特点,开展分类指导,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方法和技术的掌握,提高乡村教育的创新能力和教育质量。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还需要优秀的人才加入。为了建设一支能够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乡村教师队伍[5],针对乡村教育岗位的特殊性,政府应增加乡村教育专项培养计划,鼓励优秀大学生毕业后到乡村学校任教,并给予相应补贴和职称晋升的机会。同时,加强对乡村教育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3.2 借力城乡融合,“以城带乡”开展教师队伍帮扶

2020年《关于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加强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发挥优秀教师、校长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整体提升学校的育人能力[6]。共同富裕背景下,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可从以下方面开展乡村教师队伍帮扶:第一,实行城市名师驻村计划。通过引进名校名师的方式,帮助乡村教师提升教学理念、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促使乡村教师队伍向专业化发展。第二,建立城市和乡村教师共享教育资源的机制。城市教育资源丰富,在人才、资金、设备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可以为乡村教师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共享。第三,组建城市和乡村教育联盟,强化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和共同研究,促进乡村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借力城乡融合,通过“以城带乡”的方式开展教师队伍帮扶工作,旨在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提升乡村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此过程中城市的先进教育理念和经验将得以传递到乡村地区,同时乡村教育的“土壤”将为城市教育的创新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帮扶,城市教师将能更好地了解乡村教育的真实需求,研究、制定更适合当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断完善教育体系。同样,乡村教师也将受益于城市教育的帮扶,不断吸收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和孩子们的成长贡献力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

友情链接